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盐场

从化学的角度上看,盐指的是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如NH4+)与酸根离子(或非金属离子)结合的化合物。这听起来是有些生涩。

呵呵,别担心,我们今天不是上化学课,是讨论平时吃的盐,只需要一点点的化学知识。食盐,化学名叫氯化钠,是由氯离子(非金属离子)和钠离子(金属离子)构成的。

海水是盐的“故乡”,海水中含有各种盐类,其中百分之90左右是氯化钠,也就是食盐;另外,还含有氯化镁等其他各种元素的盐。氯化镁和食盐氯化钠在构成上的区别在于,一个的金属离子是钠、另一个是镁。因为有了这个区别,氯化钠的味道便是咸的,而氯化镁的味道是苦的。

海水又咸又苦,就是因为有氯化钠,也有氯化镁。对了,生活中做豆腐时用的卤水,其主要成分也是氯化镁;于是,卤水便是苦的。

海水里有多少盐呢?据说,如果把海水中的盐全部提取出来平铺在陆地上,陆地的高度可以增加153米;假如把世界海洋的水都蒸发干了,海底就会积上60米厚的盐层。

海水里的盐是怎么来的呢?海水中的盐来自于陆地的岩石和土壤,在46亿年前,地球刚刚诞生,此时的海水是淡的,但是在岩石和土壤中却含有着大量的盐分。后来因为地壳经过了强烈的运动,火山喷发,形成了大量的水蒸气,于是就不断下雨。

海盐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盐场

当雨水降到地面,便向低处汇集,形成小河,流入江河,一部分水穿过各种地层渗入地下,然后又在其他地段冒出来,最后都流进大海。水在流动过程中,经过各种土壤和岩层,使其分解产生各种盐类物质、并溶解在水里。这些物质随水被带进大海。海水经过不断蒸发,盐的浓度就越来越高。

真的:人不吃盐、身体会没劲?

长期以来,在民间都流传着这个说法,但是现在的一些专家学者并不认可。比如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教授李承晏就说:医学上不认可这个说法,许多野生动物都不专门吃盐,照样野劲十足。

不过,也有学者认为:在神经传导过程中,钾钠离子是必不可少的。我们的日常食品中天然富钾的食品很多,但是钠离子就不同了,天然食品中的含量都不高,所以人要通过吃盐来补充钠离子。

如果不吃盐或者吃盐过少,就会影响道神经活动和传导信号的的能力,从而失去对肌肉的控制,也就是平常说的“没有力气”了。

现代的人摄取的食物种类丰富,可以获得钠离子的途径很多;不想先前的人那样,食盐几乎是唯一获取钠离子的渠道。所以,现在的人也就不再认同“人不吃盐,身体没劲”的观点了。

假的:减少盐摄入,可避免高血压?!

在一个名称为“世界各国居民食盐摄入量调查项目”(1988年)中,医学工作者把属于世界不同地区的52个族群进行对比。经过评估后得出的结果是十分惊人的:如果非要在食盐量和高血压之间找到关系,那么这个关系就是,随着摄入盐分量的增加,人们的血压反而降低了!

这项研究中,摄入食盐量最高的人群是中国天津地区的居民,人均日摄入量为14克。但他们的血压并没有比美国芝加哥地区的居民更高;芝加哥地区的人均日摄入量只有6克。

没有哪个饮食建议能够如此深入人心,并使千百万人嘟囔着把盐罐收进柜子——从此开始清淡饮食。因为,据说食盐与高血压之间存在亲密关系。这场反对食盐的大规模运动开始于1972年。那年公开发表的一篇学术文章记述一项在老鼠身上做的实验。当研究人员在喂老鼠的饲料中加入一定量盐后,这些实验鼠的血压升高了。

专家建议:减少实验摄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专家建议:减少实验摄入
一啤酒瓶盖的盐为6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啤酒瓶盖的盐为6克

但是,这项实验中采用的实验鼠,本身就是一种对盐分反映十分敏感的老鼠种类,比如,中国就有一个民间传说称,给老鼠吃了盐、就会变成蝙蝠。并且,还有一个最关键的问题是,实验中给这种老鼠喂饲的盐分用量、转化计算到人身上,相当于每天一磅盐!

可是很多营养医学工作者对于这个实验成果还是表示感谢,并且把这个结果向大众传播。

以我国为例,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好像食盐供应并不紧张,由于其他食物供应紧张,人们就把一些食物用盐腌了保存起来,如腌肉、腌鱼,那时几乎家家有腌咸菜的缸,目的是把青菜腌起来,免得菜少时吃不到菜。因此那时候人们吃的盐不比现在的少,可那时候患高血压的人极少。由此看来,高血压与吃盐多少确实没有必然联系。

据我所知,近30年来不同时段的全国营养调查表明,我国城、乡人群食盐的摄入量并没有明显改变,全国高血压平均患病率却增加了3倍。从这一点上说,高血压的发病率与食盐的摄入量也没有必然的联系。因为,30多年来食盐的摄入量基本上没有发生变化,高血压发病率却增长了3倍,如果此时还拿食盐说事儿,还说食盐是造成高血压的元凶是避重就轻,是对高血压的发病率真正原因的掩饰。

吃盐多少无关高血压,即高血压的病因不是因为吃盐多导致的,还需再找导致高血压的原因。本来这件事就应该到此为止了。但是,对于学者来说丢了面子可是件大事,他们还是到处继续散布有关食盐的警告。

“让人们减少食盐摄入量是否弊大于利?”

比如老年人,如果放弃食盐就会带来风险。这样做会损害他们的精神能力并抑制饥渴感,从而使他们身体吸收的水分减少。

有两项新的研究成果显示:限制公众的食盐摄入量会提高死亡率,还会促进心脏循环系统疾病的发生——吃盐越少,发生机会越高。

后注:本文部分观点来自[德]乌多.波尔默《饮食观念误区》一书,作者是德国最有声望和最引起争议的营养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