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武城、夏津三县是德州下辖的区域。平原靠近城区,区位优势明显。武城和夏津两地是德州四大发展片区中的武夏片区。平原县则是德州沿京沪高速发展轴的组成部分,同时其和德州中心城区十分接近。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三个县的未来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平原的定位德州都市区副中心,以医药康养、绿色化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为主导的现代宜居城市。同时也是京津冀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和鲁西北交通枢纽节点城市。平原县的主导产业已经是城市发展定位上有所体现。平原县是农业大县,这为其加快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提供了产业基础。

平原县除了三大产业外,也进一步壮大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特色轻工等优势集群,为全县经济增长增添更多的增长因素。

平原县的交通优势明显,紧邻京沪高速,对外连接十分便捷。这也是平原对外引进产业的关键。不断推动产业的发展,是平原GDP突破三百亿的最重要的举措。

武城市是德州南部县域之一。其定位为德州都市圈副中心、运河名城、鲁西北智造基地。作为紧邻中心城区的县域,武城的发展和市区更为紧密。不过想要成为副中心,就要在产业上有所作为。

武城县目前聚焦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新材料(玻璃钢)三大主导产业,努力夯实发展的基础。婺城的几大产业正在逐步发展。其中目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规模占德州市汽车零部件产业整体规模的43%,成为德州市汽车零部件产业的主导县之一。新材料(玻璃钢)产业中的多个传统产品占国内市场份额70%以上。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中,形成了全国最大的中央空调产业集群。主导产业发展优异,为武城县经济总量持续增长打好基础。更为建设智造基地形成了产业格局。

夏津是德州西南部县域,离德州市区有一定距离。夏津的定位为中国绿色纺织服装新材料名城、山东食品加工示范基地、鲁西北高端装备“智造新城”等。从定位也能清晰看到夏津发展的方向以及产业特点。

夏津经济以纺织服装、高端装备、农副产品深加工和生态旅游为主导。夏津县一直促进高端装备产业不断壮大,全力打造纺织服装、农副产品深加工两个双百亿产业集群。夏津要在稳住主导产业发展的基础进一步拓展新兴产业,要为经济未来的发展抢先手。

三县的经济总量均不足300亿,从人口和面积来看整体的体量较小,这对三县的发展有一定的限制。毕竟很多产业的发展需要一定的人口基础。不过这也促使三县要依托目前已有的产业优势,来推动经济增长。同时体量小也有一定的优势,那就是不需要过多的产业来带动经济,只需要紧紧抓住几个产业就能将全县的经济带入发展轨道。

对于三县的发展,你怎么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