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阅读我的文章,我是头条号作者;新一看天下,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谢谢

最近看了一些段子,说是他们身边的一些农村人,在自己面前讲普通话,对农村的农作物竟然不认识,而且连饭也不会做,这让他们觉得这些人太能装,太作了,让他们看着厌烦不想交往,于是我就在想一个农村的年轻人,就一定要会做饭?一定要对农作物了如指掌?讲普通话就是在装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讲普通话

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是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度,也正是这样的地理结构就造成了,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和独特的语言,正所谓三里不同音,十里不同风。国家为了能让大家都能更好的沟通,说的话大家都能听懂,于是普通话就诞生了。而普通话的出现也是一举解决了这个问题,国家为了推广普通话,在大学毕业的时候都会有一门普通话的考核。在生活中更是可以看到这样的宣传标语;“讲好普通话,走遍全国都不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在身边却老是有这么一群人,你要是和他讲普通话,他就会觉得你是在装,是在作。就拿我来说吧,我就是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一个年轻人,家里没有雄厚的背景,为了能出人头地只能好好读书,为了在工作中能更好的与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同事交流,我练就了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平时大家交流也都是讲普通话,我也觉得这没什么不好的。但是在回到家乡的时候,可能是平常讲普通话讲惯了,尽管已经很注意的用家乡话说话,但是还是会时不时的蹦出几句普通话,而这个时候,他们就会开玩笑的说道,回家了还讲什么普通话,装什么大尾巴狼,而往往这个时候,我都会被说的哑口无言,心里在想难道说普通话就是在装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认识全部农作物

对于这个问题我也是很无语的,现在的农村小孩已经不是你在,老电影和小说中看到的那样,每天一放学就会拿起锄头和父母在地里劳作,我们虽然没有你们城市里小孩那样,放学后有那么多兴趣班等着,我们也是有繁重的家庭作业要做,所以我们也是很少去地里劳作的,等到大一点的时候我们也会去县里、市里读书,和你们一样读着同样的大学,毕业后我们也会在城市里工作,不能对地里的农作物了如指掌,这个不算什么稀奇的事情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为什么当你说起某个农作物,恰恰是我们不认识的时候,你也不用用一副看怪物的眼神看我们吧。我们不是农业专家,也不是常年四季与农作物打交道的农民,偶尔有一两个不认识的也很正常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太会做饭

说起这个我就更无语了,记得有一次一个朋友因为父母出差没人给他做饭了,于是他就来和我蹭饭,当第二天起床后想吃一个炒菜,我告诉他我不会做时,他就一脸不可置信的表情说道;“你家不是农村的吗?怎么样连这么简单的一个菜也不会炒”?听到他的话后我也是相当无语的,我家是农村的,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不假,但是这个和我不会做饭有什么必然的联系的吗?难道农村出来的孩子就一定要会做饭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许是他电视小说看多了吧,以为现在农村的小孩,还是像小说里描述的那样,一放学不是跨起草筐去给老黄牛割草,就是书包一扔就开始蹲在锅台上开始做饭,等到父母回家后香喷喷的饭菜就出锅了。我想说的是,孩子都是父母心中宝,这和农村人、城里人、家庭的贫穷富裕没关系的,况且现在的农村人生活也已经很好了,我们和你们一样,在放学后做完家庭作业,父母也会把可口的饭菜摆餐桌的。所以以后知道我这个农村出来的孩子不会做饭后,也不要露出那副吃惊的表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章写到最后我想说,以后要是在你身边有从外地回家乡的朋友同你讲话,偶尔说出几句普通话也不要认为他是在装,只是他习惯了而已,他也已经很控制自己了(有些故意装的人,那就算了吧)。在你说出某种农作物,你身边农村出来的朋友不认识,也不要认为他是在装、在作,也许他和你一样,同年的时间都用在了读书上,地里的农作物,未必有你在电视里了解的多。你身边有不会做饭的农村出来的朋友,也很正常,毕竟他和你一样同年的时间用在了读书上,而不是如何研究炒菜上。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关注后我会为大家推送更多优质的文章。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