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从地球看过去,露在月球南部的山区肢体,就是艾特肯盆地的外缘。艾特肯盆地是月球上最大的环形山,也是整个太阳系最大的,最古老的。它位于月球的背面,接近南极的地方,直径约2,240公里,深13公里。

21世纪,人类加快了月球探索的步伐,多国多批次探测器陆续登场,越来越多的月球秘密被一一揭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艾特肯盆地下隐藏着什么

2019年1月3日,我国嫦娥四号首次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月球背面登陆,位置就在艾特肯盆地的冯·卡门陨石坑。

艾特肯盆地形成于42亿年前,岩石成分非常古老,此前,探测器绕月飞行,经过艾特肯盆地时常会发现磁场异常。嫦娥4号探测分析表明,艾特肯盆地中存在浓度很高的铁、钍、钛等金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NASA的圣杯号月球探测器,也进一步证实了这个盆地的异常现象。圣杯号通过测量月球的重力分布,在艾特肯盆地发现一个引力巨大的金属块区域,科学家通过估算分析,该金属块在月球地下300公里的地方,范围可达5万平方公里,质量估计至少2100万吨。

在艾特肯盆地附近建立月球基地,对于理解月球的地质结构,寻找潜在的水冰资源分布,后续的资源开发和科研活动等都有重要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艾特肯盆地月球溶洞被发现

熔岩管洞穴在地球随处可见,它几乎在所有的玄武岩火山区均有分布,规模大小不一,较为著名的有夏威夷火山区,我国境内的镜泊湖火山区、海口火山区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月球,溶洞也被大量发现,迄今为止,在月球表面发现了300多个洞穴。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区域,发现了众多潜在的大型地下洞穴。

月球矿物制图仪数据,曾揭示了一些可能的洞穴入口,这些洞穴被认为是过去熔岩管冷却后顶部塌陷形成的,为在月球建立基地提供了极具吸引力的候选地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月球“溶洞计划”

哈工大提出的“月球溶洞计划”,是一个极富前瞻性、创新性的太空探索项目。

首先,熔岩管足够宽敞。熔岩管深度在月表数十米之下,宽度数十至数百米,延伸长数百数千米不等,其顶部岩层承载能力满足工程建设需求,甚至可以用来建设城池。洞内温度环境相对稳定,相比月表300℃的温差,温度稳定在-20℃~30℃之间,这给月球基地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熔岩管顶部具有较厚的玄武岩和月壤层,可以提供一定的遮蔽作用,超过6米厚的月壤降低宇宙射线强度至极小的剂量,顶层也可以抵挡陨石和微陨石的撞击,阻挡月尘和溅射物,进而减少对人和设备的伤害。

另外,溶洞内富含水的可能性,比在月球表面大得多,因此,科学家们认为,熔岩管洞穴是天然的月球基地屏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月球基地的主动监测防御

月球基地除了选址和溶洞的天然防御,人类也会建立一整套的地外行星防御系统,以便及时发现并跟踪接近的太空碎片和陨石,从而启动紧急避险程序。

这套系统包括传感器和雷达,地球上的观测站和月球轨道上的卫星网络,共同构成一个早期预警系统,利用激光武器和卫星导弹来偏转或摧毁靠近的危险天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2016年南华早报道称,我国委托一批科学家研究在月球上修建雷达站的可行性,并已经得到1600万元人民币的启动资金。

科学家称,这个项目或包括在月球上修建航天员的住处以及一种至少50米高的大型雷达阵列天线,这个基地可被用于科学研究和防御监测,对地球的监控面积也会超过现有所有卫星,不但可以对月球进行保护,也可对地球进行保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月球仍存在诸多秘密有待探索,随着我国嫦娥6号,嫦娥7号,嫦娥8号项目的陆续展开,相信这一切将会越来越有趣。月球也将真正成为人类迈向宇宙空间的一个天然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