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能够有效刺激我们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已经不多,但最近的这两项新措施非常引人注目。

它们虽然不会直接导致房价上涨,却是判断未来市场趋势的关键。

特别是旧房市场将重新受到青睐,这一次不仅是可能,而是必然。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一变化?

01 / 我国的“首府”感到迫切,竟计划启动房票安置方案

这就是新动向之一!

作为拆迁和老旧改造之后的重点项目,城中村改造已成为新的焦点,目前仅在我国23个特大和超大城市进行,受到广泛关注。

然而,就在近日,广州在一份官方文件中提出了一项重要的政策调整关于旧房

原本以“回迁房优先、现金补助为辅”的补偿方式,现在广州探索实施房票安置方式,成为第一个试点此政策的一线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变化不仅仅局限于广州,我认为,未来会有更多城市跟进,主要基于以下两个原因:

首先,据统计,目前至少有50多个城市已经开始实施,其中一半集中在经济强省如江苏、浙江和山东,特别是从2022年开始,涉及城市的数量增长了450%。

随着广州的加入,未来其他城市可能也会考虑实施房票政策。

其次,由于财政紧张,现金补偿的压力逐渐增大,而房票制度是一种解决方式。

我们看一下依赖土地财政的城市和省份:城市前三名杭州、佛山、南京的依赖度超过120%,省份前三名浙江、江苏、福建超过30%。明显,土地销售困难会直接影响地方财政,缺乏资金的地方政府未来可能会更多考虑采用房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 旧房可能成为这一轮住房改革的焦点

这是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新动向!

您可能已经注意到,中央在这轮住房改革中特别提到了一个重点—"部分空置住房将被转为保障性住房"。

虽然未直接提及旧房,但实际上很多超过20年房龄的旧房几乎无人居住,尤其是那些没有学区支持的房子,空置率极高。

03 / 旧房未来可能将再度变得炙手可热

回顾近几年的政策就能发现,涉及旧房的政策颇多,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其实很简单!

国家统计局在《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中提到了一组关键数据:

本世纪建造的房屋占到了65%,1990年之后建造的占85.6%,仅有14.4%的家庭住宅建于1990年之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超过三分之一的房屋已经超过20年房龄,因此需要采取措施解决。

无论是增设电梯、翻新水电系统,还是最近的城中村改造,显然都表明了旧房的市场需求。

尽管如此,与居民的实际需求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但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正在逐步推进的保障性住房项目限于35个城市,而城中村改造仅限于23个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全国300多个地级市相比,这确实是杯水车薪。

然而,客观地说,任何政策都不可能在全国范围内同步实施,相对于中小城市,大城市可能更迫切需要改造旧房。只要条件成熟,这些政策肯定会逐步推广。

从时间上看,2023年实施是不太可能的,可能要等到至少2024年。

您对此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