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造船能力是美国的230倍,这是日媒《产经新闻》在近日刊登的一篇报道,在这篇报道中,日本媒体人除了分析两国的造船能力,差距为何会扩大至此之外,他们还感慨:“世界最大海军”的宝座已经易主了。虽然日媒无非是想渲染中国威胁,让美国产生危机感。但由此也带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造船的实力,如今真的是美国的二百多倍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中美双方在这方面都没有公布过非常精确的数据,所以多少倍很难确定,不过,中国对美国占据压倒性优势,这一点还是可以肯定的。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局面,究其原因是两方面:

首先是美国人“自废武功”,在1920年他们通过了《琼斯法案》,法案要求美国国内航线上的船只,必须是美国生产的,乍一看,这好像是保护了美国的造船厂。但实际上,这一法案彻底摒弃了“自由经济”的规则,使得美国的船厂,以及船运公司等相关产业链,都受到了贸易保护主义的消极影响。在这一影响下,整个产业链的竞争能力开始不断下降,建造成本开始不断攀升。到了20世纪80年代,时任美国总统里根感觉到了不对劲,然后就撤销了对美国造船工业的补助,而这却成为美国造船业“跳崖”的开端。又经过四十年的演变,美国的造船工业,除了建造战舰外,其他的商用船舶建造量已经可以忽略不计。由此造成的结果就是,一旦出现了战争,那中国在战时修复舰艇和新造舰的速度,将远远超过美国,到时候两国之间的实力差距,可能还不止二百多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没了政府的补贴和扶持后,美国造船业就开始以商业为基础了,在船舶生产过程中,若不能产生与之成比例的收益,那相关企业压根就不会开展业务,没钱赚又没补贴,这直接导致美国造船厂成片倒闭。而中国这边的政策,则是效仿了二战时期的美国政府,任何遵循国家指示强化造船业的行为,都能收获政府在资金方面的支持。此消彼长之下,美国人任何挣扎都是徒劳的,两国未来的造船能力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话又说回来,虽然中国如今的造船能力比美国强是毋庸置疑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已经成为了“世界最强海军”,民用船只美国跟我们肯定是没法比的,但在航母以及潜艇等作战平台的建设上,他们还是有优势的,所以我们还得“潜心修炼”,想要让“世界最强海军”的称号易主,我们还需要在技术积累,人才培养以及作战经验等领域下功夫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