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晚,重庆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连夜举行了一场关于重庆市燃气调查情况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上,发言人表示,经过重庆市联合调查组调查,确认重庆燃气集团等燃气企业主要存在错抄和违规估抄、燃气计费周期混乱、价格政策执行不到位、换表工作组织无序、工作力量严重不足、部分燃气企业内部监督管理不到位六大问题。

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

针对这些问题,燃气企业将向多收取燃气费的居民作全额退款处理,对经调查确认的违法违规行为和相关责任人将严肃追责问责,并决定免去车德臣重庆燃气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职务,并提请股东大会免去其董事长职务。

重庆燃气这个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一点也不奇怪,公司的财报就是一个很大的导火索。

不久之前,重庆燃气发布了一份非常喜人的财报,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第四季度,重庆燃气的利润暴涨了824%,但吊诡的是,这个季度的燃气销量同比增长却只有可怜的0.69%。

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

在这个季度,重庆燃气开展了一项为用户免费更换智能新气表的惠民行动,也就是这个行动过后,不少居民发现新更换的燃气表转速飞快,家庭用气量和用气费直接起飞,于是开始在政务平台上发起质疑。

把这些事情结合一起看,确实难怪大家浮想联翩,再对比重庆燃气前三季度营业利润都还是同比负增长的情况下,是个正常人都会觉得其中不正常。

随着舆论的进一步发酵,重庆市场监督管理局自然是坐不住了,紧急约谈了市内的重点燃气企业,并组织了专项检查,所以也才有了19号的这场新闻发布会。

事实上,燃气费涨价的不仅仅只有重庆。

天风证券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下半年以来,全国已有125个市县先后发布了管道燃气涨价方案,而类似的事件,在各地偶有上演,不仅是燃气在涨价,老百姓的生活用水、用电也都在涨价,而且涨幅还相当惊人,这无疑增加了老百姓的生活成本。

为什么这两年明明经济不景气,消费下行,怎么这些公共服务不降反升呢?

答案也很简单,总结起来就俩字——“没钱”。

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所享受到的廉价水电燃气等公共服务,都是因为地方财政进行了大额补贴。但是几年来,由于宏观经济景气度下行,房地产步入深度调整周期,同时叠加疫情黑天鹅因素的影响,地方财政尤其是土地财政的吃紧让过去的这一模式不再能够延续。

在2021年,我国的国有土地收入迎来高光时刻,达到了87051亿元,同比增长3.5%,创下历史新高,而仅仅过去两年,这个数字就下降了足足2.9万亿,2023年我国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57996亿元,同比下降13.2%,而且其中还包括了一些地方城投左手倒右手的操作。

在这样一种境况之下,越来越多的地方财政高度承压,自己都无钱可用自然谈不上再去补贴别的企业了,这样难免导致一些吃惯了财政补贴的企业不得不另谋出路,要么涨价,要么减少成本投入,这也就不可避免地带来服务质量的滑坡。

水电燃气这些公共服务是民生之本,关系百姓生活福祉,如今老百姓并不是不能接受涨价来共同分摊,关键在于如何涨,如何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