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航海时代的来临,使西方人终于如愿通过海路环游世界,抵达了神秘的东方,发现了新大陆的存在,甚至使得世界格局因此而改变。在这之中涌现了诸如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一众知名航海家,但能被称为“太平洋之王”的唯有詹姆斯·库克,因为在后大航海时代,库克船长的足迹几乎遍布全部海域,其名字也被写上太平洋地图,库克海峡便是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库克船长寻找“南方大陆”的意外收获

库克海峡位于新西兰的南岛与北岛之间,南北长205公里,东西宽23~144公里,平均水深128米,最浅处水深71米。由于海峡是因地壳运动断裂陷落形成,所以两侧多为山地地形,悬崖林立,海岸曲折,再加上受西风带影响,以及海峡两端的开阔海湾轮廓,所以海峡中的水流湍急多变,时常汹涌波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库克海峡是连通南太平洋与塔斯曼海的重要海上航道,因1770年英国航海家詹姆斯·库克曾到此考察而得名。库克船长是一位几乎航行了太平洋全部海域的英国探险家,在18世纪,科学家们认为既然地球的北端,欧洲大陆连接着北极,连成了一整块“北方大陆”,那么,在南半球,一定也存在一个与北边完全对称的“南方大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为了寻找这个一直在传闻中的“南方大陆”,很多探险者踏上了未知的征程,库克船长便是其中之一。在前后12年三次探索太平洋的经历中,库克穿着航遍太平洋诸多尚未为欧洲人所知的海域,虽然他未能找到传说中“南方大陆”和北极西北航道,但在他的航行却激起了探索南大洋的热潮,探险家和偷猎者们前赴后继地想征服这片海域,但最终成功的寥寥无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传闻中的“南方大陆”被地球最南端的“南大洋”(即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和印度洋)环绕,身在高纬度地区,一年四季都漂浮有大大小小的冰山和海冰碎片,小规模的海冰也能有1米多厚,大规模的冰山厚度能够达到300多米,相当于一座摩天大楼的高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大洋并不是静态的冰雪世界,看似平静的表面下,时时刻刻都在酝酿着风暴。航海家们称这里为“尖叫60度”,咆哮的西风随时可能掀起滔天巨浪,洋流轻而易举地推动着巨型冰山,威胁着过往船只。危险与刺激给南大洋铺上了神秘不可侵犯的光环,却更加吸引探险者的目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库克船长从英格兰的普利茅夫港出发,远航南太平洋,环绕新西兰,登陆澳大利亚东岸,历险大堡礁......,怀着对神秘的“南方大陆”的向往,踏遍了整个南太平洋。在他40岁那年开始自己的探险生涯时,地球仪上尚有三分之一地区笼罩着未知的面纱,而当他第一次探险远航归来时,世界的地理版图因此而趋于完整。可以说库克船长史诗般的航海冒险,是大航海时代最后一个伟大的传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就是在他第一次航行太平洋时,探索了新西兰,不但绘制新西兰全域的海岸线,而且证实了分隔开新西兰北岛与南岛的库克海峡并不是前人所以为的海湾,还命名了一大堆新西兰的地名,并与当地土著毛利人进行了接触。新西兰的New Zealand名称便出自库克船长之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西兰在毛利语中被叫作“Aotearoa”,意为“长白云的故乡”,这里的很多地方极具原生态,湖泊、雪山、冰河、草原都有着极致的荒凉和寂静,目光所及皆是如高海拔地区的稀旷美景,却不必有高原反应之忧,堪称是地球上最纯净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能不能不重要,需不需要才要紧

不过新西兰却是被库克海峡一分为二,国土主要集中在北岛和南岛两座大型岛屿之上,其中北岛面积11.48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40%,岛上沿岸是肥沃的平原,中部是多火山的山岭,尤以鲁阿佩胡火山、埃格芒特火山和塔拉韦拉火山最有名。同时岛形曲折,多半岛和海湾,是19世纪初许多欧洲移民最初的定居地,目前人口人口358万,约占新西兰总人的7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岛面积15.4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60%,这里全境多山,山地面积占整个新西兰的50%,沿海部分有狭长的平原,如坎特伯雷平原,但由于开发较晚,且受南半球西风带影响更大,所以气候环境较北岛冷,人口也只有152万,约占新西兰总人口的30%。

新西兰南岛的坎特伯雷平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西兰南岛的坎特伯雷平原

在新西兰前五大城市中,北岛最北端的奥克兰是最大的工业中心,工业产值占全国总值的四分之三,人口也多达146万,几乎与相当于整个南岛的人口;位于北岛最南端的首都惠灵顿是最大城市,但人口只有45万;第三大城市是南岛的基督城(又称克赖斯特彻奇),人口约37.5万;第四大城市是北岛的哈密尔顿,位于奥克兰东南110公里处,人口18.2万;第五大城市是南岛上的但尼丁,人口约13万。

新西兰最大的城市:北岛的奥克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西兰最大的城市:北岛的奥克兰

这前五的大城市集中了新西兰(总人口为522.3万)超过一半的人口,由此我们或许也就能明白为何库克海峡最窄处只有23公里,新西兰却丝毫没有修建连接南北两大岛的跨海大桥的计划了,根本原因就是用不着,建跨海大桥根本不具性价比。虽然23公里的宽度并不算长,但也不算短了,要知道杭州湾大桥有27公里,粤港澳大桥也有33公里了。

杭州湾跨海大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杭州湾跨海大桥

但从花费上而言,杭州湾大桥造价138亿,粤港澳大桥更是高达1269亿,而在地形上,杭州湾跨海大桥水域的平均水深在10米左右,且海底地块稳固,而库克海峡最浅处水深都有71米,更不要说海峡本身就处在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消亡边界处,海底地壳不稳定,对桥梁安全威胁很大,而且这样的水深流急,必然导致工程量大,技术难度大,进而致使建造成本高昂。

新西兰处在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消亡边界处,海底地壳不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西兰处在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消亡边界处,海底地壳不稳定。

更何况新西兰人口大多集中在北岛,以工商业为主,而南岛主要在发展农牧业和旅游业,二者之间的交通需求较小,利用现有的渡轮和发达的小型机场空运已经足够满足两岛之间的往来需求,实在没有必要耗费巨资去建造一个要应对诸多地质灾害和地震风险的跨海大桥。毕竟将这批钱用在提升国民的社会福利上岂不更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就是库克海峡,它因詹姆斯·库克船长为寻找“南方大陆”而在南太平洋航行时被发现、命名,后来虽然也成为了新西兰北岛与南岛之间的天堑,但却因技术难题和现实需要并不需要打破这种隔离。毕竟对于南半球三大发达国家之一的新西兰来说,建造跨海大桥资金不是最大的问题,需不需要才是最要紧的!

上期回顾: 比格尔海峡:智利与阿根廷的国界线,通往世界尽头乌斯怀亚的水道

备注:本文是《世界海峡合集》的第61章原创作品,仅为一家之言,转发请注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及出处】,严禁抄袭。另文中配图部分引自网络,如有版权私联请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