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毛主席开始催促着粟裕到外线去作战。

粟裕有些不解,可是毛主席却一次比一次着急地催促着粟裕去外线指挥华野主力。

原来,中原战场有难了!

那接下来毛主席是如何构思逐鹿中原的?

为何胜利的关键,仅仅只在这五个纵队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

今天的简史档案馆就跟大家聊聊逐鹿中原的故事。

早前,毛主席下令华野兵分三路,也就是所谓的分兵行动。

这是因为毛主席想缓解陕北的压力,这三路分别是:

第一、刘伯承、邓小平晋冀鲁豫野战军10万人马外线出击挺进大别山;

第二、华东野战军主力从侧翼协助;

第三、陈赓、谢富治兵团从另一侧翼协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赓

这三路人马呈现品字形状共同开进中原。

简单来说,就是把战争带到国民党那边,借此来让内线的我军得到喘息之机。

俗话说,得中原者得天下!

此刻,全国主战场已经从山东转到了中原,毛主席也激动的说道:

“中国历史告诉我们一点,谁想统一中国,谁就要控制中原,今天的中原逐鹿,就看鹿死谁手了。”

蒋介石深谙此点!同时也很无奈地叹气道:

“好不容易才将李先念挤出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李先念

是啊,毕竟一年之前,蒋介石费了好大力气,才将李先念的中原军区部队从中原挤出去。

如果这时候共产党卷土重来,那蒋介石是不可能眼睁睁看着的。

于是刘邓大军被针对了!

外线首先出击的刘邓大军还没开始大展身手,忽然被蒋介石重兵围攻,严防死堵,处境甚至比分兵后的华野还严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所以毛主席不断下令刘邓大军的友邻华东野战军配合。

这也是为什么开头,毛主席不断催促着粟裕赶快到外线去的原因。

说起粟裕不解的原因,并非是不知道毛主席的计划,而是因为前不久粟裕打了南麻、临朐两个消耗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粟裕

这两战算是粟裕战斗生涯的少败,所以粟裕显得稍微有些想法,甚至还请求处分。

但是毛主席完全不以为意,还是无条件信任着粟裕的指挥能力,下令粟裕去统一指挥陈士榘、唐亮、叶飞、陶勇等作战。

面对中原作战,毛主席亲自解释道:

“能否胜利,一半取决陈唐叶陶五个纵队。”

这5个纵队分别是陈士榘、唐亮率领的华野第3、8、10纵队,叶飞、陶勇率领的华野1、4纵队。

既然毛主席如此信任,那粟裕势必重装上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粟裕、陈毅

接到电令后,粟裕先去找到陈毅,提出了三个建议:

第一、考虑到人事关系及指挥便利,请陈毅一同前往;

第二、增调王必成的6纵到西线去;

第三、留在山东的2、7、9纵队组成东兵团,谭震林为司令,许世友为副司令,黎玉为政委,执行内线作战。

陈毅倒是极为赞同,于是两人便联名发电报给毛主席。

毛主席很快复电批准,接着又将刘邓大军麾下的11纵拨给了粟裕指挥,使得华野外线部队增加到了7个纵队。

这时,蒋介石也调集了8个整编师约14万人,准备在鲁西南地区聚歼刘邓大军,企图让刘邓大军灰飞烟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介石

看来,形势十分危难!

面对蒋介石的来袭,刘伯承和邓小平率领部队火速南下,按照毛主席的指示,两人直奔大别山而去。

随后蒋介石下令合围部队尾随而去,一路上险象环生,大有随时覆灭迹象。

这时候,粟裕也在毛主席的安排下急忙赶往鲁西南,陈毅则是前往华东军区所属的渤海军区处理后方工作。

如何援助刘邓?

又如何拖住国军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粟裕

粟裕设想了一个计划:

西兵团目前应该位于鲁西南及陇海线上行动,必要的时候便可挺进路南,破袭津浦线,威胁徐州地位,这样便能拖住敌人,还能歼灭之。

如此计划,确实妙哉!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拖住敌人,或许还能使得敌人抽出一部分兵力来应付,减轻压力。

计划部署后,粟裕急忙上报给毛主席。

毛主席大家赞赏,说粟裕的意见极为正确,同时还表扬了华东野战军是目前全国各区战绩最大的军队。

毛主席如此夸赞期待,粟裕自然是努力不辜负信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

另一边的刘邓大军被蒋介石追的很急,为了行军再快一点,刘邓丢弃了所有的重武器,但还是不容乐观。

毛主席又急忙发出急电,不断催促着粟裕和陈毅。

粟裕不辱使命,一路狂奔着火速西行。

行军路上,粟裕依然没有闲着脑子,构想了两个作战方案:

第一、先到鲁西南和陈士榘、唐亮会合,再从容部署;

第二、不等会合,直接下令陈士榘、唐亮率领3个纵队包卫整编57师或者68师,另外派一个纵队牵制增援的邱清泉第五军,随后粟裕再去参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士榘

思来想去,粟裕还是决定第一个稳妥些。

正当粟裕思考战术的同时,毛主席的急电又来了,电报中毛主席说道:

“现在欧震、张淦、罗广文、张轸、王敬久、夏威各部均向刘邓压迫甚紧,刘邓有不能在大别山立脚之势!”

刘邓大军处境越来越危急!

毛主席的援助指令越来越急切!

粟裕不容自己再从容部署,决定采用第二方案,同时和陈毅联名下达了作战命令。

陈士榘和唐亮也按照计划开始行动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亮

9月份,国民党第5军居中,整编57师在左,整编84师在右,整编68师和整编55师做策应。

这支庞大的军队,开始在华野1、3纵的引诱下,向北进攻而来。

其中的整编57师的师长段霖茂,曾被粟裕打得找不到北,生了畏惧之心。

然而在此刻,看到刘邓危急,粟裕无助的情况下,段霖茂居然再次鼓起勇气,企图冒进抢功,吃掉粟裕。

正因如此,整编57师和大部队渐渐拉开了20公里的距离。

20公里,足够了!

粟裕立刻下令麾下的7个纵队围攻整编57师,大有杀鸡用牛刀之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粟裕

整编57师猛然发现祸从天降,急忙龟缩到沙土集,成为了瓮中之鳖!

看来,粟裕要开始发威了!

进攻开始!

这时候,粟裕发现从内线带过来的6纵除外,3纵和8纵都有弹药不足的缺点。

于是粟裕亲自写信给华野后勤司令刘瑞龙,希望刘瑞龙尽快将弹药送往前线。

为了便于刘瑞龙操作,粟裕特意说明了弹药的分配原则,具体规定了每个纵队发多少,剩余的则留在黄河以北。

按照粟裕的要求,刘瑞龙很快就完成了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饶漱石、陈毅、谭震林、刘瑞龙、粟裕

多年后,刘瑞龙回忆起粟裕,还夸赞粟裕是心细如发。

这边粟裕正在猛攻整编57师,另一边的蒋介石再一次傻眼。

为了救回57师,蒋介石下令第5军、整编84师和整编68师火速前往解围,期待奇迹出现。

绝不可能!

因为,粟裕部署的打援部队早就严阵以待。

俗话说,撼山易,撼10纵难!

所以粟裕下令宋时轮的10纵队去担负起打援任务,国军第5军的实力倒是不俗,军长邱清泉也出动了大炮,装甲车等等重武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邱清泉

可是对于10纵来说,俨然是毫无损伤!

阻援给力,主攻更给力!

短短几天,沙土集的整编57师,约1万人被全歼,师长段霖茂成为粟裕的阶下囚。

援助的邱清泉第5军等等部队,生怕成为下一个整编57师,急忙作鸟兽散了。

沙土集战役大胜!

这场战役的胜利,不仅是粟裕新战术运用的表现,还缓解了东兵团和刘邓大军的压力。

更重要的是,粟裕终于拿回了胜利,给毛主席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毅

毛主席也总算是松了一口气,致电陈毅和粟裕:

“歼灭57师之大胜利,对于整个南线战局之发展有极大意义。”

虽然刘邓的压力减小了,但是危机却并没有解除。

于是粟裕在毛主席的催促下,迅速率兵南下中原地区的豫皖苏,协助刘邓大军创建位于大别山区的鄂豫皖根据地。

一路开进!

粟裕和陈毅一路上横扫国民党武装,大有如入无人之境的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右一为粟裕

一周内便在300公里正面前进150公里,攻克13座县城,切断了津浦线和陇海线。

华野到位,毛主席开始在中原排兵布阵!

毛主席先是要求粟裕和陈毅创建豫皖苏根据地,和刘邓的鄂豫皖、陈谢的鄂豫陕形成三足鼎立,共同经略中原。

打中原,定中原,以中原为家!

毛主席安排这3路人马逐鹿中原,蒋介石犹如芒刺在背,寝食难安。

为了打破毛主席的计划,蒋介石也构想出了一个“确保中原”的策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崇禧

第一、调集33个旅的兵力围攻大别山,由白崇禧坐镇指挥;

第二、调集11个旅的兵力对付豫皖苏;

第三、集结22个旅守备陇海、平汉两线上的要点。

计谋的确不错!

刘邓大军也因此再次陷入艰难处境,粟裕获悉后,主动请缨配合大别山作战,决定转兵到平汉路一带,吸引大别山的国军。

毛主席批准后,粟裕当即下手。

粟裕先是发起凌厉的攻势,直接切断了平汉路和陇海路的两大军事动脉,然后又拿下国军后方基地许昌,打掉了3.2万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介石

然而,蒋介石一改往常,居然没有调转枪头,还是咬着大别山不松口。

粟裕没有达到给刘邓解围的效果!

不过,粟裕并不慌张,还是冷静下令分析了这一切:

看来蒋介石是要死死咬住大别山,弄垮之后再转移兵力对付其他地区。

打蛇打七寸!

粟裕当即决定,直接粉碎敌人对大别山的进攻,不再引诱调动敌人。

毛主席得知后倍感安慰,当即表示同意粟裕的意见!

粟裕马上开始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粟裕

12月25日,粟裕指挥着华野部队和陈谢大军发起了平汉路战役,围歼由南阳经驻马店北上的国民党第5兵团部及所属的整编3师。

除此之外,粟裕决定扩大目标,还准备打掉前来增援的整编20师。

两天激战后,第5兵团部和整编3师被全歼,增援的整编20师也仓皇逃跑,到确山城躲了起来。

粟裕不留余地,马上挥师南下包卫确山。

12月28日,粟裕下达围歼命令:

第一、华野3纵和4纵主攻东面和南面;

第二、陈谢部队主攻西面和北面;

第三、从大别山出来的刘邓大军部下1纵,负责阻击由南向北的国民党援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邓小平、刘伯承

没想到,整编20师还挺能扛!

整编20师躲进确山之后,立马利用已有工事进行了防守,因此经过两天的战斗,粟裕并未取得什么进展。

除此之外,华野部队和陈谢大军也是鲜少合作,彼此之间不太熟悉,也是进展不大的一点原因。

突然,就在这时,白崇禧的增援部队到达。

因为担任阻援任务的刘邓大军1纵实力稍显不足,所以并未阻拦白崇禧增援部队。

粟裕估计,想要拿下不难,但是也得3个昼夜的功夫,可是白崇禧的部队已经是迫在眉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崇禧

面对此情况,粟裕思来想去,最后还是决定果断撤出战斗,等待下一次时机。

这次战斗,虽然没有将整编20师一同吃掉,但是粟裕还是完成了毛主席交予的任务。

毕竟粟裕率领华野挺进中原后,毛主席要求的只是打一些小仗即可。

而粟裕却超常完成任务,不仅打掉了蒋介石大约4.5人,还一路上攻克了城镇50多座。

尤其是对于刘邓大军的帮助,粟裕更是迫使白崇禧紧急抽调13个旅对抗,而这其中,便有围剿大别山的8个旅。

可以说,粟裕的到来,大大缓解了邓小平和刘伯承的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邓小平

然而,更重要的还在后面!

原本三足鼎立的豫皖苏、鄂豫皖、鄂豫陕连成了一片,人员往来,互相驰援大为便利。

这样一来,蒋介石一开始企图封锁孤立鄂豫皖,吃下刘邓的阴谋彻底夭折。

刘邓大军再一次获得了喘息的机会!

虽然危机和困境还没有完全解除,但是活着,便是新的希望!

中原局面算是打开,粟裕再一次眉头紧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粟裕

看来,粟裕又开始了对于中原战局的长久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