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长文创作季#

1月30日,《中国新闻周刊》发表了一篇“新农合参保人员下降背后”的本章,详细回顾了新农合政策出台的初衷以及历年来保费增加的情况,以及医药费用增加的情况,同时虚拟了几位参保农民的心路变化,核心的目标大概为2025年的新农合不要再继续上涨了,否则,缴费参保的人数会继续下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家医保局最近四年发布的《全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城乡居民医保(新农合后来被统一为城乡居民医保)的参保人数从2019年开始逐渐下降,2019年到2022年分别同比减少0.3%、0.8%、0.8%和2.5%。从更直观的数字看,2021年和2022年,参保人数分别为100866万人和98349万人,减少了2517万人。2023年最新的参保官方数据还未公布,2024年参保时间周期各地延长缴费时间不一,最长的延长到2024年6月30日。但无论如何如何延长,参保人数下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农合制度的推出有效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城乡居民医保制度的建立,则是为了进一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现城乡居民公平地享有基本医疗保险权益。2006年,新农合的个人缴费标准为每人每年10元,此后多次增长,2023年居民个人缴费标准为每人每年380元。从10元增长到380元,整整增长了38倍。医院的硬件设施越来越现代化,百姓的看病费用尽管有医保的报销,自费承担的部分也一样高速增长。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看不起病仍然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6年,新农合个人缴费10元,财政补贴20元。2010年新农合个人缴费60元,财政补贴120元。2023年个人缴费380元,财政补助640元。根据国家医保局于2023年12月公布的数据,2023年1~11月,城乡居民医保基金收入为8863.17亿元,城乡居民医保基金支出则达到了9204.06亿元。2023年前11个月,城乡居民医保基金已亏空340.89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会亏?这个问题特别值得拷问。
还有多少人在享受免费的公费医疗,消耗农民缴纳的医保资金,他们占用的金额是多少?
过度医疗与过度检查部分,既让农民多承担了医疗费用,又利用农民的名头套用了医保资金,这部分的金额又是多少?
各种药店、公立私立医院拉人头到医院住院套取医保资金的费用占比又有多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该由政府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却希望全部由农民来承担。9亿农民除了拥有土地的承包经营权之外,作为这个国家的最大的主人群体,他们还享有什么具体的福利?

国央企每年高额的经营利润为什么没有二次分配给农民作为他们的医保、教育方面的福利?而是逐渐通过股份改制慢慢的变得只有少数人可以享有这些大型企业的经营红利。某想的改制就是典型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农合的费用再继续涨,缴费的人自然会越来越少,这是必然。因为只希望农民缴纳更多的费用,却不在医院端解决医疗费用高,检查费用高,药品费用贵,自费比例高,医疗服务差等问题,但凡一个正常人都会做出清晰的选择。

至于将新农合的参保率作为基层官员的KPI考核的举措,乃至作为学校老师的非教学任务等,这些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措施。或者说都是耍流氓的措施。正如公立医院挂着公立的牌子干着私立的活,这样的医疗体制问题才是高层首先要从根上解决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农合医保,对农民来说,本来是一个福利。但不能变相变成向百姓集资的手段!农民缴纳380元,政府补贴640元,看上去似乎挺好,为什么农民不欢迎,这背后的逻辑并不仅仅是数字。如果能变通,个人缴纳380元,政府补贴640元,这两部分都实打实的落实到每个人的个人账户上,年底不清零,累计可用,或许这还会让更多农民感受到政府的诚意与用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使如此,都还要是从根上去解决医院的属性问题。公立医院必须要姓公,要承担为人民服务的基本的角色,而不是为人民币服务。公立医院的各项经营费用都需要政府兜底,同时让医院的医务人员专心看病,而不是想方设法从病人的口袋里掏钱。只有这样,配合医保的其它政策,才能让参加新农合的人有获得感,让更多的人愿意缴费参保。

各位友友认为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新农合##农民为何断交380元新农合##请问新农合医疗保险该不该交##70后##80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