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术中的卧龙凤雏,非五禽戏和八段锦莫属,得其一可安天下。

上回书大河讲到,在易筋经、八段锦五禽戏、这三大导引术中,要论根红苗正,唯有华佗五禽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在现实中,比起易筋经、八段锦的枝繁叶茂,五禽戏显得落寞寂寥,难道是徒有其名?还是说我们未得真经呢?

一、 越珍贵越遗憾

越是珍贵的东西,失去后才会越遗憾。

五禽戏因华佗而享誉华夏,因曹操而隐入尘烟。

华佗被尊为“外科鼻祖、外科圣手”,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世人每遇医术高超之人,多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来赞美。

如果华佗《青囊经》存世,可以与张仲景的《伤寒论》交相辉映。

如果华佗寿享天年,以他的医术,中国外科学将会仍旧领先世界。

如果五禽戏流传下来,将会让导引保健成为健康的重要帮手,而不是有病就去医院。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人世间的无常,就是要把最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你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 老树发新枝

正因为华佗的名气,五禽戏才能蜚声华夏。

也正因为五禽戏的鼎鼎大名,国家才决定抢救挖掘它。

2002年初,1568工程在北京拉开序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编易筋经,由武汉体育学院承担;

新编八段锦,由北京体育大学承担;

新编五禽戏,由上海体育学院承担;

新编六字诀,由中医研究院和首都体育学院承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2年底,国家体育总局通过阶段验收,2003年开始推广。

三、 技简效宏两难

想让大众接受,一要技简,二要效宏,这也是大河推崇极简健身的发心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1568的编写中,八段锦历史的传承清晰,文化内涵资料丰富,编写起来得心应手。

五禽戏就麻烦了,华佗一去,动作和蕴意几乎空白。

编写的简单,健身效果就差,编写的复杂,大家又望而生畏。

研究者费了大量的精力,拜访民间师傅,多方收集资料,但是结果还是差强人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河有时候掩卷长叹,五禽戏根红苗正,却命运多舛,八段锦深藏不露,却火遍华夏,真应了命运无常,造化弄人!

四、 五禽戏的关键

五禽戏之所以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可,还有一个关键问题,就在于文化内涵的空白。

都说是华佗五禽戏,哪家是真?哪家是假?莫衷一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佗是名医生,他发明的五禽戏,与五行、五脏肯定有对应,五禽戏的奥妙全在于此。

然而当前,各家说法不一。

虎鹿熊猿鸟,对应错乱,就拿虎戏为例,有说对应肝,有说对应肾,还有说对应肺……

文化内涵是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哪怕你的动作再好看,也是花架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不解决这个关键问题,就无法破解“外练五禽、内治五脏”的密语。

五、 一句顶一万句

在某些尖端领域,一个人的智慧,可以抵得上一万个人的聪明。

相对论的问题,你找一万个刘备讨论,都不如问问爱因斯坦。

原子弹的原理,你找一万个曹操研究,都不如听钱学森讲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大河认为,想要学华佗八段锦,找陶弘景就行了,何必大费周章呢。

华佗将五禽戏传给了吴普,吴普曾进宫讲授过,陶弘景和吴普家乡相邻,天下道家是一家……

大河前面介绍过陶弘景,他是皇上身边的将军,负责大内守卫,又绝顶聪明,潜心修道。

在那种年代,像陶祖这种文武双全、淡泊名利、医道具通的圣人,凤毛麟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能入了陶祖的法眼,传承下来的五禽戏,您还有什么疑问呢?

六、 术业有专攻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古法导引术,大多掌握在彭祖葛洪陶弘景这些贵族阶层手里,就像古法八段锦一直在皇宫大内流传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有像华佗这样胸怀苍生的圣人,才能在古法导引术的基础上,为百姓创造出五禽戏养生术。

佛家易筋经,道家八段锦,医家五禽戏,交相辉映,各有所长,你喜欢哪种呢?

七、 极简健身开新篇

易筋经动作上下相应,安舒自然,仅有一式用手触地。

八段锦雍容华贵,仪态端庄,手不触地,一派皇家风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佗五禽戏动作扎实,多采用地面动作,充分调动气血祛病祛疾。

在大八圈内,经常有粉丝问易筋经五禽戏的问题,起初,大河还调侃吃着碗里、看着锅里……转念一想,大河你当年,不也是看见好的都想要嘛。

要不再开个易筋经兴趣组、或是来个五禽戏学习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知道大家的兴趣点在哪里,如果没人捧场,大河这面子往哪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