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5月17日讯(编辑 史正丞)当地时间周五,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的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宣布,继年初首个参与该公司脑机设备植入实验的患者手术成功100天后,正式开始招募第二个接受脑机植入的患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X)

作为整件事的技术背景,Neuralink开发的N1 Implant需要通过手术放置在使用者头骨中,设备通过连接超过1000个电极,直接植入大脑接收神经元信号,使植入者光凭“意念”就能操作电脑、手机。

目前这类设备主要应用在瘫痪患者身上,马斯克也曾表示,希望将适应症扩展至听力、视力受损人群,并最终帮助“人类与人工智能结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Neuralink)

经过多年的试验和打磨(以及诸多争议),美国FDA终于在去年点头允许Neuralink展开人体实验。首名参与实验的患者诺兰·阿博(Noland Arbaugh)在今年1月底完成植入。他也首次发声,详细描述了参与试验后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回应了此前“电极脱落”的传言。

生活·巨变

2016年的那个夏天,22岁的诺兰只是一个普通的德克萨斯州大学生。在一次湖边玩耍时,他撞伤了脊椎,导致脖子以下全部瘫痪。自那以后,他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需要通过向管子里吹气操纵电动轮椅,而为了操作iPad,他的解决方法是叼着一根棍子敲击屏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诺兰演示用棍子使用iPad,来源:Neuralink)

去年9月,当Neuralink开始招募首个实验对象后,诺兰接到了前室友的电话,两人商量后填写了在线问卷。Neuralink第二天就联系了诺兰,并安排了后续的线下检查。

最终,诺兰在当地时间今年1月28日接受了手术植入,马斯克也赶到现场见证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Neuralink)

Neuralink解释称,植入物通过收集大脑神经元发射的数据来运作,借助AI的帮助,将特定的神经元活动模式与特定动作相匹配,并将其转化为在计算机上发生的动作。简而言之,自那一刻开始,诺兰拥有了使用“意念”操作电脑的能力。

经过了最初的适应后,诺兰逐渐适应了通过脑电波操作电脑的能力。他已经可以一边与人聊天,一边在电脑上下棋。除了浏览网站、购物等常规操作外,诺兰也能够更加轻松在电脑上玩战棋游戏《文明》。

他甚至能坐在电视机前玩《超级马里奥赛车》,操作游戏里的赛车和道具,难度显然要远远大于点击屏幕上的某个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Neuralink)

并不完美的开始

然而,诺兰大脑的植入物很快就出现了意料之外的变化。

经过大约一个月的测试后,诺兰发现自己对电脑光标的控制开始变得不够精确,同时他的意念与显示在电脑上的变化延迟也变得越来越大。对于这个现象,目前的解释是植入诺兰脑子里的电极出现了超出预期的位移,影响了他的思维与计算机之间的连接。

对于这种超出预期的变化,潜在的原因包括人类大脑比动物大许多,所以更加容易晃动;诺兰的颅骨比一般人要厚一些,也可能影响植入物定位的方式。

面对诺兰的“超能力”快速失效,Neuralink迅速采取应对行动。软件工程师调整了神经元记录数据的算法,并对数据分析和传输至计算机的方式进行了更改。至少从目前来看,诺兰又迅速回到了那个可以一边聊天、一边操作电脑的状态中。

诺兰表示,他现在每天要使用这款植入物10-12个小时,只有在设备充电或者他睡觉时才会让它休息。近期,他开始使用植入物控制的光标在屏幕上追踪字母,这是训练AI识别他思考词汇的第一步。长期来看,他希望能成为一名奇幻小说家。

就目前而言,诺兰也希望能够找到一种通过这次经历谋生的方式,减少家人的负担。他希望能够赚到足够多的钱,为母亲造一座新房。

根据诺兰与Neuralink的协议,他会在植入设备后1年内向公司提供数据,之后他们会讨论下一步是否要停用或者移除设备。但诺兰表示,他更想要保留这个设备,并在下一代产品准备好时升级脑子里的接口。

诺兰表示:“我打赌下一个得到这东西的人会和我有一样的感觉,一旦你尝试使用它,就停不下来了。这款设备真是让我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