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今年好像大家都不想考研了……那今年考研难度是不是也会降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今年考研,好像“降温”了

有同学说图书馆自习室的考研人好像没有那么多了,难道全民考研这场风已经过时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确实,今年的考研好像“降温”了:以前的图书馆都要抢,现在一大半都没坐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究其原因,小编认为可能是:

①备考前期,大佬还未出手

目前还处于备考初期,大家并没有完全投入备考状态,且对于应届生来说现在正是准备期末考的时间,二战的同学也忙着毕业答辩等事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②换个赛道,考公热兴起

在当前就业环境不确定性较大的情况下,大家并不能确定自己研究生毕业后是否能够找到满意的工作,相比之下,考公这条稳定的道路好像才是真正的“上岸”,所以部分同学加入考公大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③更多选择出现

前两年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出国而选择考研的同学有了更多的选择~

由此看上去考研人好像是少了,那么今年考研难度是不是也会下降?

真不一定,换句话说,其实不是人少了,而是“提纯”了。

2、看似减少,实则提纯

(1)弃考人数减少,实际参考人数增多

根据部分地区公布的参考人数来看,23弃考率确实较高。

比如西藏教育考试院公布弃考率达35%。上海公布部分院校的实际应考率达70%左右,上海交大的弃考率达3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24考研虽然各省市没有公布具体的弃考率,但根据研招网掌握的部分省市反馈情况,24考研弃考率明显下降。

也就说虽然报考人数减少了,但实际参考人数还是增多了。

(图源:研招网公众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研招网公众号)

(2)高数量变为高质量

院校提纯:更趋向于“研究”生

部分院校开始逐渐改进研究生选拔机制,更看重考生在解题过程中展现出的创造性和独到见解,而不仅仅是答案的正确性。

比如:不少同学反馈,南师大考试范围基本在大纲内,但如果按照答案照本宣科容易得分不高,需要多角度思考,加入自己的观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这几点变化也印证着院校更倾向于高质量人才

✅高校对于复试越来越重视了,部分院校复试权重上涨,直逼60%!

推免人数多:985/211院校推免比例越来越高是近年来考研的趋势!

部分高校的复录比也上涨,刷人较狠。如大连海事大学工商管理学等专业一志愿复录比高达5:1。

②考研人质量变高:复试线破四百

从24考研结果来看,大家考得很好,复试名单上清一色的400+,把复试线都给卷上去了,导致不少院校复试线已经突破400分大关。

既然考研开始提纯了,是不是意味着相比于24考研,25考研的难度只增不减?

可能性还是较大的,毕竟“水分”被甩干后,留下来的都是考研主力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不管如何,既然大家选择了考研,就一定要全力以赴!千万不能把上岸的希望押在“竞争对手减少或者不努力”,还没有进入备考状态的同学赶紧行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