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汽车行业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人开始放弃油车,投入电车的怀抱。

毕竟,相对于油车而言,电车不仅驾驶起来更加平稳、安静,而且经济性更高。

无论怎么看,似乎都是更好的选择。

然而,真的有这么绝对吗?现在去买油车,是“聪明”还是“愚蠢”呢?

资深人士提出了他们的看法,也许答案,并没有那么简单。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得搞清两者当下的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先说油车,历经上百的发展,已然走入了新的阶段——即非常成熟。

说白了就是,它或许不能给你更多的惊喜,但在可靠性方面,真的不用怀疑。

毕竟,几百年的血泪教训,把每一个可能出现的意外,都考虑进去了。你根本不用担心失速、抛锚、系统故障等问题,几乎可以做到绝对可靠。

但也是这样的缘故,在技术发展上,也来到了瓶颈期:内燃机的效率提不上去,智能化发展接近暂停——从很多方面来看,似乎很难和电车匹敌。

在此情况下,所以开始面临压力:

比如,今年4月,丰田品牌旗下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销量双双下滑,同比跌幅分别达到20.8%和32.1%。

豪车品牌也并没幸免,奔驰、宝马、奥迪的自留地,也开始受到侵袭——不仅有理想汽车的追赶,问界也开始持续发力,弄得异常难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雷克萨斯、沃尔沃这些品牌,甚至都被极氪、蔚来这些新势力超越了——不知应该高兴,还是伤心。

考虑到这些原因,所以油车今年的降幅很大,不论是豪华车型也好,还是普通车型也罢,往往都有不低的优惠。

聊完油车,再说电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电车风头正劲,但并非没有挑战。

首先,最显著的问题是续航里程。

尽管电池技术在不断进步,但相较于油车,电车在长途驾驶和高速行驶时,续航里程依然捉襟见肘。

这种续航焦虑,让许多消费者在购买电车时望而却步。

虽然插混、增程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对于双重系统的可靠性,消费者仍抱有疑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基础设施仍存在分布不均的问题。

虽然截止到2024年4月,全国已经有近300万个充电桩,相较5年前增长了10倍。

但不能否定的是,单在某些偏远地区和高速公路上,仍有未能覆盖,或者数量稀少的情况。

这往往会造成,寻找充电桩困难,或者充电功率较慢,等待时间偏长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次,电车在极端天气下的表现,也显得不太不稳定。

毕竟,一旦温度过低,电池的续航能力和充电效率,都会受到显著影响。

考虑到不少人身处北方地区,寒冷天气偏多,这的确是一个不小的困扰。

总体来看就是,两者之间似乎各有利弊。

那问题来了,基于大多数人的情况来看,现在去买油车,到底是“聪明”还是“愚蠢”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内行人表示,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还是要看具体情况。

说白了就是,如果你预算充足,至少有30个,除非对油车有特殊的情怀,肯定无脑电车。

毕竟,钱能解决大部分难题。

到这个水平的电车,不管是充电速度、续航能力、驾驶体验都到了极高的水平,基本不是油车可以媲美的。

拿33万的智己l6来看,直接搭载了半固态电池,四驱车型的续航都有1000公里。

充电速度更是不在话下,12分钟就能补充400公里的续航,结合灵蜥数字底盘来看,驾驶体验更是飞跃。

不喜欢充电的用户,还有蔚来这样的选择,直接开启「换电」模式,速度不比加油慢。

当然,喜欢冰箱彩电大沙发,还要续航长,也有理想、问界这样的选择。

只要钱够了,电车的很多问题,都不再是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如果预算一般,或者更强调商务熟悉,那油车就更合适了。

因为成熟皮实,不管是几万块,还是几百万,总有能满足你的车型。

而且,并不会因为你的车很便宜,续航就不给力——这是电车无法比拟的。

关键是商务洽谈时,油车更具备正式性,这是当下还没改变的现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的来说就是,买「电车」也好,入手「油车」也罢:关键在于,找到最适合自己需求和生活方式。

只要满足了自己,别人说啥,又有什么关系呢!

说白了就是,车是给你自己开的,又不是用来给别人评价的:大家仔细去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