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解决“昙花一现”的景观工程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依然是梳理背后的机制问题。

全文1475字,阅读约需3分钟

撰稿/柳早(媒体人) 编辑/马小龙 校对/陈荻雁

▲扬州仪征投资千万景观带现状。图/江苏卫视视频截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扬州仪征投资千万景观带现状。图/江苏卫视视频截图

据中国江苏网报道,5月14日上午,《政风热线·市长上线》直播活动走进扬州。扬州市市长潘国强带领相关负责人,现场倾听民声,回应有关问题。这个直播节目中,披露了仪征投资上千万的景观带“昙花一现”的问题。

据报道,沿山河景观带改造建设工程,是仪征市于2020年完工的一项城建重点工程。这处沿山河景观带全长约1.8公里,投资约1200万。其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突防工程、道路工程、广场工程、绿化工程、景观构筑物等服务配套,确实是花了不少功夫。

可最近有当地市民反映,这样的美景也就持续了三年左右的时间,现在水质变得越来越差,景观带“昙花一现”。从视频看,这个景观带几乎已经毫无美感可言,垃圾遍地、无人清理。

一个投资千万的工程,为何才几年时间就这么一副破败的样子?其实相关负责人也知道问题所在。据他介绍,是“前期项目做好了以后,一开始是住建部门牵头的,后来我们国企改革,把住建部门的市政养护中心划归到国有企业城发集团,这个过程中有一点脱节,企业划过去了,但有没有做好衔接,管理上面有一点脱节”。

简单来说,就是因为机构调整,导致该景观的管理悬空了。但令人费解的是,这个景观不是什么难以发现的小问题,就在人们的眼皮底下,为何在节目曝光之前,就没想着给“衔接”一下?

说白了,这种迟钝背后,或许依然暴露了某种潜在的心理:相关部门对城市景观这种民生项目并没有真正地上心,对于上千万的投资没有真正地心疼,也缺乏足够的担当,以至于长期无动于衷。

如果梳理一番就可以发现,这种轰轰烈烈动工、大张旗鼓宣传,最后放任不管、无人问津的景观项目并不少见。

2021年,无锡长广溪公园被曝光杂草丛生、无人打理,部分道路甚至无法行走;2019年,温州永嘉上塘乌岩山公园也被曝陷入无人管理的尴尬境地,山下道路的垃圾无人清扫、公园路灯损坏不能点亮。

当然,部分景观在被曝光后,经过积极整改,状况已大为改观。但这种频发的现象也应当引发思考:除了管理上的“技术问题”,背后是否也存在更为深层的原因?

比如,项目上马就贪多求快,科学论证不足,机制没有理顺,最终经费保障成了难题,责任归属也成了烫手的山芋。体现在明面上,就是景观工程无人管理、自生自灭。

这并非一种猜测。开头新闻提到的投资千万的工程,放到新闻里其实并不算突出。在过往报道里,投资上亿、上十亿甚至百亿的工程,最后烂尾、荒废的案例都不少见。

而早在2019年,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也曾印发《关于整治“景观亮化工程”过度化等“政绩工程”、“面子工程”问题的通知》,要求把整治“景观亮化工程”过度化等“政绩工程”、“面子工程”问题纳入主题教育专项整治内容。

当然,这并不是说景观工程都应被视作形象工程,而是一些有共性的教训可以吸取。比如,立项上的草率、管理上的粗糙、后续保障的不足等等,都需要反思。所以,解决“昙花一现”的景观工程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梳理背后的机制问题,从立项和经费使用上就把好关,并建立稳健的长效管理机制。

如此一来,才能真正做到举一反三。而不是到舆论关注、甚至进入直播间了,才终于不得不“动一下”。

值班编辑 李加减 康嘻嘻

本文部分内容首发自新京报公号“新京报评论”

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欢迎朋友圈分享

星标“新京报”

及时接收最新最热的推文

点击“在看”,分享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