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观察生活的朋友,应该不难发现,我们生活中时常遇到一些小麻烦,小困难并不是我们的智慧不够,而是有人不听劝,非常固执,比如一些日常用品,一些设计让很多人恼火的很,可就是不做一丝改变,几十年如一日,搞不懂他们的底气何在,但凡有任何一个替代,我毫不犹豫的可能抛弃他们。

让我欣喜的发现有一些产品设计已经听人劝了,比如很多啤酒瓶已经可以轻轻一拉就可以打开了,再也不用牙了,也不用磕桌边了。

前几天买面粉也惊喜的发现,不再用传统的绳子封口了,剪开就可以。当这些便利的设计出现之后,原先的那种罕有人再喜欢了,我想如果有些设计继续那么固执下去,恐怕会有类似的结局吧。

我们来看看如今还有哪些设计有点反人类,不听劝!

第10名:不锈钢盆里贴标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买过不锈钢盆,或者碗的应该记忆犹新,有的是贴一个小标签,有的是一整块,将整个盆地粘上,这种标签还挺顽固,一般你手撕是撕不下来的,用水泡好像也不大好使,反正我每次都是上钢丝球,结果挺容易弄花了盆底。

不知道生产者是咋想的,贴外边不行吗?你贴里面也弄个不留痕容易撕下来的啊。

如果同类产品摆一起,有一个不在里面贴标签的,我估计120%的人得选择人性一点的东西。

这个东西我想有一招能制服这种惰性,就是网购不锈钢盆啥的,凡是发现盆里面贴标签的,一律写上生气的原因,退货,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如此一来,用不了多久应该就训的服服帖帖的,别人我管不了,我打算以后就这样了。

第9名:米袋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面粉袋子基本放下了高贵的头颅,向消费者表示我错了,我已经改了。但是大米依然倔强,固执如初,不知道哪来的勇气如此拿捏消费者。

每次开袋子,就是靠运气了,偶尔能有一两次成功了,但是大多数都是不成功的,每次开之前还上网搜攻略学习了,也没有用,对着视频学都不行,总能遇到开不成功的,然后剪刀一个一个剪,米里面落了不少碎绳子,非常恼火。

我想这个困惑应该深深地困扰着很多人吧!

既然他们不肯改变,我们应该咋改变呢?头疼,天天吃面食也受不了。

第8名:玻璃瓶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提到这个就一肚子火,不管是罐头瓶还是辣椒酱啥的瓶子,那盖子圆圆的滑滑的,拧的手通红差点把皮给拽下来了都没用,经常需要借助剪刀撬下才能打开,用一次不拧紧又怕变质,下次吃饭时打开又是肚子气,有时手湿那就更闹心了。

搞不懂,这也不是啥高科技,设计一个有棱角,很容易拧开的盖子很难吗?

我想如果有人这么做,肯定能大卖吧,只因为没有人动这个心思,那么多厂家才不思进取,面对大家伙的苦恼,视若不见。

第7名:领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在搞不懂,这是谁发明的东西。非的往脖子上勒一个布条子,首先没有美感,其次麻烦的很,再次带着难受的一米。

尤其夏天,本来身上就往外冒汗,热气上升,结果被领带堵住了,没法散热,身体更难受。

说句不好听的,领带就是西方的裹脚布,东方的裹脚布早已经没了,领带也应该有人说不了。我个人感觉真不好看,徒增很多烦恼,百害无一利。

第6名:蚊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记事起就用这玩意,几十年了,每年夏天都用不少,不知道哪个大聪明设计的蚊香,非要两盘固定在一起,结果每次分开的时候,必然要断裂不少,这玩意本来就很脆弱。

难道这样设计能加快使用速度?如果真是这样,那真是商业奇才,跟加大牙膏口尺寸一样。

本来夏天就挺热的,在点蚊香前还有蚊子来袭击,在那边骂骂咧咧的剥离合在一起的蚊香,一边用左脚去挠痒刚被叮了的右腿,那心情,可以想象。

结果还碎了,简直崩溃了。

第5名:红酒瓶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也不知道是哪个大聪明的发明,本来就是为了喝点红酒,结果家里翻箱倒柜的也没找到开瓶器,这玩意还不像啤酒瓶,牙咬,桌边磕的,用剪刀,铁钉啥的折腾半天于事无补,想喝,只能把上半部砸了,否则没招。

更让人恼火的是,即使你有工具给打开了,结果发现喝了一杯后不胜酒力,或者那么贵舍不得一次喝完,却发现,那玩意再塞回去是不可能了,你说恼火不。

所以,我现在喝红酒基本都是国产的大塑料桶装的,盖子拧开倒纯净水一样,不贵还甜滋滋的,不是我喜欢喝这个,也算是对木塞的一种无声抗议吧。

第4名:蚝油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真人真事,我有一次为了把蚝油倒出来结果用力过猛,将瓶子甩倒了客厅,结果弄的到处都是蚝油,气晕了,从此再也不吃蚝油,他是不是生蚝做的我不关心,关键是被这种设计给气晕了。

本来就很粘稠,跟胶水油漆似的,结果还用这种玻璃瓶装,倒出来老费劲了。

真的气着了,我发誓永远不吃蚝油了,即使换包装了也不吃了,有阴影了。

第3名:衣服标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也不知道哪个大聪明的发明,我对衣服有标签本身没意见,但是为什么你标签非要缝在后脖子上,挠痒用的吗?

经常的被标签蹭的后脖子痒,每次买完衣服还得气的把标签拆了,太麻烦了,所以买衣服就挑脖子处没标签的买,可惜太少太少了,那标签弄哪里都可以,为啥要往那地方缝,我实在是想不通了。

第2名:清凉油盒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玩意也奇怪,好像没有替代品似的,打开它只能靠运气,越着急越打不开,而且特别小,滑溜溜的。

几十年了,没有任何改变的意思。凭什么这么拽?凭什么?凭什么?

但凡有个替代品,恐怕没人愿意再受这个窝囊气吧。

第1名:高铁座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在我印象里就是矛盾制造机,每天高铁上都发生很多次本可以避免的争吵。

为什么要搞可调节的座椅?总有人一上车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放倒,完全不顾及后边人啥情况,理由就是就这样设计的,这是它的权利。

即使这种设计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是不是高估了人的素质,三天两头网上的视频发因为调节座椅而发生的打斗,真的太多太多了。

我觉得应该定下一个规矩,座椅可以放下来,但是要征求后排人的同意才可以,毕竟放下后说对后排没影响是不可能的,友好商量,适当的放下一些我想没有人会拒绝的。

如果做不到如此,那最好就取消这个功能好了,否则争吵每天还在上演,座椅本身没有罪,又为何成了矛盾制造器了呢?

所以这个座椅,一天拿不出一个让矛盾减少的措施,我就一天改变不了对它的印象。

朋友们,你们还有啥觉得不可接受或者很隔应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