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节选自《小说写作完全手册》

《作家文摘》编辑部 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如何将创意变成伟大的故事?

不久前,我参加了一个发明家俱乐部的会议。一些成员已经推出了成功的产品,并正在开发更多的产品,而另一些成员虽有着不错的创意,但还算不上真正的发明家。他们正苦着脸诉说融资、原材料、制造、促销等都太难弄了。这时,一位老练的发明家突然站了起来。“听着,”他不耐烦地说,“创意都是浮云,只有把创意落到实处才能让你出人头地。

尽你所能把创意变成实实在在的产品,然后把它推向市场。” 我吃了一惊,因为我一直以为一个巧妙的创意就能让人赚得盆满钵满。但我很快意识到我这个新朋友说的没错:创意只是个开始。小说家和那些发明家有很多共同之处。从一个不错的创意中获得灵感,然后将其拿到桌上、工具房或地下室,开动脑筋进行构思,甚而开始将故事写在纸上不难,但最终,我们中的许多人都失去了动力。为什么? 因为故事不会自发完成。事实上,我认为思想的形成是作家应该具备的首要技能。

伟大的作家是如何完成令人惊叹的叙事,摆脱传统束缚,并推进小说成形的呢? 在开始阶段他们把想到的东西通通收进头脑,然后再将那些缺乏新意的想法筛除。无论你想到什么——爱情故事、友情故事、悬疑故事和探险故事,你都可以像伟大的发明家那样弯曲它、充实它、敲打它、剥离它。

恰克·帕拉尼克 (ChuckPalahniuk)曾公开表示,他大量借鉴了《了不起的盖茨比》(TheGreatGatsby)来创作自己的小说《搏击俱乐部》 (FightClub)。这两本书我都读过很多次,但没有发现它们有相似之处。他说:“的确,我不过是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上加了一点东西。这是一部‘使徒’小说——一个幸存的使徒讲述主角的故事。有两个男人和一个女人,而其中作为主角的那个男人被枪杀了。”

经帕拉尼克之手,一个发生在美国20世纪20年代繁荣的上流社会中的传统爱情故事,变成了一个发生在腐朽世界的关于性痴迷、邪教和社会混乱的暴力血腥故事。帕拉尼克把 《了不起的盖茨比》背后的思想完全转化成了自己的思想。下次当你拥有一个不错的故事创意时,不要止步于此。你要弯曲最初的概念,每一步都要使它更独特、更强大。

本文配图|电影《相见恨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配图|电影《相见恨晚》

● 给予人物感同身受的体验。赋予人物无法理解且认知上难以应对的内在渴望 (比如性或其他)。帕拉尼克赋予他道貌岸然的主角一种难以名状的冲动,一种腺体层面的渴望,这种渴望驱使他假装成癌症患者,加入互助群体,在那里大家都需要彼此安慰。这种脱离常规的束缚,让人物体验自己身上不存在的痛苦的做法,不仅能让人物获得慰藉,还能推动故事向前飞跃式发展。

● 通过构思人物的动机,设想他们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假设你有这样一个想法:主角是个失眠症患者,需要吃巧克力才能入睡。将这种动机转化为除主角外让所有人都深感不安的东西。比如他一定要在睡觉前一小时从商店里偷一件昂贵的物品,这样是不是更加不同凡响?

● 学会另辟蹊径。大多数作家笔下的人物都有与作家本人相似的背景, 至少在阶级、教育和金钱方面是这样。扔掉这些吧。写亿万富翁、流浪汉、瘾君子、穷途末路者以及英雄人物,赋予他们糟糕、自私的习惯,让他们怨恨和嫉妒。把这些特征揉在一起。把那些不解世故的乡野匹夫变成都市中的精于算计之人,把都市中的精于算计之人变成不解世故的乡野匹夫。

● 把人物变疯癫。让一个人物的疯癫行为变得令人信服且入迷,关键在于合理化其言行,不管是不起眼的怪异表现还是离经叛道的行为。人物是真的疯了,还是有其他事情发生? 如何分辨呢? 疯癫的人物需要借助很多东西来让他们摆脱麻烦,而且会对其他人产生重要影响。这很好玩,你不妨试试。

● 打破常规。用现存问题来颠覆读者认为他们已经学到的生活经验: 什么是痛苦? 什么是快乐? 什么东西值得抛弃? 什么东西值得珍惜? 有没有什么东西是两者兼得的,而有些东西两者皆无? 让人物抛弃固有认识, 探寻新的答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见恨晚》(BriefEncounter)是一部英国电影,改编自诺埃尔·科沃德 (NöelCoward)的剧作《寂静人生》(StillLife),讲述了两个婚后过着平静生活的人相遇并坠入爱河,由于受到良心的谴责,还没来得及进一步发展便结束了这段关系的故事。这部小巧精致的悲剧呼应了战前英国所推崇的优雅浪漫的行为准则。

后来田纳西·威廉斯 (TennesseeWilliams)的戏剧《热铁皮屋顶上的猫》(CatonaHotTinRoof)出现了,这个爱情故事的核心中有类似的主题,却颠覆了我们对文明假象的认识。威廉斯是如何充实他的戏剧的呢? 首先他心知肚明,一个关于崇高理想的故事是不会奏效的。

于是戏剧背景被设定在战后美国南方充斥着野蛮情感的大杂烩之中,主角和反派们隐秘的内心世界变得一览无余,表面上把人们联系在一起,背后却将撕裂他们的弱点与妄想通通暴露无遗。提取故事精华并加以充实的方法如下:

● 添加人物并积累情感。剧作家过去常常限制故事中人物的数量,不想让舞台过于拥挤。但当威廉斯把六到八个人同时置于一个场景,让他们彼此扼住喉咙时,我们能感受到他们的情感幽闭恐惧症和彼此间的嫌恶你可以通过加入狡猾、报复、嫉妒、害怕接触、愚蠢甚至死亡等元素来增强故事的冲击力。

● 让配角也变得凶猛且不可或缺。还记得 《热铁皮屋顶上的猫》中梅和古柏的五个孩子吧,拙劣的作家会用了无生趣的语言把他们描述为 “兔崽子”,断然不会给他们出场的机会。不用看到他们,你就感受到了他们是多么调皮捣蛋 (他们毁了玛吉的裙子),听到了玛吉叫他们 “没有脖子的怪物”。你都不用见到他们,内心的恐惧感就会油然而生。但威廉斯给了他们登台的时间,他们在舞台上的每一秒都让你浑身不自在。

● 暴露内心的伤痛。最深、最痛苦的创伤是人类用五花八门的方式对他人和自己造成的无形伤害,如背叛、自私、抛弃。试着描写一些经不起痛苦打击的人物,揭穿他们的秘密,使他们颜面尽失。揭露人物的内心, 看着他的内心被撕裂,发出咝咝声。

● 建立血缘关系。血缘关系是故事的黄金宝藏。拿它阴暗的一面来耐心雕琢,比如嫁祸于人、偏袒、嫉妒。血缘关系可以瞬间使冲突加剧,因为这种关系是你无法改变或逃离的。要让人物经历某种磨难来明白这一点。

许多伟大的现代小说都萌芽于古老的民间故事。例如,对年轻女性的压制是最古老的压迫方式中的一种,也是危害最深重的压迫之一,所以它仍然能激发所有观众的共鸣。我们第一次认识灰姑娘是在洗碗间,那时她是一个需要满足继母和姐姐们苛刻要求的奴隶。当灰姑娘提出一些要求以改善处境时,她得到的只有压制和惩罚。(我想强调的是,鉴于半亲半疏关系所产生的精神分裂力量,继子关系可以给作者提供特别肥沃的创作土壤。)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MargaretAtwood)在其里程碑式的反乌托邦小说《使女的故事》(TheHandmaid sTale)中,将灰姑娘这一原型从家庭和一切关系中抽离出来。阿特伍德创造了一千个灰姑娘,所有的灰姑娘都因为拥有唯一无法合成的资产 (至少现在还不能)而活了下来,这一资产就是她们充满生命力的子宫。她们存在的价值就是繁衍出一个生生不息的社会。故事中也没有英俊王子的到来,什么都没有改变。阿特伍德彻底颠覆了灰姑娘的固有形象。这就是力量。通过把故事推向超乎想象的结局,你也可以让小说产生扣人心弦的魔力:

● 从故事的关键点出发,然后马力全开。代理人和编辑常常告诫新手作家,“不要从头开始写,从中间开始”,意思是 “不要浪费笔墨来给故事设置核心”。这个建议很高明。试着从最棘手的地方开始,然后用与你获得这一创意的过程相同的技巧推动故事向前发展。比如所有人都从血泊中站了起来,喘着粗气,大家的心都碎了,都在拼命挣扎。那么接下来呢? 让故事开始吧!

● 将影响力升级。一个组织会用何种手段恐吓和压制他人,一步一步让它的行为合法? 相比社会的公序良俗在坏人的操弄下分崩离析,法度的失控并不那么可怕。一个组织可以小到一个卡车停靠站,一个兄弟会会堂,或者一场新娘派对。让一切从正常开始,然后逐渐让它退化、恶化、酿成大错。把人物关在一列开往灾难的火车上。

● 让受害者成为同谋。一个文明、政治正确的社会对受害者因受到压迫而与坏人同流合污是难以容忍的。没错! 这种感觉源于这样一个事实, 即人人都知道这种扭曲人的精神是存在的,但不想知道它为何存在。它是真实存在的,因为自欺欺人也是真实存在的。打破禁忌,使你的故事惊心动魄,就像轮船碰上暗礁而碎裂。

● 提供一个艰难的选择。阿特伍德小说中的女性每天都生活在艰难的选择中,是逆来顺受还是奋起反抗? 逆来顺受意味着自我的毁灭,奋起反抗则意味着必然招致外部力量的摧毁。还可以让一个被勒索的人、某个必定处于矛盾中的人以及其他任何可能的人去面临艰难的选择。这样做有一个无可比拟的优势,即引导故事向新的方向发展。剥离战争是创意作品的不竭源泉。

在创作《战争与和平》(WarandPeace) 时,列夫·托尔斯泰 (LeoTolstoy)穷尽了他所能想到的一切,因为战争包含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为了表现法国对俄国的入侵以及随之而来的拿破仑时代,他写了一部涉及几十个人物的史诗。《战争与和平》中那些构思巧妙又极有分量的细节帮我们认识到了战争对个人和被他们认为坚不可摧的体制的影响。

但欧内斯特·海明威,一个从一战炮火中走出来的年轻人,却把一切细节都剥离了,因为战争和个人一样渺小。面对战争的现实,他写下了自己对战争的感受,然后对这种感受进行剥离,用砂纸细细打磨,最后只剩下坚硬且明亮的碎片。

结果,造就了《我们的时代》(InOurTime)这部短篇小说集,让读者感受到了战争这一最可怕的人类活动所带来的压迫式恐惧和挥之不去的痛苦。如果找不到什么词来描述某些现实,那么尝试剥离你的想法,从而实现以小见大的效果:

● 学会去粗取精。如果你已经接受了弯曲、充实及敲打的建议,你可能已经有了一个笔记本或文件,里面塞满了各种创意、大段的故事、人物说明,以及你想写进去的心动时刻清单。这些是很棒的素材! 现在,与其试图通过想出更多内容来进一步开发故事,不如仔细看看你已经拥有的东西。看看其中有没有宝石,或者有哪些东西经过严格打磨能成为宝石。要注重质量而非数量。在写作和修改的过程中继续将这种心态落到实处。

● 情感传递,行胜于言。有些缺乏经验的作家喜欢模仿托尔斯泰的手法,结果往往是东施效颦,眉毛胡子一把抓,事无巨细地讲述人物的感受。真失败! 把它扔到西伯利亚去吧! 要像海明威那样,在《我老爹》 (MyOldMan)中,当乔的爸爸被压死在赛马场上时,海明威只是让乔告诉我们:警察把他拖了回来,他死去时脸上的表情,以及乔遏制不住的泪水。你也可以不动声色地展现生死攸关的情感。从开发创意的一开始就采用这种方法,以后便可以少走弯路且少了很多修改的累赘。

● 用小细节让大事情充满生命力。一朵蘑菇云,还是一个被烧伤的哭闹不止的婴儿? 一场数千人参加的婚礼,还是情人的亲密味道? 一篇旅行日记,还是在陡峭山路上速降的感觉? 现在开始考虑细节并不为时过早。要精挑细选。是什么让你心跳加速? 那些稍纵即逝的瞬间可能提供了你所需要的所有描述。

当你使用这些技巧时,不要过于依赖其中的任何一个,不妨采取一种轻松的办法,让一个创意去激活更多的创意。如此,与生俱来的创造力将被源源不断地激发出来,而且你不用担心它会跑偏! 一旦你真正进入状态, 创意似乎会自动发生,而且思路会越来越清晰,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学习最优秀的发明家,学习他们把绝妙的创意与勇气结合起来,然后努力使它们成为现实,这样你就不会在书桌前无所适从。你将创作出十分优秀的故事,并获得绝佳的成功机会。

“21天疯狂写作营”,每日一练习,每日一打卡,挑战你的写作极限。

如果你希望为自己的写作之路带来一丝火花和闪电,那么,加入21天疯狂写作营吧!现在正是夏天的预热,你的写作计划准备好了吗?

长按识码

推荐购买

创意写作书系 购买链接

页内优惠

部分满200减30,满100减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