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景圣

在十四日晚,民进党党团举办了一场由51位民意代表参与的集会。此次集会的东道主是台湾地区民进党的主席兼地区领导人当选者赖清德。这次晚宴的主旨,简而言之,是强调团结作战的重要性。其目标是鼓励未来51位民进党的民意代表转变策略,由守转攻,并在攻守两端都展现出色。同时,民进党也期望与未来的行政团队建立紧密的联系,协同作战,以加强双方的沟通与合作。我们一起分析关于这次晚宴是否对民进党未来具有助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14日,民进党党团经过精心筹备,举办了一场意义深远的晚宴。晚宴的举办时间,是赖清德幕僚与党团干事长吴思瑶等人经过深思熟虑后确定的。当晚,赖清德作为台湾地区民进党的主席兼地区领导人当选者,率领着他的“阁揆”团队及重要幕僚,邀请了51位民进党籍民意代表共襄盛举。除了这些民意代表,晚宴上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党团办公室的成员。尽管他们没有民意代表的身份,但他们在民进党内部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他们的参与也为晚宴增添了更多的深度与广度。

晚宴的讨论内容主要围绕四个核心议题展开。首先是如何应对当前“朝小野大”的政治格局,民进党面临着来自在野党的挑战,需要寻找有效的应对策略。其次,针对未来国民党、民众党可能强行通过的法案,民进党需要明确自身立场,并制定应对策略。第三,民进党需要强化自身的论述能力,特别是在一些关键议题上,如核能与绿能发电等,需要有明确的观点和立场。最后,晚宴强调了团结一致的重要性,民进党需要改变过去被动挨打的局面,主动出击,反守为攻。整个晚宴持续了近三个小时,讨论氛围热烈而深入。从这四个方面可以看出,民进党对于改变“朝小野大”的格局有着清晰的认知和坚定的决心。他们明白,妥协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只有坚定立场、主动出击,才能赢得最后的胜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个焦点议题是关于“复议案”的问题,这一议题对民进党未来的策略具有重大意义。随着国民党计划在5月17日强行通过所谓的台湾地区议会“五项改革方案”,民进党面临了巨大的挑战。一旦该方案获得通过,民意代表的职权行使权力将得到显著扩大,这将直接影响到民进党在台湾地区政治格局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在这种背景下,民进党是否应该提出“复议案”成为此次会议的重要讨论内容。卓荣泰作为民进党的重要人物,他的出席也凸显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在讨论中,民进党主要聚焦于如何在可能的“复议案”中采取有效策略,以及如何应对国民党可能采取的反击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民进党在讨论中积极探讨攻防策略,但并未涉及如何与在野党合作、争取在野党支持或实现团结等议题。这种讨论方式反映了民进党在当前政治环境下的坚定立场和自信态度,但同时也透露出其对于朝野和解的悲观预期。因此,可以预见,在未来的政治斗争中,民进党将更加注重内部团结和策略应对,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赖清德此次宴请民进党的51位民意代表,其目的在于提振他们的士气。在过去的一百天里,民进党在议会的15项动议中均遭遇挫败,导致党内情绪低落。赖清德希望借助这次宴会,激励这些民意代表在未来的议会斗争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民进党提出的目标是在每次提出的动议中,即所谓的“战役”中,都展现出100%的战斗力,确保斗争过程中不输。尽管在最终的表决中可能会输掉投票,但他们强调在斗争过程中要展现出赢得胜利的决心和态度。

这种理念在表面上看来有些矛盾,但它实则体现了民进党在当前政治环境下坚持斗争的坚定决心。作为立法机构的少数派,民进党在未来的执政过程中将面临诸多挑战。无论是提出预算提案还是其他动议,都可能在立法机构中受到裁剪或否定。特别是卓荣泰所领导的新“内阁”,由于大量启用新人,仅保留少数老成员,这使得未来的执政难度进一步增加。因此,我们将拭目以待,观察民进党如何应对这些挑战,为台湾地区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的措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赖清德的个性展现出一种强烈的强制力。从他坚持“赖皮寮”的合法性(尽管明显不合法)却至今不肯认错,到在铁路拆迁问题上不顾多方反对坚持己见,再到选举期间对多项事务的坚定不妥协态度,即使幕僚劝谏也未能动摇他的决心,这一系列事件均突显出他的性格特质。赖清德对于个人选举结果的极度重视,甚至不惜牺牲民进党民意代表的席次来确保自己的地位。他明确表示,将坚持自己的立场到底。基于这些观察,我认为朝野之间的和谐、合作或和谈的可能性都较小,这将是国民党与民众党不得不面对的严峻难题。

基于性格对个体命运的深远影响,我们预测赖清德在接下来的四年执政期内,其执政道路或将充满挑战与曲折。对于未来的具体走向,尚需综合考量内外环境、政策选择以及民意支持等多重因素。因此,我们将以审慎的态度,密切关注并评估赖清德执政期间的表现,以期获得更准确的判断。

版权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本文文字内容未经授权严禁非法转载,如需转载或引用必须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