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航MH370,这已经成为世界航空史上的一个标志性名词。自从2014年3月,这架搭乘239名乘客、由马来西亚飞往北京的航班离奇失踪后,几乎每一篇与航空事故、救援等内容有关的文章,都会提到马航MH370。

而距离这起空难,至今已有10年了。

而这十年间,每一条关于这趟航班的官方通告,都会引起全球范围的关注。首先是事发两周后,马来总理纳吉布宣布,MH370已南印度洋坠毁,无人生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5年1月底,马来民航局也宣布,推断所有乘客及机组人员全部遇难。2016年2月,北京铁路运输法院开始集中受理我国153名乘客家属的索赔案。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7年12月,MH370制造商波音公司在美国哥伦比亚地区法院的法庭上,拒绝了我国家属的全部索赔诉求。

2018年5月,在众多家属仍未放弃希望的情况下,对马航MH370的搜寻工作宣布结束,不久后,马来西亚政府对外交出了一份调查报告,然而在这份多达822页的报告中,依然没能确定马航失踪的原因,一切都只是推测。

当年年底,国际联合组成的MH370事件调查团队宣告解散,对马航的后续调查工作,由马来的民航局接手——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接手,实际上那之后,对马航失联事件的调查,再没有任何进展。

直到2020年3月,在大量遇难者家属及国际舆论的压力下,马来政府表态会尽快落实对家属们的赔偿工作,并在有新证据的情况下,研究重启搜寻工作。

2023年11月27日,北京铁路运输法院开庭,逐人审理遇难家属索赔案,待所有案件审理完毕后,会统一宣布结果。

而关于马航失联案件的最新一条消息,则是今年3月初,马来交通部部长对媒体表示,将尽快恢复对MH370航班的搜索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虽然飞机号称世界上最安全的交通方式,相比于水、陆两种交通途径,飞机的遇难概率是最低的,但至今发生的空难事件,却也数不胜数。

但大家应该可以发觉,同样是空难,针对马航失踪事件,国际媒体却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度,甚至直到十年后的今年,依然有巨大的舆论压力,希望有关国家的政府,不要停止搜寻马航的残骸。

这又是为何呢?一切都要归因于,马航MH370的失联事件,实在是疑云重重,众多敏感信息都没有在第一时间披露,再加上网络上一些或真或假的推测,让这起事件始终被“阴谋论”所围绕。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终于有专家在时隔十年后,解读了MH370的失踪之谜。下面,本文就为大家层层掀开这起案件真相的神秘面纱。

一、细思极恐的失踪细节

航班失踪,顾名思义,是原本应该时刻处于地面雷达监控内的航班信号,消失。同时,在整条航线上,应该随时能联系上地面塔台的应答系统,无法被呼叫。

马航就是这样,十年前的3月8日凌晨01时19分,航班上的飞行员还在与吉隆坡机场的航空管制员通话,下一分钟双方就断开了联络。更诡异的是,01时21分,飞机上的应答系统被关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应答系统是什么?它关系到地面雷达对飞机航线位置的监控,本身飞机作为一个信号物,可以直接反射机场一次雷达的电磁波来定位。

但一旦飞机距离机场超过200公里,一次雷达就无法直接扫描到飞机,这时候就会启用二次雷达。而二次雷达信号的传递,就需要依靠飞机上的应答系统。

而作为飞机上一项重要的安全设施,应答系统的稳定性非常高,它在突然被关闭,一定是人为操作!

起初,吉隆坡机场塔台值班人员并没有直接判断飞机失联,因为这时候,MH370已经飞出了马越边境线,他们一方面加紧通过雷达搜索航班信号,另一方面,他们也在等待越南那边的消息——按照国际公约,MH370在进入越南境内后,需要立刻与对方的机场塔台建立联系,通报情况。

而实际上,当时越南方面,也正在主动联系MH370,因为按照航班调度计划,此时这架波音客机应该已经进入越南空域。不过他们既没有收到任何信号,也无法联系上NH370。

见状,越南空管部门将信号接到了此时正在附近空域的,一架来自日本的航班,让他们在空中与MH370建立联系。

让人惊喜的是,日本客机确实联系上了马航MH370,频道中传来了机长(也有推断是副机长)的回复,不过信号似乎受到干扰,无法听清他说了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这短短的联系之后,MH370再次回到静默状态,此后,再没有任何机构或任何人,收到过来自MH370的消息。这架航班,就此彻底消失。

凌晨01时38分,越南方面正式通报马来西亚,与MH370失联,随后,这个噩耗先是以小道消息传出,一个小时后,得到马来官员确认。

而直到此时,大家还抱有一丝微薄的希望——MH370只是暂时失联而没有失事,它还正常地航行在空中。不过到06时30分,原本应该抵达北京机场的MH370并没有出现,到09时,马来方面确认,已经超过了航班航油的最长航行时间,而它没有降落在任何机场,至此,大家的最后的奢望破灭——现在的重心转移到了搜救行动到。

二、暧昧不明的搜救态度

关于灾难搜救,国际有一个公认的“黄金72小时”准则,也就是说,在72小时内,越早开始搜救行动,遇难者获救的概率就越高。而超过72小时后,再想获救,那就堪称奇迹。

根据官方公布的MH370航线图,结合马航失联的时间,当时将其失联地点确定为南印度洋区域。因此,针对MH370的搜救范围涵盖了12万平方公里,包括大片海域、岛屿。大海捞针形容的就是这种情况,这给救援行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对于我国来说,更让人恼火的是越南及马来方面的态度——MH370航班上,有我国153名乘客,因此对于救援行动,我国是最关心也是反应最快的。

3月8日上午,在确认马航失联后,我国第一时间联系越南政府,要求对方开放相关区域领海,准许我国专业船只进入搜救。

然而面对这一合情合理合法的要求,越南却咬死说我们会侵犯对方“国家主权”,态度强硬地拒绝了——要知道搜救船只都是民用,没有任何特殊意义,这种态度耐人寻味。

越南的这种态度,自然遭到我国抗议和谴责,在国际舆论中也备受批评。终于,在马航失联2天后,越南允许我国搜救船只进入。

不过他们却提出了附加条件,不仅只允许我国派出2艘搜救船,还要和另一艘美国船一起进入。

而作为事发主要责任方的马来西亚政府,更是让人失望。直到失联事件一周后,其总理纳吉布才在新闻发布会上对此事进行说明,称MH370在失联后,仍然持续航行数小时,而其应答系统也是被认为关闭,但目前无法确认飞机是否像外界猜测的那样,遭到劫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信息的含金量实在让人无语,即没有更多的新信息,也对于失联事件的判断几乎没有任何帮助。

而此时,搜救行动的范围已经进一步扩大,由原先的12万平方公里,延展到上百万平方公里的海域。

参加搜救行动的国家,也从原先的7国,扩大到了二十余个国家。当然,在搜寻过程中并不是没有收获,大家找到了一些MH370的残骸碎片,这确定了飞机遇难,但最关键的黑匣子却始终没有找到。

随着时间的推移,网上各种信息漫天飞,不少“阴谋论”式的推断也开始大行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