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省九江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该省11岁男孩留遗书跳楼案”,做出终审判决:维持原判,涉事班主任无罪。(5月17日 央视新闻)

事发2021年11月,该男孩跳楼自杀,留下遗书称其死亡与语文老师、班主任邹某有关;为讨回公道,维护自己孩子的合法权益,该男孩父母便一纸诉状,将“遗书”中提出邹老师告上法庭,要求其承担法律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教育,乃国家之根本,它承载着千家万户的期望,关乎着国家民族的未来。在依法治国的今天,教师们肩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更应当以身作则,依法执教,用法律的准绳规范自己的教育行为,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在此事件中,失去爱子的父母选择拿起法律武器,将涉事老师告上法庭,这是法律赋予他们的权利,无可非议。然而,现实中却有一种令人痛心的现象:每当孩子发生事故,总有一些家长不问青红皂白,就到学校哭闹,要求学校、老师赔偿经济损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行为不仅扰乱了学校的正常秩序,更影响了其他孩子的学习。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学校和教育部门为了息事宁人,往往会对涉事教师进行处罚,给予经济补偿。这种做法不仅助长了“闹事得利”的不良风气,更让广大教师心寒,束缚了他们的手脚,使他们在面对学生的错误时变得畏首畏尾,不敢管、不想管。

法律是公平的,是维护权益的最有力武器。此次判决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不仅为男孩的父母讨回了公道,让他们明白只要教师依法执教,就不应承担法律责任;更肯定了教师应有的教育权,让他们能够放下心中的顾虑,大胆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

这堂生动的法治课,不仅教育了家长们,让他们明白老师育人的对错不能仅凭个人意愿和哭闹来解决,而应该尊重法律、相信法律;同时也为广大教师上了一堂深刻的法治教育课,提醒他们在面对问题时要冷静应对,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涉事班主任的无罪判决,不仅为男孩的父母解开了心结,更为广大教师带来了安心与放心。它为排解家校纠纷提供了宝贵的蓝本,让人们看到了法治的力量。这堂生动的法治课,让人们相信,在法治的阳光下,教育将更加公平、公正。(尚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