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出手,最近不少楼市政策接连释放。

你看,全面取消限购不久,杭州又出手了,将在临安区范围内收购一批商品住房用作公共租赁住房,直指远郊板块去库存;

减轻购房人资金压力,武汉放松首套房认定标准:仅有一套房且正挂牌出售,办理新购房商贷时可认定为首套房

而在郑州、南京等城市推行以旧换新政策前,江苏海安已率先试水,由开发商收购买房人的旧房、政府促成交易。截至目前,已有了实打实成交……

无形的大手调节下,多个城市楼市正在回温,南京也不例外。事实上,这一轮救市潮中,南京一改以往的低调风格,政策组合拳应出尽出,为刺激楼市提供了教科书式示范。

01

先来看几组公开数据。

新建商品房

4月29日-5月5日,南京新房成交均价为27048元/㎡、环比上涨7.5%。南部新城秦淮金茂府五一前后销售近100套,浦口城南中心仁恒城市星瀚摇号开盘去化48套

5月6日-5月12日,南京新房认购套数为746套,环比上涨9.1%,成交套数为551套,环比大涨124.9%

二手房

五一期间二手房交易套数和面积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15.2%、9.7%成交均价同比上涨6.7%,重点机构客户带看量较去年五一期间同比增长15.7%

时间维度稍稍往前倒,整个4月南京成交10195套二手房,环比涨19.1%,并创下近一年来的月度新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夸张地说,南京楼市,正在企稳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这背后,是政策组合拳持续发力、迅速传递到市场端的结果。

据锐评君不完全统计,4月至今,南京已出台大大小小的楼市新政超10条,主要集中在下调首套房贷利率、放宽落户条件、优化公积金政策、以旧换新、房票安置、购房补贴等方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挑几个“大招”,展开说说。

1)下调首套房贷利率

继今年2月下调后,今天起南京首套房贷款利率再下探,低至3.45%。可别小看这0.2%的浮动,对买房人来讲省下的是真金白银。

简单做组计算:以贷款200万、等额本息、30年还清为例,利率3.65%,需支付利息129.37万,月均还款9149元;利率3.45%,则需支付利息121.31万,月均还款8925元。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南京已对首套房贷资格的认定放宽,买房人外地有房有贷款,或是在南京无贷款在还,都可算作首套,综合购房成本确实有所下降

2)以旧换新

不同于去年的卖旧换新,最近南京推出的以旧换新政策,直击当前二手房置换周期长、成交价不断探底的痛点,由国有企业南京安居直接收购二手房,买房人可在安居开发的14家新盘里随意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宁换新”系统参考总价,具体一房一价、以案场价格为准

政策效果怎么样?南京安居给出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8日,意向登记已超过3700组,有效登记达到3044组,完成新房意向认购数量达到365组

这两天,首批房源的评估价曝光,基本符合当前的市场定价。接下来,相关工作将有序推进,也可能会有更多房企参与进来

整体来看,目前全国50多个城市已跟进以旧换新政策,南京以财政补贴+国企收购并举,取得可圈可点的成果,难怪被央视当作典范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房票安置

房票安置不仅对城中村改造有重要意义,也能有效助力新盘去库存,目前南京秦淮区、栖霞区、建邺区、江宁区等陆续发布了细则。

率先启动的,是江宁。滨江的鲁能硅谷公馆、中北三盛汝悦铭著,大学城的凤溪苑,方山南的中海观山樾等,陆续成为指定供应楼盘,整体反响不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公积金+落户条件放宽

我们把公积金和落户条件放宽政策放在一起看。南京都市圈9城公积金已经打通,以南京的城市能级,这一政策对外地人的吸纳力毋庸置疑。搭配买房即可落户政策,不仅能有效去楼市库存,也能提升抢人KPI

从最近的一系列组合政策来看,南京救市的决心非常大。

即使是市场筑底时期,需求也不会消失,可不明朗的行情会加剧观望心态。现在,一揽子利好政策叠加,打破种种壁垒,且正厚积薄发,托住“情绪底”和“市场底”

所以,我们看到江北的仁恒城市星瀚、江宁的中建源上九里,让新房摇号重现;中冶盛世滨江、翠杉园、仁恒江湾城……一批次新小区打响房价保卫战,不少业主紧急涨价,信心强势回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南京楼市的修复能力,让人惊叹。

可实际上,仍然值得相信的,不止是南京楼市。南京这座城市,一如既往地给予大家满满的安全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三角及华东唯一的特大型城市;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综合交通枢纽;东部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战略交汇的重要节点城市……南京的城市能级,已无需赘言。

即使在复杂多变的大环境下,南京仍然保持了经济实力、基础设施、营商环境、质量建设、居住生活等多个维度的均衡发展。以至于在“2024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上,位列全国第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所以能持续上榜,保持稳定的排名,归根结底取决于南京的高质量发展。

202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1.74万亿元,较2014年翻了近一番,位居全国十强,人均GDP居省会城市第一,地均GDP居14个特大城市之首;

高新技术企业增长近十倍、突破1万家,自然指数一科研城市全球排名升至第6位,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居全国第4位

软件和信息服务、智能电网产业入选首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居全省第一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4年的3.7万元提高到7.2万元,年均增长7.6%;

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连续6年居全省第一,14次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以上数据来源于南京发布)

得益于产业、科研等的齐发力,过去一年南京交出了优异成绩单,经济强、百姓富,为城市稳健的基本面、健康的运行筑就护城河。

“三餐烟火暖,四季皆安然”。对于954.7万常住人口而言,南京确实有孵化幸福感的温床。

首先,南京不是单中心城市。南部新城、河西新城等多面开花,燕子矶、江核、百家湖等次级区域中心并存。这带来的好处是城市资源均衡分配,高便捷度的生活场景,是幸福生活的前提。

其次,南京重基建。拿轨道交通举例,仅过去一年,南京就新建成过江通道5条、新开通轨道交通294公里,实打实提升出行便利度。

当然,南京厚重的城市肌理、浓郁的人文底蕴,也是藏不住的魅力。将这些富矿融入城市开发建设中,越来越多的人热衷用逛博物馆、去滨江岸线骑行、听露天音乐节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京这座城,对外地人的吸引力,也毋庸置疑。

总要来一趟南京吧!这个五一长假,南京再次上榜热门旅游目的地。

数据显示:假期期间,全市景区景点、文博场馆、乡村旅游等监测点接待游客量达1082.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29.8亿元,按可比口径较2023年同期分别上涨22.4%和19.5%

去玄武湖city walk,在牛首山拍到人生照片,看看红山动物园的萌宠,吹吹秦淮河的晚风……“一不小心”,夫子庙商圈就跻身全国主流城市人数最多的十大商圈第三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城市在向上生长,楼市已经筑底。站在当下展望未来,南京、南京楼市的基本面仍然广阔。这座城市,仍然值得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