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风暴眼》出品

文|不语

爆料投诉邮箱:all_cj@ifeng.com

这是一个日系车占绝对优势的市场,却愣是被中国车企撕开了一个口子。

01 杀疯了

“在泰国2023年的新车销售市场,中国车企的份额达到11%,相比上年增至2.2倍,日本车的市场份额跌破八成,正在受到冲击。”日本媒体在最近一则报道中流露出深深的忧虑。

事实上,变化并非一蹴而就。自2022年下半年起,中日两国车企在泰国市场上已经展开了一场虽无硝烟但却异常激烈的战争。

这场战争的胜负不仅关系到泰国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更会对东南亚和大洋洲市场产生深远影响。泰国是全球第十大汽车制造国,2023年汽车产量184万辆,一多半用于出口,大洋洲是其主要出口地。

作为后入局的中国车企率先展开了攻势,比亚迪、哪吒、上汽、长城等厂商直接在泰国投资建厂。这样做的目的很明确,把汽车的价格降下来。按照泰国现行政策,在本土建厂的电动车企,每辆车最高可获得15万泰铢补贴,商品税也从原来的8%降至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成本降下来后,自然就有了降价空间。2021年进入泰国市场的长城汽车,宣布在泰国建厂后,就直接下调了3款纯电动汽车的价格,最低价格约为83万泰铢,比原来便宜16%。

但要打开市场,光建厂是不够的,还要在当地有可靠的销售网络。中国车企瞄准的正是日系车原有的合作伙伴。日产汽车在泰国合作了六十多年的暹罗汽车,就成了比亚迪在当地的经销商。

对于这种转变,暹罗汽车公司副总裁塞巴斯蒂安·杜皮在接受采访时透露:“电动汽车将成为汽车产业伟大的增长源泉!眼前EV市场正在不断扩大,我们也想在这股潮流中分一杯羹。”

而后起之秀哪吒汽车的经销商也多是日系车的代理商。

再加上,泰国政府为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提供每辆最高10万泰铢的购车补贴,中国的新能源车企们迅速打开了当地市场。

2023年,中国车企在泰国电动车市场的份额高达约80%,而日系车份额仅占1%。此外,在泰国最畅销的十大电动汽车中,除了特斯拉的Model 3和Model Y,其余位置均被中国品牌占据。

眼看着中国车企不断蚕食市场份额,日本车企也开始了反击。

他们的第一招便是降价。从2023年下半年,丰田等日系车企提供降价、0%贷款利率等促销手段来吸引消费者。 此前,这些车企在泰国很少降价销售。

第二招就更狠了,发动当地关系网给中国车企施压。在2023年泰国车展上发生了一件引人注目的事件。车展期间,除了展示汽车外,销量排行榜也备受关注。以往丰田总是稳居榜首,然而在一次车展接近尾声时,一家中国车企意外获得了一笔数百辆汽车的集体采购订单,这使得其销量有望超越丰田。然而,组织方却拒绝计入这笔订单,坚持让丰田保持榜首位置。

甚至有消息称,有日系车企还向当地政府投诉中国电动车在泰价格过低,呼吁泰国设电动车最低限价,以保护泰国日系燃油车。

在泰国深耕数十年,日系车不想输掉这场战争。

02 日系车的后院

在国外问答平台上,有网友好奇地提问:“泰国街头99%的车辆都是日系品牌吗?”一位用户回答到:“并非99%,实际上大约是85%”。

这个数字,虽然略低于网友的猜测,但依然令人惊讶。

这个高比例背后,是日系车与泰国之间长达数十年的深厚渊源。这段历史可以追溯到1962年,当时泰国暹罗汽车公司与日产汽车携手,共同创建了“暹罗汽车&日产有限公司”。同年,丰田也不甘落后,迅速在泰国成立了合资公司并建厂生产

此后,本田、五十铃等知名品牌也纷纷进驻泰国,将这个东南亚国家变成了他们的重要海外生产基地。至今,日本车企在泰国已经建立了整整15家整车和零部件生产工厂,还在不断增长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为关键的是,经过数十年的积累,日系车在当地根基深厚。除了生产制造外,他们早已深入到供应链、物流、市场情报和金融等多个领域,构建了一个全方位的商业体系和服务能力

像住友、三井等有日系车背景的大型商社在泰国深耕多年,它们通过基层推广和广告,为日本汽车宣传的同时,也可以收集竞争对手的情报。甚至,日本车企还能影响到泰国制定汽车法规、标准和政策。

而日系车的服务网络遍布泰国,能快速提供维修、保养等服务。

巨大的投入,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市场研究公司Marketline的数据显示,2022年泰国本土销量前十的汽车品牌中,日系品牌就占据了八个席位。尤其是丰田,在泰国市场的占有率甚至超过了三分之一,深受泰国消费者的喜爱,被誉为“国民车”,当地甚至还有“闭眼买丰田”的说法。

可以说,泰国更像是日本车企的“后院”。丰田章男更是不止一次地表达对泰国市场的热衷与喜爱,甚至在公开场合表示如果不是工作原因需要留在日本办公,泰国就是他的第二故乡。

若在这样一个主场节节败退,其影响力决不限于泰国,将对日本车企的全球影响力造成重大冲击。这不仅关乎市场份额,更关乎日本车企在全球市场的品牌地位和长期战略。

这是一场日本企业不想输,也输不起的战争。但奇怪的是,面对电动车市场的迅猛崛起,日本车企似乎并不急着布局,反倒是泰国政府急了。

03 中国车企只是鲶鱼?

自2008年起,泰国就怀揣着雄心壮志,立志成为“东方底特律”,致力于构建一个完整的汽车产业链条。

但电动车市场发展得如火如荼,日本车企却迟迟未有积极动作。2018年,中国和泰国签署了一份自由贸易协定,协议约定中国电车出口到泰国零关税。但耐人寻味的是,日车电动车如果要出口到泰国的话,关税要20%。意图很明显,让日本车企到泰国建电动车厂。

但日本车企依旧不为所动。2023年12月,泰国总理访日时直接发出严厉警告,“日本汽车公司应该赶快来泰国生产电动汽车,如果不来日本,就会被淘汰”。

此后,日本汽车制造商——丰田、本田、五十铃和三菱汽车公司才宣布,已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共同在泰国投资4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307亿元),旨在推动泰国当地电动汽车制造业的发展。

但按照泰国政府的说法,这四家公司中至少有一家会在未来两到三年内才能开始在泰国生产电动汽车。“至少一家”、“两到三年内”,语焉不详的背后,是日本车企并不看好纯电动汽车。

丰田的掌门人丰田章男多次反对禁售燃油车,甚至宣称电动汽车是“低级产品”,不算新能源,并表示要抵制到底。在他看来,汽车制造商应该继续投资混合动力汽车,而不是全力投入电动汽车。

但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增长已是不容置疑的现实。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接近1400万辆,占总销量的18%,这一比例在2022年为14%。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增至近1700万辆 占汽车总销量20%以上。

赛道的转换,泰国也丝毫不掩饰其野心,泰国投资委员会(BOI)的纳里特部长对媒体说,“即使我们想成为这个地区最大的EV生产基地,但也知道仅仅构建EV的组装产业是远远不行的。我们有必要加强构建整个电动汽车的生态系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泰国政府已制定规划,旨在到2030年使电动车占其汽车总产量的30%。面对其传统合作伙伴的迟缓反应,泰国急需新的活力来激发搅动本国汽车产业市场。在这时,中国的车企进入了他们的视线。

但对中国车企来说,显然不想只做鲶鱼。泰国与中国地理位置相近,市场规模庞大,这使得泰国成为了中国车企试水国际市场的理想之地,更是他们进军全球市场的有力跳板。简而言之,中国车企要的是星辰大海。

但泰国纯电动车市场刚起步,现阶段中系车虽取得了阶段性成绩,但随着越来越多车企的加入,能否持续保持领先还很难说。而且与深耕当地数十年的日系车相比,入局不长的中国车企,想在在泰国建立稳固根基,还面临各种复杂的挑战。

尽管未来还难以预料,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泰国这片看似稳固的日系车王国中,一股新的风暴正在酝酿。无数的商业案例告诉我们,没有哪家企业能够逆潮流而行。

参靠资料:财经十一人:《中日车企对战泰国》

中国新闻周刊:《中日汽车之战,爆发在泰国?》

华尔街见闻:《中国车企,“端了”日本车企的“老窝”》

中国汽车报:《叫板中国?日本四大车企将赴泰投资逾30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