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首发于RNZ中文,根据授权转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标题:关于死亡的那些事,葬礼也可DIY

注:本文涉及内容,可能会引起部分读者不适。此外,本文语言为了便于理解而进行了简化,如与相关法律存在出入,应以法律为准。

人的一生,无论是历经惊涛骇浪,还是过得平淡安稳,都终有走向死亡的一刻。那么在新西兰,亲友过世时需要联系哪些官方机构、有什么丧葬方式可供选择、有哪些注意事项、人们可否自己提前安排后事,以及政府是否可以提供一定的经济支持?本文将对相关问题进行解答。

有人去世时,首先应该联系谁?

有人过世时,应该尽快联系有关人员和部门。具体联系什么政府部门,取决于此人出于何种原因过世。此外,还应尽快通知死者的家人、朋友和雇主。

如果有人在医院、临终关怀医院或者养老院去世,应该联系医疗或者养老院工作人员。之后工作人员会联系医生,再由医生确定死者死因。如果死因明确且属于自然原因,医生就可以开具一份 "死亡原因医学证明"(Medical Certificate of Cause of Death)。有了这份证明,个人或丧葬承办人(funeral director)才能对死者进行埋葬或火化。如果死因不明,需要进行进一步调查,医生则需要向验尸官报告死亡情况。

如果有人在家中死亡,但是在预料之外,则需要拨打111呼叫救护车或警察;如果死亡在预料之中,则需要联系死者的医生。医生在确定死因后,会出具一份医学证明,此后,亲属可以继续处理后事。如果死因不明,医生会联系验尸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Photo: RNZ / Michelle Tiang

如果有人意外死亡,则需要联系救护车和警察。同样地,如果医生能够确定死者出于自然原因而死亡,则会出具医学证明;否则,警察会联系验尸官,由验尸官确认死者身份和死因。

如果有人在海外死亡,需要联系最近的新西兰大使馆或者外交贸易部(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and Trade)办公室。对于将骨灰带回新西兰,海关没有特别限制;但是如果需要把遗体带回新西兰,则需要遵守政府规定,具体可与丧葬承办人联系。将遗体送出新西兰也是一样。

谁可以安排丧葬?

人们可以找丧葬承办人来帮忙处理后事,也可以根据规定自行为过世的亲友进行安排,甚至可以提前安排自己的葬礼

丧葬承办人可以帮助处理一切,但当事人也可以选择自行处理一些事务。大部分丧葬承办人的服务主要包括与医院和政府有关部门联系、对死亡进行登记、遗体运输、与死者亲属见面讨论需求、护理遗体(包括防腐和冷藏)和策划葬礼等。

在新西兰,任何人都可以作为丧葬承办人。所以,在挑选丧葬承办人之前,最好对其资质进行确认,比如他们是否属于新西兰殡葬承办人协会(Funeral Directors Association of NZ,简称FDANZ)或新西兰独立殡仪馆(NZ Independent Funeral Homes,简称NZIFH)的成员,因为这些组织的成员往往遵守一定的职业标准和规定。

奥克兰北岸墓园的一角。Photo: RNZ / Yiting Lin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奥克兰北岸墓园的一角。Photo: RNZ / Yiting Lin

如果选择自行安排丧葬事宜,并准备对遗体进行火化,则必须向火葬场提交一些表格,包括执业医师证书(Certificate of Medical Practitioner,由医生或护士签署)、火化许可(Permission to Cremate,由医学审判员签署),以及火化申请(Application for Cremation,由火化申请者签署),具体细节可联系当地火葬场。

如果需要对遗体进行转移,遗体的负责人需要签署一份遗体责任转移表(Transfer of charge of body)。丧葬承办人或其他负责人应该持有这个表格,以此证明处理遗体的责任已被合理转移。

如果选择丧葬承办人的服务,他们会帮忙在出生、死亡和婚姻登记处(Births, Deaths and Marriages, 简称BDM)登记,但是如果选择自行操办葬礼,则需要操办人在土葬或火葬后3个工作日内在该机构登记。

另外,人们也可以提前对自己的葬礼进行安排,与丧葬公司或者亲友提前进行商议,确定在自己过世后具体事项由谁来处理。

有人还会选择发布讣告或葬礼通知。值得指出的是,除丧葬承办人以外,在没有证明(比如医学证明)的情况下,新闻报纸一般不会发布死亡通知。

丧葬有哪些形式可以选择?

在新西兰,丧葬主要有土葬、火葬、海葬和遗体捐献这4种形式。不过,据奥克兰唐人殡仪馆负责人Carina Zhong介绍,树葬和水葬等新兴的丧葬方式也开始在新西兰出现。

奥克兰市议会网站的信息显示,新西兰每年有超过3万人死亡,其中70%选择火葬。

土葬和火葬必须在法律允许的地区进行,关于土葬、火化和墓地,可以联系地区议会了解具体规定。

有些地区议会对扬洒骨灰和骨灰的安放有特殊规定,所以在扬洒骨灰前最好与当地议会取得联系,有时候还需要得到当地毛利部落的许可。一般来说,在墓地扬洒骨灰需要得到许可,也可能需要一定的费用。

如果海葬,则需联系卫生部(Ministry of Health)或新西兰海事管理局(Maritime New Zealand)了解有关法律要求和安全预防措施。

如果遗体需要被送出新西兰进行土葬或火化,需要向出生、死亡和婚姻登记处提供一份"死亡登记通知书" (Notification of death for registration,BDM28)。

如果想将进行遗体捐献(包括器官捐献)或者作为医疗教学或研究,还必须向死亡登记处提供一份 "死亡登记通知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奥克兰唐人殡仪馆负责人 Carina Zhong。Photo: RNZ / Yiting Lin

Zhong表示,一般来说,土葬的成本比火葬更高。同时,为了环保,一些比较新颖的丧葬方式也开始在新西兰出现,比如树葬是将逝者的骨灰埋在树下,不立碑刻字,让逝者与自然融为一体;水葬则是用化学物品将遗体溶解,留下的骨骸则磨成粉末交给家属。

"每个行业都会根据社会的各方面,包括科技的进步而做改变,"Zhong说。

殡仪馆一般都有多种棺材和骨灰瓮供人们选择;墓地的选择,则可以前往各市议会网站查看。

如何计划告别仪式?

在对遗体进行埋葬,或者对骨灰进行处理之前,很多人都会选择举办一个仪式来与逝者进行告别。

同样的,人们既可以选择与丧葬承办人进行沟通,安排离世亲友的葬礼,也可以选择自行操办。

如前文所述,人们还可以提前对自己的葬礼进行安排,比如提前与亲友讨论自己的愿望,或者与丧葬承办人联系,沟通想法。甚至可以撰写一份愿望清单,留给亲友作为依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奥克兰北岸墓园。Photo: RNZ / Yiting Lin

Zhong介绍说,近来,一种被称作"人生告别会"(Living Funeral)的葬礼形式也开始流行,即人们在自己还在世的时候举办葬礼,与亲朋好友道别。

"这有点像葬礼彩排,也更像是一场告别聚会,临走的人在最后阶段,用自己选择的方式来做告别。等这个人真的去世之后,因为一切已经都安排好了,后续的执行会很简单,"Zhong说。

她说,这种比较新颖的做法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对逝者或身边人来说,都有益处。

如果无力承担葬礼费用,是否可以寻求帮助?

如果有经济能力,人们可以提前为自己的葬礼付费,这也可以通过人生保险或者健康保险进行支付。

另外,如果满足一定的条件,人们还可以向工作与收入局(Work and Income)或意外伤害赔偿局 (Accident Compensation Corporation,简称ACC)申请丧葬费用补贴。

如果逝者本人没有财产、资产或亲人,一般情况下,逝者本地的一名丧葬承办人会向工作与收入局申请资助,用作逝者的丧葬费。人们可以提前与自己本地的丧葬承办人进行联系,这样在自己过世以后,承办人就无需花费更多时间来寻找相关信息,而可以直接提出补贴申请。

另外,人们也可以通过众筹网站,为自己的葬礼发起筹款。

遗产安排和面对悲伤

一个人离世之后,其遗产将按照遗嘱和相关法律进行安排。

因事故或在犯罪事件中失去亲友的人,还可以寻求各种心理支持。

结语

Zhong说,她的工作经常会触动她对生活的思考。

"它经常会教我怎么样更好的去生活。虽然是一个与死亡相关的行业,但是它更加触动的是我们对生的思考," Zhong说。

"我们在葬礼中通常会听到悼词,讲述形形色色的人生,我们在很浓缩的时间内听到对人生的一些反思,从逝者本身的人生阅历和身边人的感受去感受,让我们去想怎么样活是更有意义的,怎么样活是可以带给身边人、带给社会更多美好影响的,有哪些可能会是遗憾,我们怎么去学习或者改进我们自己。"

她说,新西兰尊重生命,各个地方政府都在每个大区域提供了公墓,价格合理、风景优美,后续的墓园管理也非常完善。

"很多墓园环境很美,有时候我们带客人去,都会减轻他们对死亡的恐惧……但是新西兰这边的墓园有着非常人性化的设计。所以一些家庭去到那里,可以更帮助他们接受死亡。"

https://www.rnz.co.nz/news/chinese/516446/di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