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新”引“优”,青岛一季度签约255个超亿元项目

计划总投资2146.6亿元,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同比增长20%

发展新质生产力,青岛引入“新生力量”

今年一季度——

签约内资项目234个,占91.8%,其中,省外投资项目148个,占58%,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投资项目合计占40%

7大优势产业项目59个,占23.1%;10大新兴产业项目95个,占37.3%;7大现代服务业项目81个,占31.8%。从产业链项目分布看,食品饮料、智能制造装备、现代商贸、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氢能与储能较为突出

总投资30亿元以上大项目23个。其中,制造业项目14个,同比增长56%;国药生命港、翰博光电、中能瑞新储能、修正医药、硅基芯片等6个项目投资额达50亿元以上

省外投资项目148个,占58%

十大新兴产业项目95个,占37.3%

制造业大项目14个,同比增长56%

投资50亿元以上项目6个,同比增长20%

今天的招商项目,就是明天的发展动能。

5月15日下午,推进“链主”企业“以商招商”座谈会在招商银行财富大厦举办。青岛市各重点产业链牵头部门、各区(市)商务(招商)部门和88家“链主”企业参会。会上,青岛市商务局通报了一季度全市招商引资情况。

今年一季度,青岛市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55个,计划总投资2146.6亿元。从招商成效来看,总体达到预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15日下午召开的推进“链主”企业“以商招商”座谈会现场。刘兰星 摄

今年初,山东省、青岛市先后召开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招商引资大会,提出了“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突破高质量招商引资”,对招商的方向、领域、方法和工作体系作出新的部署和要求。

2146.6亿元,开局起步的“奋力一跃”,不仅是招商引资数字上的突破,也是青岛保持产业发展生机的源头活水,更是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引入新生力量。

用招商撬动,靠大项目牵引,青岛在产业跃迁的进程中,将不断获得新的增长极。

持续引入新项目

高质量招商引资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

年初,省、市先后召开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招商引资大会,对全市高质量招商引资工作进行了部署要求,如果凝练为两个关键字,“全”和“实”恰如其分。

“全”,体现在抓全产业链项目、全生命周期项目、全面动员全员招商。

“实”,体现为更加注重外来投资、注重实际投资、注重项目产出。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抢抓招商的“春耕”时刻,青岛市各级各部门积极“走出去”招引,释放青岛诚意,持续引入新项目,向“高”发力开好局。

投资来源地瞄准国内重点经济区域。一季度,青岛市签约内资项目234个,占91.8%,其中,省外投资项目148个,占58%,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投资项目合计占40%。

招引项目更“新”。一季度,7大优势产业项目59个,占23.1%;10大新兴产业项目95个,占37.3%;7大现代服务业项目81个,占31.8%。从产业链项目分布看,食品饮料、智能制造装备、现代商贸、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氢能与储能较为突出。

制造业大项目“突围”。一季度,总投资30亿元以上大项目23个。其中,制造业项目14个,同比增长56%;国药生命港、翰博光电、中能瑞新储能、修正医药、硅基芯片等总投资50亿元以上项目6个,同比增长20%。

坚持“一盘棋”统筹

高质量招商引资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一盘棋”、凝聚“一条心”、攥成“一股劲”。

年初,青岛市印发《关于加强全市招商引资“一盘棋”工作的若干措施》,为加强招商统筹给出了具体方法和路径。一季度,青岛市招商引资按照协同推进的总步调,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

统筹项目产业布局——

把准招商方向和领域。市商务局制定实施《2024年青岛市招商引资行动计划》,梳理形成产业链招商清单,建立重点国别、主要城市招商目标资源库,为各专班、招商团队提供行动参考。推动各区市按照产业项目“三集中”原则布局落地,一季度总投资10亿元以上60个大项目中,符合区市主导产业定位的项目44个、占73.3%,其中签约落户在专业园区的23个,占38.3%。市工信局重点推进的67个、计划投资1017.2亿元的招商项目均按照“三集中”原则确定承接区(市)。

统筹产业链招商专班工作全面起势。市发展改革委组织产业链招商团队编制招商行动计划,对24个招商团队组建方案进行调整优化,召开产业链招商专班专题会议,组织各招商团队全面梳理市级层面主抓的重点招商项目、拟重点走访对接的企业、年内拟重点开展的招商活动,推动产业链招商。

推动区(市)间实现资源共享。市南区与平度市、莱西市已建立区(市)层面资源共享机制,拟定“飞地经济”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地方联动提高项目承载能力。极石汽车作为市南区“飞地”“飞企”合作的成功案例,目前已将生产基地落地莱西北汽车厂。

统筹重大项目保障——

全力保障重大项目要素供给。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加强招商引资等重点项目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保障,目前全市已使用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约5200亩,保障各类重点项目落地。市委金融办充分发挥基金在投资带动、招商引资等方面优势,一季度在青岛设立山东省鲁资发展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服务于半导体行业,投资规模75亿元。

强化招商项目评估遴选。西海岸新区聚焦重点产业链发展需求,组建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咨询委员会,聘任包括25名院士在内的182名海内外专家人才为“双招双引”顾问团,围绕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聚势赋能。

深挖招商载体资源。市商务局通过招商资源信息化平台对外公布招商载体(项目)、厂房、楼宇信息共178项,其中工业用地及办公楼宇等130项、闲置厂房48项,对外公开信息包括载体(项目)基本情况、招商方向、建筑结构、现场图片等信息,提升全市招商资源配置利用效率。

统筹项目调度评价——

建立招商引资指挥部工作制度。市投促办制定《青岛市高质量招商引资指挥部会议暨重点项目联席会议制度》等10项工作制度和办法,统筹市级招商专班、各区市招商工作。

建立完善项目定期调度通报机制。市商务局重点项目调度范围由5亿元以上扩大到亿元以上,每月对全市亿元以上项目签约、落地情况进行调度、促进、服务和通报,切实把项目统筹调度工作抓细、抓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极石汽车是市南区“飞地”“飞企”合作的成功案例。图为极石汽车位于莱西的生产线。

建立招商项目全生命周期评估体系。市考核办牵头加强部门间协同配合,更加注重项目招引实效。将招商项目签约、落地开工、纳统、竣工投产、形成产值税收等环节纳入全市高质量发展“亮绩赛季”《2024年亿元以上项目“全生命周期”评估指标体系》,进一步提升项目评估的导向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建立全市项目信息共享系统。市商务局正在对招商引资重点项目信息平台进行改造升级,推进建立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信息管理机制,打通信息平台壁垒,推动实施相关职能部门之间信息共享,为招商引资指挥部各专班、各产业链招商团队共享全市在谈、签约、落地、在建等项目信息提供支撑。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市行政审批局牵头研究制定营商环境3.0版创新政策,搭建常态化政企交流“平台矩阵”,在青岛市民中心、重点功能区、重点商协会搭建9处青岛营商环境会客厅,畅通政企沟通渠道,优化营商环境专家委员会、媒体观察员、体验官“三支队伍”成员结构,实现区市、24条重点产业链和各类型组织形态全覆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岛国药生命港项目效果图。

市商务局建立外资企业圆桌会议制度,一季度召开两场外资企业圆桌会议,听取外资企业反映的困难问题和意见建议,会同相关部门共同推动解决,同时掌握有增资意向企业60家,已实现增资或利润再投资到账5.5亿美元。

招引向“新”求“质”

面对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招商引资也出现了很多新变化。“新”项目能否看懂?大项目能否看准?好项目能否谈拢?新问题面前,更需把握发展大势、开拓创新,练就招商引资的新本领。

眼下,一线城市已经行动,预示着新质生产力大招商“风已起”。

4月25日,2024年投资北京大会在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举行。北京面向全球发布了231个招商项目,发力高质量产业项目招商,助推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

3月29日,2024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在上海世界会客厅举行。聚焦产业基金,围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上海市国资委推动设立总规模1000亿元产业投资母基金,为创新驱动发展注入新动力。

广州把低空经济作为开拓万亿级规模“新蓝海”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今年1月,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发布了“低空10条”,这是目前粤港澳大湾区综合力度最大、低空经济产业链条覆盖范围最广的专项支持政策。

面对新质生产力招商的新形势,此时城市间的招商“竞速”更要拿出拼劲、闯劲,创新硬招、实招。

年初印发的《2024年青岛市招商引资行动计划》中明确,围绕青岛增强产业创新能力、加快布局未来产业等重点工作,发展新质生产力,实施招商引资行动。

产业发展快,要有“龙头”带。青岛已经绘制出重点产业链招商目标企业清单,攥紧拳头、集中力量朝着重点方向招大商、招优商、招好商,在做强做优产业链的基础上培育强大产业集群。

去年10月,青岛市印发《“以商招商”及社会化招商支持政策》。5月15日召开的推进“链主”企业“以商招商”座谈会,正是对发挥好“链主”企业引领作用、推动政策和项目招引落地见效的又一具体行动。

88家“链主”企业是青岛产业发展聚链成群的关键“磁石”。座谈会上,市商务局对《“以商招商”及社会化招商支持政策及实施细则》进行了详细解读,招商银行青岛分行介绍了产业供应链金融产品开发情况。在按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分组进行的座谈环节,“链主”企业代表畅谈当前产业链招商情况、困难问题、有关诉求和建议。青岛各重点产业链牵头部门、各区(市)商务(招商)部门也进一步向“链主”企业释放出共同成长、共享发展红利的满满诚意,并表示将积极对接,促进项目和政策落地。

今天的投资决定了未来的发展。把招商引资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拿出超常规的决心和力度,找方法、拼干劲、加速度,努力实现总量上突破、质量上提升、结构上优化,就一定能够为青岛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大动力。(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刘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