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47年的春风中,徐小岩出生在一个满怀革命激情的家庭。他的父母都是坚定的革命战士,这样的血脉让徐小岩从小就被家族的英雄故事所包围。母亲经常在夜晚,点燃一盏油灯,给他讲述她在黄埔军校与赵一曼等英雄同学的革命岁月。

一次,他们一家观看了关于赵一曼的电影《赵一曼》。影片中,赵一曼坚毅的眼神和不屈的斗志深深地打动了徐小岩,而他的母亲在旁边眼含泪光,情感复杂。电影结束后,母亲把徐小岩拉到怀里,轻声说道:“这些英雄,曾是我亲如姐妹的战友,他们的故事,是我们永远的记忆。”

随着年岁的增长,徐小岩被送往八一小学深造。这所学校坐落在几十里外的一个小镇上,道路是未经修整的泥巴路,学习之路不仅遥远而且艰难。最初,父母和其他家长会轮流用汽车接送孩子们,学校外常停满了车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徐小岩的父亲很快意识到,这种便利可能会阻碍孩子们自立的精神。在一次家长会上,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我们的孩子应该学会自立。让他们步行上学,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坚韧性。”尽管这个提议一开始遭到了一些反对,但最终还是被大多数家长接受。

从此,徐小岩便与几个同学结伴而行,他们一起跋涉在泥泞的道路上,分享着彼此的梦想与忧愁。这段经历,不仅锻炼了徐小岩的体魄,更深深植入了自强不息的精神。

每当夕阳西下,泥路上回家的孩子们的背影,成为了那个时代最动人的风景线。这种生活的磨砺,让徐小岩逐渐形成了坚定的人生观和独立的个性,这些都是他日后面对挑战时所依赖的力量。

在那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徐小岩的成长伴随着国家的重建与进步。一天黄昏,他的父亲徐向前在老家的炕头上,与年轻的徐小岩促膝长谈。他们讨论的话题围绕着祖国的未来,尤其是科研在国家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向前深知科学技术是国家强盛的基石,他经常对儿子说:“国家的明天需要你们这一代年轻人的努力,科研尤其重要。” 这种言传身教深深影响了徐小岩,激发了他对科学的兴趣。

在当时的经济体制下,物资虽然稀缺,但徐小岩每次攒下的零用钱都用来购买科普书籍。这些书籍成了他的宝贵财富,他常常夜以继日地阅读这些书籍,对科学的奥秘越发着迷。

与此同时,徐小岩的二姐徐鲁溪,也在科学的道路上走得更远。1967年,她从中国科技大学毕业,进入中国科学院攻读理论物理硕士研究生。徐鲁溪的才华和热情在科学界开始显现光芒,她的理想是成为一名科学家,将自己的青春献给祖国的科学事业。

徐小岩深受二姐的影响,两人常在夜深人静时分享对科学未来的看法和梦想。徐鲁溪给他讲述实验室的日常,而徐小岩则讲述自己从书本中学到的新知识。

1968年,正值青年徐小岩21岁之际,他从高中步入了人生的另一个重要阶段——参军。他选择了山东的石岛作为自己的服役地,这个决定让他避开了当时波涛汹涌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徐小岩在部队的四年,是他思考和成长的关键时期,他始终未放弃对科学的热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服役结束后,徐小岩抓住了改革开放带来的新机遇。他的背景和执着让他得以作为工农兵大学生被保送到清华大学学习计算机专业。在清华的四年,他以勤奋著称,深知科技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推手。

徐小岩的刻苦和坚持得到了回报。毕业后,他获得了前往加拿大新斯科舍技术大学继续深造的机会。在异国他乡,远离家乡和亲人,徐小岩更加坚定了要为国家服务的决心。他在学习中表现出格外的勤奋和决心,这源于他对父母长期以来的教诲和对国家的深厚感情。

在加拿大的留学生活中,徐小岩不仅专注于学术研究,还积极参与各种技术交流和文化活动,以此拓宽视野和提高实战能力。他的努力没有白费,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计算机专业的硕士学位。

徐小岩在加拿大深造归国后,凭借军人的背景与在计算机领域的高级学位,被选中加入了中国第二炮兵的一个秘密研究所。当时中国的计算机科技正处于起步阶段,而他和他的团队肩负起了开发国内首个汉字处理系统的重任。

在资料匮乏的环境中,徐小岩与团队成员几乎完全依靠翻译的外文文献来构建他们的系统。他们从基础的编程语言开始,逐步构建起汉字的编码和处理逻辑,经过无数次的测试和失败,最终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代汉字计算机。这一突破不仅为徐小岩赢得了科研界的认可,也标志着中国计算机技术的一大进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他在项目中的卓越贡献,徐小岩被提拔为总参谋部通讯部的部长。在这个职位上,他不仅关注技术的发展,还着眼于如何将这些技术应用于军事通讯和指挥中,大大提高了部队的操作效率和响应速度。

在个人生活方面,徐小岩也有了美满的发展。他与开国少将王英高的女儿王彦彦,在一次军事学术交流会上不期而遇。两人在共同的价值观和生活目标驱使下迅速走到了一起,最终步入婚姻的殿堂,建立了一个充满爱与和谐的家庭。

1994年,徐小岩在军中的杰出表现使他被晋升为少将。他的职业生涯继续向上攀升,在军队中的影响力逐渐增大。十一年后,他升任南京军区副司令,2006年进一步被任命为总装备部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并在同年晋升为中将。

徐小岩的事业和家庭生活的成功,成为了他人生的两大支柱。无论是在科技研发上的贡献,还是在提升军队现代化程度方面,他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成为了他时代的一个杰出代表。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