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幸生而为人

更有幸能听闻佛法

便能逐渐学会

从烦恼欲望的根本上断绝厄运的源头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

第一步,便可以从“口头禅”开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佛教中的口头禅

“口头禅”最早用来指代那些不真实修持,却总喜欢从口头上下功夫的修行者。现在常被用于指代一个人有意或无意间时常用的话语。

其实,不论是出世还是入世意义上的口头禅,都直接影响我们的祸福运势,即佛教所说的果报。

佛教认为,我们现世的福祸,便是为自己过去、以及现在的种种行为、思想与话语所造成的结果买单,而其中近半数便与“说话”息息相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花言巧语,戏谑讥讽(绮语)

“绮语”在如今生活中最为常见,网上“土味情话”、网络上的“键盘侠”等等凡是能引生贪嗔痴的无稽之谈,都是绮语。

就像标题党爱写“孩子生死未卜,她父亲竟早早就回了老家,完全不管了”等等吸睛标题,这类语言不仅伤害了当事人,也让发言者在内心壮大了不好的习气,招致苦报。

欺瞒他人,虚假不实(妄语)

妄语”,就是言而无信或是撒谎骗人,就像有些人分明未悟,却对外谎称已经证悟,以此骗取名闻利养。

搬弄是非,离间他人(两舌)

“两舌”,即搬弄是非,在背后说人坏话,离间他人。

脏话骂人,恶从口生

“恶口”,也是生活中较为常见的“说脏话”,这是非常有损福报的一种“口头禅”。

如果换个思路,用“谢谢你、对不起、恭喜你、没关系、别担心、我理解……”来代替常挂在嘴边的“烦死了、累死了、真讨厌”的口头禅,倒确实能够修口业、结善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转祸为福的法门

正是因为累劫以来的生命惯性,我们常常会刹不住心内的贪嗔痴,不断在开口造恶的歧路上,走向造业受报的死路,如此循环往复,痛苦不堪。

佛教有一个名词叫“爱语”,意思是指慈爱的语言、态度与表情。因为众生都有我执,皆希望别人对自己是赞叹、鼓励与肯定。而爱语,便是因应众生的心,令众生闻言心生欢喜,充满信心、希望。对于我们来说,便可以从一句佛号、一句感恩开始。

只要内心怀着慈悲、柔软,对人真诚关心,所表现出来的任何一个动作、表情,哪怕一句话都没有,都会让人感觉到非常的温暖,这就是爱语的力量,也是我们转祸为福,积累资粮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