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猴身狮尾,鞋垫子脸,一头飘逸长发迷人眼,胸前还有一颗大红心,长相如此清奇的动物是谁?它就是生活在埃塞俄比亚高原上的“猴哥”狮尾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它们凶起来就会嘴唇上翻,露出大片猩红色的牙龈,仿佛对面的敌人让它恨得牙痒痒,它蓄势待发好像在憋大招,但实际上它们只是“窝里横”。

为了争夺“后宫佳丽三千”,雄性之间会大打出手,它们吃什么了,能这么有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令人意外的是,狮尾狒是世界上唯一一种完全食草的灵长类动物,对香蕉什么的压根不感兴趣,完全的素食主义者,一点荤腥不沾。

但是在面对天敌的时候,它们又显得很怂,甚至被逼到只敢在悬崖边上睡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宫佳丽三千”的烦恼·】»

狮尾狒的家庭往往是由一雄多雌以及它们的后代共同组建起来的,成年雄性担任首领,它可以有多个配偶,最少有12个,最多可以有上百个,这是其他手下败将享受不到的至尊待遇。

但是欲戴王冠必承其重,首领也不是那么好当的,它除了对它庞大的“后宫”要“雨露均沾”之外,还要照顾它的孩子们,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这都不是最重要的,它必须时刻警惕着那些想要谋权篡位的“乱臣贼子”。

雄性狮尾狒在成年之后就会离开自己的族群,这样能够避免近亲繁殖,保证基因的正常,它们会去寻找其他的族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常情况下,它们会先加入一个“单身汉联盟”,互相切磋,提高自己的战斗技能,然后就开始在高山草地上四处游荡,寻找配偶,进行实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雄性的“争权”的过程可以持续好几天,甚至造成伤亡,它们会露出尖利的牙齿意味着正式宣战,但是在这些雄性为了首领之位拳脚相向的时候,雌性对此全程冷眼旁观,不会有任何举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它们的战斗要一直持续到有一方败下阵来才会停止,但是有些老首领也会使用一些“卑鄙”手段。

它们有“父爱”,但是并不多,当它在面对其他雄性的挑衅时,会抛出幼崽吸引注意力,试图用这种方式,让雌性狮尾狒加入战斗,帮它赶走其他竞争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雌性狮尾狒是十分称职的“家庭主妇”,它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繁衍后代,照顾幼崽,在这个家族当中,看似是雄性占据了统治地位,实际上,它是可以被随时“抛弃”的。

它们是母系优先的群体,也就是说雄性首领是可以被替代的,简单来说,铁打的家族,流水的雄性首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首领的这招非常危险,一个不慎它将受到来自自己“后宫”的群起而攻之,最后没有办法,它就得给所有的配偶们梳理毛发,卑微讨好,安抚暴躁的雌性。

被打败的老首领地位一落千丈,只能待在家族里成为幼崽们的“保姆”,帮“仇人”看孩子,同时也是照看自己的孩子,防止新首领借机报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首领的“杀伐”·】»

单身汉“夺权”成功后就会担任这个族群的新首领,接管所有雌性,但是族群当中的幼崽大多是之前老首领的后代,新首领可没那么好心,会帮忙养“前夫”的孩子。

它会杀掉这些还在哺乳期的小猴子们,迫使雌性尽快进入新一轮的繁殖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雌性狮尾狒需要哺育孩子一到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在这期间雌性一般不会再次受孕,于是新首领就会进行一场“大清洗”,是雌性可以跟自己生下新的幼崽。

而雌性狮尾狒为了对抗雄性的这种残忍的“占有欲”,它们会选择流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在夺权争斗开始时,雌性正在孕期,它们就会提前终止怀孕,自行将孩子流掉,避免它们出生后时刻面临随时被杀的危险。

新首领上任后会杀掉族群当中的绝大多数后孩子,少数存活的是在猴群中处于“下属”地位的雄性猴子的后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这并不是新首领的仁慈,而是它巩固首领地位的一种方式。

族群中的其他雄性和部分雌性会瞒着首领偷偷摸摸地繁育后代,首领大多数时候是允许这些幼崽出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它的这种“宽容”也在变相地增加自己的筹码,会让族群里的其他雄性在有“单身汉”来挑衅的时候,帮助自己共同抵挡。

同时这也可以有效维持种群数量,维持住正常水平,避免出现种群濒危的危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狮尾狒在进入繁殖期后会有一个很明显的信号,它们胸前的爱心胸斑会变“亮”,在雌性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繁殖期时胸前的这块皮肤就会从淡粉色变成鲜艳的红色。

但它们为什么将这种“繁殖信号”长在胸前,而不是像它的其他远方狒狒亲戚们一样长在屁股上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概是因为狮尾狒大部分时间都是坐在地上拔草吃,长在屁股上就很难被其他雄性看到,繁衍大计就会被耽误。

«【·狮尾狒的日常生活·】»

白天大多时候它们都是在地面上活动,主要是为了吃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它们以青草为食,这种食物在广阔的高山草原上很容易寻找,因此它们之间并不会因为食物而产生冲突,它们唯一要做的事就是坐下来薅草吃就可以了,这块地方吃秃了换个地方就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狮尾狒的手掌粗短有力,可以将草连根拔起,翻找出藏在草坪下面种子,但是拔草也是个需要点技术含量的活,狮尾狒幼崽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练习才能掌握这门技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草所能提供的能量有限,为了填饱肚子,维持身体正常运转,它们每天需要花费长达十个小时的时间坐在地上不停地扣草皮,拔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它们每天早上会在水潭边“洗漱”,幼崽们会互相打闹,之后就是传统节目,梳理毛发,身体之间的亲密接触能够加强族群的凝聚力。

它们聚拢到一起,互相享受着同伴提供的逮虱子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雄性首领也会趁着这个时候敲打敲打族群里的其他雄性,但往往都是虚张声势,做做样子,并不会真刀真枪地打架。

当雄性真正进入战斗模式的时候,它们很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会翻上嘴唇,露出猩红色的牙龈恐吓对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狮尾狒狒是狒狒的近亲,它们曾广泛地分布在非洲和亚洲的多个地方,但是如今它们的栖息地大幅度萎缩,现在只有在埃塞俄比亚的高山草原上才能看得见它们了。

这里寒冷多风,空气稀薄,生存条件很艰苦,很多捕猎者都不愿意到这里来,但是花豹、鬣狗等都是它们的天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保险起见,它们在夜晚休息时会栖身在陡峭的悬崖附近,遇到危险能够第一时间躲避,它们白天的时候会苦练攀岩技能,这是它们从小就要学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它们粗短的手指不仅可以拔草,还十分适合攀岩,可以扣住峭壁上的凸起和裂缝,自由地近乎垂直的悬崖上攀爬。

狮尾狒现在虽然是无危动物,但是人类的猎杀和对高原草地的开发仍是让它们的种群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到本世纪初,短短四十年的时间里,狮尾狒的数量减少了近一半,这样的种群缩减规模不得不令人们警惕。

现在在它们的聚集地已经建立起了保护区,种群数量也逐渐趋于稳定,时常可以在埃塞俄比亚的高原上看见这些长着狮子尾巴的大狒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