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宋朝是在黄袍加身的典故之中诞生的。

此外,在本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死去之后,皇位采取了兄终弟及的继承方式,而赵匡胤的妻儿反而成为了最为尴尬的存在,并因此遭到了宋太宗的残酷对待。

公元976年10月,宋太祖把自己的弟弟赵光义招到了皇宫之中喝酒。

此夜,人们似乎还看到了宋太祖拿着玉斧,戳地大声喊道:好为之。但就在第二天,赵匡胤却突然驾崩,并因此留下了烛影斧声的千古谜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是因为这令人难解的谜题,让宋太宗赵光义有了弑兄夺位的嫌疑,而他接下来对于自己哥哥的年轻妻儿所做下的事情,更是让他有了千古的骂名。

名不正言不顺的赵光义

在赵匡胤死去之后,第一时间得知消息的是他的妻子宋皇后。

作为宋朝的开国皇后,宋氏与赵匡胤的年龄差别十分之大,两人相差25岁之多,也是因为这样,两人的儿子赵德芳当时正值年幼。

在得知丈夫死去消息的同时,宋皇后也知道了皇位继承人选处于待定状态的消息,出于某种野心作祟,她选择了让宦官第一时间把次子赵德芳宣召进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毕竟,在皇帝没有留下选择继承人的圣旨之时,谁能够第一时间赶到皇宫,并及时地站出来主持大局,这个皇位就应该是谁的。

可惜,作为赵匡胤的心腹太监,宦官王继恩却并没有听从这位皇后的指令,而是选择把这个消息报告给了赵光义,并要求他跟着自己即刻进入皇宫。

这位心腹宦官的做法,也是让后世许多人相信赵匡胤的死亡并不简单的其中一个原因。

毕竟,这样一个在皇帝死去之后,违抗皇后的旨意,把皇帝的弟弟叫入皇宫的做法,实在是有些让人难以理解。

最符合常理的解释就是,这位心腹太监其实早就投靠了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而由此就可以推断出赵光义的狼子野心。

只有拥有极大野心的人才会选择在自己皇帝亲哥的身边,安插这样一位至关重要的“自己人”。

表面上的和谐

宋皇后在知道赵光义第一时间赶到皇宫之后,这个聪明的女人就明白了,自己母子的未来就要全靠这个人了。

于是她选择了向赵光义示弱,表示支持他登上皇位。事实上,赵光义在登上皇位之后,对这位嫂子和侄儿,也仅仅只是维持了表面上的和谐而已。

不过,随着一件事情的发生,这种表面上的和谐也不复存在了。

公元979年,幽州大败,赵光义作为皇帝亲征的一次战争。在这次战争大败的背景下,宋太宗赵光义下落不明,当时,许多将领为了避免群龙无首的情况发生,于是提议立赵德昭为皇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果,就在这一提议产生之时,宋太宗赵光义一个人回来了,回来之后的他得知,众人想要拥立赵德昭为皇帝之后,勃然大怒,过于恼怒的他就连封赏之事也抛之脑后,后来还是赵德昭跪在他面前为将领请赏。

可是,这个时候正处于愤怒顶峰的赵光义,十分看不惯他这种像是在“收买人心”地行为。于是,就对他极具嘲讽地说,等你自己当了皇帝之后,再来论功行赏也不迟。

这句话深深刻在了赵德昭的脑海之中,他在回去之后越想越难受,于是,这位不曾经历磨难的少年人,就因为这一羞辱选择了自裁而亡。

在这位侄子死去之后,赵光义表现地痛哭不已,但实际上,这也只是一种假慈悲而已。

在他的内心深处,一直对这位侄子有着深深的戒备,所以侄子的死亡对于他来说反而是一件好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就在赵德昭自杀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他的弟弟赵德芳也不明不白的死去了。赵德芳死亡之时年仅23岁,就连史书之上,也没有对他的死因作出明确的记载。

至此,赵匡胤的四个儿子全都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