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去看心理医生,一开始他(她)就会问你,你希望从这个过程中获得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多数人都会提到情绪——他们想要摆脱痛苦的或不愉快的情绪,同时希望能再次找回自己失去的愉快和平静的情绪。

有谁不想呢?

我们都只想要幸福。

他们觉得自己被痛苦的情绪支配着,只希望这些情绪能快点消失。

但心理治疗并不是让情绪消失,而是教你怎样去改变与情绪的关系,接受情绪,关注情绪,看清楚情绪本来的样子,教你如何影响情绪,平息情绪。

情绪既不是你的敌人,也不是你的朋友。情绪之所以会出现,并非像人们说的那样,是因为你过于敏感,或是因为大脑神经紊乱。大脑需要解读你所生活的世界和你的身体,并赋予其意义,这才是情绪产生的原因。

大脑先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收集外部世界以及身体状况的信息,比如心率、呼吸速率、激素水平与免疫功能,然后根据记忆中你曾体验过的感觉来解读现在发生的一切。所以,喝太多咖啡会引发心慌,严重时你会感到像是惊恐发作——心脏剧烈跳动、呼吸急促、手心冒汗。

当身体的感觉与恐惧的感觉非常相像时,大脑得到的信息是:一切似乎都不太好,我受到了威胁,必须立刻做出反应。

如果每天早上醒来时能自主选择今天的心情,那该多好啊!

“我想要爱、快乐和兴奋,拜托啦!”

遗憾的是,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恰恰相反,情绪往往是突然出现的,没有触发点,我们根本无法控制会产生什么情绪,以及什么时候产生。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试图抗拒它们,屏蔽它们,努力让自己保持理性。

但事实并非如此。

虽然你不能触发情绪,但你可以影响自己的情绪状态,而且你对情绪的影响力比你以为的要大。这并不意味着你有情绪上的不适就是你的错,这只是说明我们可以学着对自己的幸福负责,并构建新的情感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处理情绪的不当方式

  • 抗拒情绪

设想一下,你从沙滩上慢慢走到齐胸深的海水中,海浪拍打着你的身体,冲向海岸。如果你试图和海浪对抗,阻止它到达海岸,你就会发现海浪的力量有多么强大。它会把你猛烈地向后推,很快你就被海水包裹、淹没。无论你怎么扑腾、挣扎,下一波海浪也马上就会到来。

当你接受了这个事实时,你就可以在海浪打来时集中精力,让头露出水面。

此时你仍然能感受到海浪的威力,它把你往上推,甚至会让你的双脚触不到底,但现在你是顺着水流的方向移动,你知道自己是安全的,很快就能回到沙滩。

处理情绪就像置身于海浪之中。 当你试图阻止情绪的发展,你很容易就会被情绪击倒,陷入困境。你只能挣扎着喘口气,冷静下来找到正确的出路。当你任由情绪“洗刷”你的身体时,情绪就会循着自然的规律,升起,达到顶峰,最后回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把情绪当成事实

情绪是真实的,但它不是事实。情绪并非来源于事情本身,而是来源于我们对事情的解读。情绪是大脑解读世界的一种尝试,是对身体感觉的表达。大脑通过感官和体验获得信息,构建情绪的概念,并引导之后的行为。

感受不是事实,想法也不是。这也是认知行为疗法会对很多人有帮助的一部分原因,它能让你从想法和感受中后退一步,看清楚它们本来的样子——它们只是一种可能的视角。不是事情本身,而是对事情的认知导致了情绪。

如果你知道感受和想法并不是事实,但仍然感到痛苦,那就有必要检查一下,看看你的情绪是不是现实的真实反映,其他的视角是否更有帮助。如果你把当下的感受和情绪看成事实,那它们就会决定你未来的想法和行动,如此一来,你的生活就变成了一系列的情绪反应,你也无法做出明智的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怎么做才能避免把想法当成事实呢?

可以通过问问题。

心理治疗师会让我们做这样的练习,就是对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的体验保持好奇。来访者在我对面坐下来,开始诉说他们这一周里做错的事,自己不该有的感受,陷入自我批评、自我厌恶的恶性循环。

这时我会帮助他们换个视角,站在一定高度去俯视自己,观察这些行为在哪些方面和我们的构想相一致。我们换成好奇的视角,就不会自我攻击。无论这是美好的一周,还是艰难的一周,我们都在学习和成长。

我们仍然会因为犯错而痛苦,不愿面对这样的事实,而保持好奇心会让我们正视自己的错误,并从中学习。保持好奇心还能让我们精力充沛,对未来充满希望。无论发生任何事,我们都能学到经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具箱:反思你的应对策略

当你感到情绪不适时,首先会出现哪些迹象?

是一种行为吗?你能否意识到你的行为是在抗拒情绪、保护自己吗?

你身体的哪一部分感受到了情绪?

你产生了哪些想法?在这种情况下,你的信念是什么?这个信念

对你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试着把自己当时的想法和体验都写下来。

这些能告诉你,你在害怕什么吗?

强烈的情绪通常会伴随怎样的行为?

这些行为在短期内对你有帮助吗?

这些行为的长期影响是什么?

请一位值得信赖的朋友跟你一起回顾整件事,让他帮助你发现你的思维偏差或误解。跟朋友一起探讨,看看还有哪些不同的视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the end —

作者 /朱莉史密斯

译者 / 薛玮

编辑 / gorjuss

插图/ 《神奇飞书》

文章来源:

文章摘自中信出版新书《为什么没人早点告诉我?》

关注我们的社交媒体获取最新消息 微信:大侠心理,bilibili:王大侠心理,知乎:王大侠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