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60年1月,广东省委副秘书长欧初代表省委,陪在从化温泉宾馆休假的中央领导人吃年夜饭。

席间,邓颖超接见了欧初,并语气郑重地对他说:“欧初同志,帮我和恩来辟个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到这话,欧初感到万分吃惊。

欧初心想,周总理和邓大姐向来在党内外均广受爱戴。到底是什么谣言造到他们二人的头上呢?

周恩来男扮女装表演,邓颖超看后赞叹不已

1914年11月17日,南开学校的新剧团成立了,周恩来担任布景部副部长。

那时,在校长张伯苓的支持下,新剧演出越搞越红火。每年的校庆那天,南开学校都会演戏,招待师生、家属,以及校外来宾。

基于当时的封建习俗,男女不同校。南开学校是男校,新剧的女主角只能由男生来演。

作为演出的一个负责人,周恩来常在一些剧目中扮演女主角。

其中,以周恩来扮演女主角为主的《一元钱》这部戏,是里面影响最大。

《一元钱》又叫《炎凉镜》,是很有名的七幕新剧。这部剧是个大剧,人物很多,服装、道具各异。

为了演好《一元钱》,周恩来精心设计了布景,使观众看后如同身临其境一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恩来塑造的这个女主人公,正义豪侠,知情达理,与其父为富不仁,趋炎附势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邓颖超看了《一元钱》的演出后,被感人至深的故事内容所吸引,对周恩来的精彩表演更是赞不绝口。

不过,周恩来是不知晓的。

周恩来真正认识邓颖超,是在五四运动的一次集会上。

一天,邓颖超在群众大会上,大声疾呼“中国人誓死不做亡国奴”。

她的演讲,热情奔放,慷慨激昂。在台下听的周恩来,对邓颖超连连夸奖。

他时不时地向身边的一位女同志,打听邓颖超的情况。邓颖超演讲结束后,被这位女同志叫过去,介绍她给周恩来认识。

结果“初次见面”,邓颖超就直接喊出了周恩来的名字。

周恩来觉得很奇怪,邓颖超解释说,她早在台下就看过周恩来演的《一元钱》了。

邓颖超说:“南开没有女生,你要反串女生。而我们女师没有男生,我要反串男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恩来听后,好奇地询问邓颖超演过哪些戏?

邓颖超回答说,她在《木兰从军》里饰演那个看不起女子的刘大哥。

后来,由于共同的革命信仰,周恩来和邓颖超走到了一起。1925年,周恩来和邓颖超在广州结了婚。

1960年除夕这天,欧初代表省委领导陪同邓颖超等中央领导吃年夜饭。期间,邓颖超对欧初说:

“有人传说,恩来与我结婚的时候,在广州的太平馆设宴请客。根本没有那么一回事,恩来一生勤俭,况且我俩当时都那么穷,哪有钱来请客呢?”

欧初听后,才明白过来。流传已久的“太平馆宴客”一说,原来是传言啊!

周恩来在世时,曾巧妙辟谣

邓颖超提到的“太平馆”,据考证此饭馆开业于1860年,是中国人开的西餐馆,第一家的位置在太平沙。

太平沙过去属于广州最为繁华的地段之一。

到了1926年后,太平馆开始开设分店。后来,老店和其他分店先后关门,只有在永汉路北端的一个分店,接过了太平馆的招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岁月匆匆流逝,但太平馆的名声一直很不错。

有些传言说,周恩来和邓颖超在1925年8月结婚时,邀请了一批朋友来到太平馆里聚餐。

还有些传言道,当时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军校政治部主任邓演达恰好路过附近,听说周恩来和邓颖超结婚,便进去做客。

对此,省副秘书长欧初回忆说:

“传言流传很久,细节逼真,言之凿凿,我也曾经信以为真。”

20世纪50年代,澳大利亚共产党中央书记处书记希尔来广东浏览参观,欧初作为东道主,陪同希尔在太平馆用餐。

两人边吃边聊,欧初告诉希尔:“周总理还在太平馆摆婚宴了。”

其实,周恩来和邓颖超在太平馆用餐这个事是确实发生过的,但不是他们宴请宾客,而是张申府请新婚小两口等吃饭,祝贺他们新婚之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申府出生于1893年,早年在法国留学。他曾经把罗素大作家的著作介绍到中国,还参加过中共建党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周恩来入共产党,介绍人就是张申府和他的夫人刘清扬。

1962年,周总理在广州的一次演讲中,有专门提到:“我感谢刘清扬和张申府,是他们两人介绍我入党的。”

张申府与周总理最后一次见面,是在1973年章士钊先生的追悼会上。因为出席追悼会的人很多,张申府和周总理并没有说什么话。

周总理委托罗青长来招呼张申府。

张申府回忆那天的情景:

“我看到总理的面容清瘦,但目光仍是那样的刚毅。可是哪曾想到这竟是我最后一次见到总理!”

1976年1月8日,周总理与世长辞。当张申府从广播中听到这一噩耗时,他心脏病都发作了。后来,每当怀念周总理时,张申府都会抚摸与总理在一起的照片。

后来,张申府因与陈独秀的政见不合而脱离中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4年,张申府经李大钊的推荐,来到广州,在新成立的广东大学教书,并兼任大学图书馆馆长。

与此同时,张申府参加筹建黄埔军校,并担任该校的政治部副主任,并推荐周恩来过去主持政治部。

张申府做东聚餐,邀请周恩来夫妇做客。没曾想,此事传着传着,却变成了周恩来新婚时大摆宴席,还增添了蒋介石等国民党的重要人物。

此事,困扰了周恩来、邓颖超多年。

为了纠正人们的这种错误印象,周恩来在世时,曾巧妙辟谣。

1959年春的一天,周恩来与邓颖超找来了广东省委办公厅副主任关相生、公安厅副厅长苏汉华。

周恩来对两人特别交代:“明天早晨,我和邓大姐打算邀请几位省市负责人来太平馆喝茶。到时候,你们一定要和饭店沟通好,上石岐乳鸽、蛋挞等,还要将座位摆成马蹄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相生和苏汉华听后,面面相觑,不知总理是何用意?

到了第二天,陶铸夫妇、朱光等领导干部准时到达太平馆。等大家就坐后,周总理站起身,笑着说道:

“30多年前,我和小超在广州结婚,张申府先生在这家参观宴请我们,今天按着当年的样子请大家来坐坐。“

陶铸等听后,恍然大悟。

周总理似乎对太平馆有种特殊的感情。60年代初,周恩来在“广州中山纪念堂”看过文艺节目后,特地和陶铸等领导一起前往太平馆吃宵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太平馆的员工见到周总理来,高兴的不得了。

虽然周总理在世时,曾经做过辟谣。邓颖超也请广东省委出面辟谣,但“周恩来在太平馆举行婚礼”的故事,还是深得人心。

据欧初回忆说,邓大姐在1985年来广州时,再次与关相生谈起了此事。关相生后来也作过一些辟谣,可是效果却微乎其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话说,太平馆为了营销,吸引顾客前往。他们在餐厅挂着周恩来、邓颖超的合影,并且还推出了“总理套餐”和“总理夫人套餐”,作为餐厅的招牌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