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俄话事人来到咱们这儿访问,在演讲过程中,他说话很快,压根没给翻译人员留下翻译的时间。估计翻译人员都懵了:老大,你当这是回自家呢?

结果俄话事人坦言:不好意思,我来中国,就好像回家一样,所以没给翻译人员留时间,我以为大家都能听得懂俄语呢。

这事儿就值得玩味了,来中国就好像回家一样是怎么回事呢?难道他曾经在中国待过,对这里有感情吗?不过提到俄语的事情,倒是让人联想到了中国人学俄语的一些往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最早建立官办俄语学校的地方,应该在新疆和东北

俄国和中国,在近代打交道的次数那就太多了。主要是咱们被他们摁在地上打交道,那感觉估计不太好,毕竟没事儿就被割肉,这谁扛得住啊。

近代最早是在1847年的时候,那时候沙俄已经不断派人翻越外兴安岭,非法进入我国境内的外兴安岭。到了1858年,沙俄通过《瑷珲条约》,夺走了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从这个时候开始,中国近代就跟俄国扯上了不清不楚的关系。此后和沙俄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实在是太多,自然是对俄语人才的要求也就跟着增多了。

1860年的《中俄北京条约》,沙俄将外东北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都给割走了。1864年,沙俄又通过《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走了44万平方公里的外西北。到了1881年,双方又签订《中俄伊犁条约》,沙俄再次割走外西北7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这些不平等条约当中,还有大量子条约,如果清朝没有懂俄语的专业人员,那这活儿就很难办了,极有可能会被俄国人给耍了。毕竟俄国人在条约的角落里,一般都会留下一行小字:如果有分歧,最终解释权归俄国所有。

为了以防此后还要签订大量条约,清朝在新疆和东北,陆续开办了一些俄语学校,打算系统性地培养一批俄语专业人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87年,也就是《中俄续勘喀什噶尔界约》签订后的第三年,新疆方面表示压力山大。为啥呢?因为《中俄伊犁条约》签订以后,新疆地区已经有了伊犁、喀什、塔城、吐鲁番等地的沙俄领事,整个西北又增设了肃州、库伦等地的俄领事。

此外,俄国人在新疆做生意的免税区,也扩大到了伊犁、塔城、喀什、乌鲁木齐等天山南北各地。

这么一来,大批量的沙俄官员和民间商贸人员涌入了新疆。如果没有足够的俄语人才,压根应付不过来啊。为此新疆巡抚刘襄勤特地向清廷申请,按照京师同文馆的模式,在1887年设立新疆俄文馆,专门用来培养俄语人才。1908年后,改名为中俄专门学堂。

东北这边情况稍微有点区别。

1884年吴大澂带人去东北吉林边境勘察,发现俄国人在条约划定的界限的基础上,又非法向前推进,抢占了我国大片领土。

为此,吴大澂与俄国人据理力争,拿出条约一点点对照,最终为清朝挽回了不少领土。这个时候东北方面也意识到了俄语人才的重要性,因此1887年,吉林将军希元特地向清廷申请,同样按照京师同文馆的模式,在珲春建立了珲春俄文书院,负责培养东北的俄语翻译人才。后来规模扩大以后,该书院在1897年就搬到了吉林市。

这两个书院,算是比较早的专门学习俄语的官办学校了。至于刚才一直提到的京师同文馆,是1861年的时候,洋务派领头人恭亲王奕䜣亲自操办的一个外语学习学校,这似乎也能标志中国近代洋务运动的开端。1863年,该同文馆中就设立了俄语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世纪五十年代,俄语成了热门语种

到了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结束以后,清朝和沙俄一度进入了蜜月期。为啥呢?因为日本当时一直要求清廷割让辽东半岛,而沙俄与德国、法国一起,帮着清廷用3000万两白银,赎回了辽东半岛。

从此以后,以李中堂为首的一帮高层,便彻底倒向了沙俄,成为了朝中正儿八经的亲俄派。这些人把沙俄当成了最大的靠山,似乎只有沙俄才能帮助清朝对付日本。

他们是真的没有吸取历史教训啊,从1858年到1881年,沙俄割走了清朝15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才过去十几年时间,他们就给忘了。不算忘吧,应该是选择性失忆。

结果让他们没想到的是,沙俄蚕食清朝的计划也在一步步进行当中。你把他当盟友,拼命往上凑,他把你当韭菜,使劲儿想办法薅。

1896年开始,沙俄要求在东北修铁路,修铁路的同时,沙俄也开始把一系列民用机构、建筑安置到了东北境内。比如说俄语学校、俄国的教堂、俄国的银行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尤其是俄语学校,一下子就带动了学习俄语的大环境。毕竟修铁路的工程师、护路军队包括一些后勤人员、商贸人员,全都是俄国人。中国人想要和他们打交道,就得学俄语。

到了1900年,沙俄直接吃掉了整个东北。这个时候东北的俄语学校就更多了。不过伴随着1905年沙俄在日俄战争中打了败仗,东北学习俄语的风潮,一下子就消散了。毕竟沙俄的军队退了出去,他们在东北的影响力,远没有过去那么大了。

此后40年时间里,中国学习俄语的氛围一直都很一般,毕竟沙俄包括苏联,当时对咱们的影响都很一般。

一直到1949年以后,中苏进入了蜜月期,再次掀起了一股学习俄语的浪潮。

1949年到1951年这段时间,我国先后建立了12所专门学习俄语的专科学校,在校生达到了5千多人。除此以外,全国50多所高校中,都设立了俄语学校。

由于东北深受苏联的影响,因此当时东北所有的中学基本都开设了俄语课。那时候俄语在中华大地上可不是什么小语种,谁学习俄语,那代表的就是光荣。反而是如今到处都学的英语,在那个年代是正儿八经的冷门小语种,压根不受重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俄语逐步成了鸡肋

从1960年开始,中苏蜜月期结束了,这个时候学习俄语的热潮其实还没有消退。毕竟一切都需要时间来慢慢沉淀。

比如说1964年的时候,中学生学习外语的总人数当中,学习俄语的人数,依旧达到了67%左右。高校外语专业当中,学习俄语的人数,也还占到了46%左右,其他所有外国语种的学习人员只占了54%。可以说,俄语依旧占据着当时中国外语学习的半壁江山。

1966年以后,情况出现了巨大的变化,过去学俄语是一种光荣,但伴随着中苏之间的关系,逐渐恶化,学俄语反倒成了一种错误,不少人在此期间遭到了不公平的对待。

因此,大量俄语人才,无论老师还是学生,纷纷开始改行。俄语人才一下子就出现了断层,到了1971年,全国学俄语的人数,已经不足1千人。

1979年以后,外语教育工作复苏,不过属于俄语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伴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英语成为了中学、大学课堂中必不可少的一门课。而俄语,在此后的数十年里,一直都是不冷不热的状态,和其他小语种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会不会重新掀起一股俄语风

新时代,伴随着合作深入,俄语会不会重新霸榜咱们这儿呢?会不会取代英语的地位,再次成为大中学校的必修课呢?我认为基本没可能。当然了,或许会因为贸易增加,所以出现一些学俄语的培训机构。

过去之所以出现俄语热,那是因为我们当年百废待兴,各方面落后于苏联,需要向苏联学习很多知识。1960年以后,人家不肯教了,直接撤走了所有援助专家后,俄语热才慢慢冷下来。

而现在,我们在各方面已经远胜这位北方的邻居了,在他们身上实在是不知道能学到啥,为啥还要铺天盖地地学习俄语呢?这可不是关系好坏所能决定的,而是供求关系决定的,你实在没啥值得我学习了,那我还学个球啊。关于这一点你是否也同意呢?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