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一位老大娘上山采野果。突然发现一大群苍蝇,在草丛上“嗡嗡嗡”盘旋,她没在意。哪料,此时草丛里发出沙沙声,还伸出一只手来。大娘一个激灵,她壮胆拔开草丛,却看到一个浑身是血的红军战士。
中国自古以来就流传着一句话,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李桂英靠着附近的山生活了一辈子。
淳朴善良是李桂英的天性,若不是她,哪有后来的梁从学战士呢?
她生前的举动让战士梁从学感激涕零,只是当梁从学满怀激动的再次回到那个小山村时却发现斯人已逝。
“是我回来的晚了,如果不是李大娘,我这条命或许早就没有了。”
听到村民说李桂英已经去世了,梁从学内心五味杂陈,充满了愧疚,那么梁从学战士和李桂英之间又有着怎样的渊源呢?
1936年,虽然日本侵华战争没有完全打响,但是中国已经处于高度戒备状态,很多青年志士更是积极参与到抗日战争的队伍当中,梁从学就是其中的一员。
因为在战场上的勇猛表现,梁从学受到共产党上级领导的赏识,靠着杀敌成为了红军245团的团长
战场上的子弹不长眼,在那样充满危机的时刻,稍微一个不留意就可能丧命,尽管梁从学已经多次上战场,可百密也有一疏,梁从学身受重伤,危在旦夕。
一个是抗日战士,一个是山村妇人,本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却在机缘巧合下相遇。
要说这李桂英也是可怜人,年轻的时候丈夫就生病去世了,她也没有再改嫁,一个人拉扯着几个孩子。
在那样动荡不安的年代,吃不饱穿不暖已经成为了常态,李桂英的生活过的有多艰难可想而知,为了充饥,李桂英经常上山去摘野果子。
那天,李桂英像往常一样上山去摘野果子,走到半山腰的时候,突然听见草丛中传来一阵声响。
“嗡嗡嗡”
竟是一群苍蝇在上空盘旋,李桂英看到苍蝇觉得十分不可思议,那数量太过庞大,莫非有什么东西?
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为了自己的安全起见,李桂英决定绕过那片苍蝇从别的地方上山,只是当她决定离开的时候,草丛中突然传来沙沙沙的声音。
李桂英按下心中的不安,朝着那个方向再次看过去,只是这一看差点没把她的魂儿吓飞。
那是一个手臂,血迹斑斑,散发着浓郁的血腥味,苍蝇也是因为血腥味才聚集在那里的。
此时的李桂英哪还有心思上山摘野果子,她怀着忐忑不安的内心向苍蝇所在的地方走过去,动作十分的小心谨慎。
她用手缓缓扒拉着草丛,不多时,一个浑身上下血迹斑斑,已经奄奄一息的红军战士暴露在李桂英的面前,那位红军战士正是受伤严重的梁从学。
看着眼前的这一幕,李桂英内心吓坏了,不过李桂英骨子里是一个善良的人,所以在看到脸色惨白的梁从学时下意识的去探他的鼻息。
“还活着,还有呼吸。”
一想着那些战士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李桂英的内心就一阵刺痛,最终,李桂英决定救助眼前的梁从学。
彼时的李桂英已经70岁,已经算得上年迈,再加上长时间的营养不良,李桂英十分的消瘦,可即便如此,李桂英还是义无反顾的背着梁从学一步一步的回到了自己的家中。
这其中的困难可想而知,但是李桂英不曾抱怨一句,回到家后的李桂英马不停蹄的用草药为梁从学包扎伤口。
大概过了半个多小时,李桂英才重重的呼出一口浊气,然后又跑到简陋的厨房为梁从学熬制汤药,用勺子一勺一勺的喂到梁从学的嘴巴里。
经过李桂英几天的悉心照料,梁从学终于醒了过来,只是因为伤势太过严重不能下地,这一躺就是一个月,在此期间,李桂英毫无怨言的照顾着梁从学,二人之间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后来,梁从学伤势恢复寻找自己所在的部队,临走之前,梁从学拉着李桂英的手说道:“李大娘,等抗日战争胜利了,我就来找您,您一定要等着我。”
在李桂英的目送下,梁从学再次踏上了抗日战争那条凶险无比的道路,1949年,新中国成立,梁从学也被派到湖南工作,得知消息的梁从学十分高兴。
他立刻马不停蹄的跑到湖南,那里是李桂英的故乡,只是激动的心却被突如其来的消息浇了个透心凉。
李桂英在三年前就已经去世了,终究是没能等到梁从学的到来,实在令人惋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