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

远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熹里话:

14个小时的驾驶,3个半小时的渡轮,从城市中规中矩的200平房子到4万平的乡村土地,2023年12月4日,我离开生活了8年的城市,和银行柜员的角色告别,就这样正式成为了农民。
和我同样接受了这一身份的,有我一起生活了十年的伴侣,我五岁的猫,以及我肚子里的孩子。

34岁的我,在都市长大,20出头到新西兰闯荡,一直生活在北岛的热闹里。

因为向往自由做出成为农民的决定,实在是一场冒险。但不管这诗和远方是不是一个正确的决定,我都要把它最真实的一面记录下来。

我来人间一趟,得为自己活一活。

P.S. 农场生活和实时带娃战况在小红书(id:杨熹文)上更新。

文 | 杨熹文

是不是有很多人在梦想面前都是叶公好龙?

还记得12年前,在准备来新西兰的几个月里,我的脑子里装满了蓝天白云,而到了出发的那天,在经历了12个小时的经济舱飞行后,什么蓝天白云我都不稀罕了,腰酸背痛的感受让我想骂街。

搬到农场的心路历程也差不多。

在搬到这之前,我和彼得无数次对着农场的照片畅享农耕宏图,然后对着那时700平米的后院口出狂言——“这也能叫地吗?”

眼下,在4万平米的农场上,我跟在彼得的身后暴走,听他近乎发疯地自言自语,“这一片是我的吗?他妈的,那一片难道又是我的吗?”

放眼望去,所见之处皆是辛苦活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北岛搬到南岛,不过是17个小时的行程,我们却觉得整个身体包括精神的各方各面都处于cultrue shock的状态,当我们终于缓过来,决定去农场干点活儿面对现实的时候,彼得给他姐姐打了个电话。
这是全家唯一一个有农场生活经验的人,她作为农场主的前妻,对如何鼓励农民干活儿很有研究,甚至就是因为太有研究而成为了前妻。她问,你们是不是不知道从哪里开始?
我们:嗯。
她:你们现在站在哪儿?
我们:站在菜园里,看着小河。
她:那还愣着干什么?双脚站在哪里,就从哪里开始。
彼得不知道从哪找来一把电锯,决定锯掉河边一棵挡风景的树,我则留在菜园里拔杂草。
前房主在院子里留下了很多作物,几天过去杂草比这些作物还充满生机。我把手陷进松软的泥土,把各式各样的杂草连根拔起,泥土独特的气息让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宁静。一个小时过后,眼前呈现出一小块儿规整而空旷的土地,我终于知道自己为什么对简单而重复的工作着迷,我喜欢把杂乱的事物理出充满秩序的模样,简单,清爽,看得到真面目。
正觉得农民的生活要走入正轨了,结果第二天,彼得的胳膊酸痛无比,瘫在沙发上听音乐,我的腿抬不起来,在床上躺了大半天。
直到太阳落山,我们对农场的未来也没提半个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连续迷路了几天后,我才摸清楚农场大致分为几个区域。

最大的区域,大概占了总面积的一半, 是平坦的草地, 前房主用来收割牛饲料,我们没钱买器械,只能暂时忘掉它的存在。

第二个重要的区域, 是集装箱房子, 这是用三个集装箱垒起来的,可以改造成民宿,但需要建厕所和浴室,我们没钱,暂时也忘了它吧。

第三个重要的区域, 是蔬菜区, 这个区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种子培育区,一部分是作物区,也就是我拔杂草的地方,这里有几棵果树,以及四个较大的用木板搭建的盒子,里面有草莓竹笋菠菜等,地里则种着小葱,南瓜和大黄等。

第四个是 葡萄和莓子的区域, 葡萄藤还是青少年的状态,各类莓子已经有白白的果实结出来了,一共八九排,我分不清谁是哪种莓,来回走了一趟,时髦的裤子扎出好几个眼儿。

第五个是 厨房玻璃拉门外的百花区域, 挺美的,就是还没弄明白怎么操作灌溉系统。

第六个是 河流区域, 农场上最值钱的风景,每天有鸭子带着他们的孩子呱呱呱地游来游去,彼得说,“吵死了,再叫唤把你做成北京烤鸭。”

农场上一定还有待发掘的区域,得等我再迷迷路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班尚且还能请病假和事假, 当了农民,天塌了也得出工,因为田里的作物一天也等不了。

当我因为肌肉酸痛瘫在床上躺着刷小视频的时候,还不知道田里的小葱正在艳阳下一步步枯萎。

等我第二天出现在菜地里,看见半死不活的作物,就想起了去年搬到小型农场的闺蜜的发言,“ 抱着大刀阔斧的心情住进来,一年过去了,还不如刚搬进来的时候呢。 ”

房子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要说,建了20年的三室一厅,是典型的老人家风格,各处已经显露出疲态,但是前房主这对七十多岁的老夫妻,不仅给我们留下了所有必备家具,还在进行远程小作文指导, 在2023年买房,你已经很难遇到这种“售后”了。

每隔几天我就会收到一封几千字的电子邮件,关于历史关于作物关于他膝盖的手术……这更新速度让靠写字赚钱的我非常愧疚。

我白天干活儿,晚上码字,大半夜还得思考,要回复多少字的邮件才不显得失礼。

我发现有过乡村生活经验的朋友,嘴都很刁,能一口尝出刚采摘的蔬菜和超市里买的有什么不同。 我的嘴经过高科技长年累月的喂养,已经吃不出好与坏的滋味。在我对吃浅薄的认知里,土豆就是土豆,谁想到土豆还有各类品种,有适合烤的,有适合炖的,有适合做土豆泥的……

前房主在小作文里写,他临走前给我们种下了5种土豆,我用直男的目光看了看,“化不化妆都一样儿……”

作为一个新农民,我发现一个很好用也很必要的app,扫一下植物就能知道它的名字和习性。 我给自己的作业是每天认识一种植物,一周过去我认识了4种作物3种杂草,自从我拔了半天的杂草才发现它是新西兰小芋头,我已经不敢擅自辨认什么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采购食物,我们之前的设想是:靠土地自给自足,一个月只去一次超市,如非必要绝不进城。其实十几公里外就有一座小城,有三家大型超市,但这样做起码表明了我们做农民的决心。

现实是,这才过去一个星期,我们已经去了四趟超市。

第一次是正常购物,第二次是鸡已经躺进烤箱忽然想起忘记买佐料了,第三次是牛奶的消耗速度超出了预计,第四次是路过的时候没忍住又进去买了包巧克力。

我觉得我们非常像顾城和谢烨,把150块钱的稿费存进银行里,然后接下来因为这样那样的事情一趟趟跑银行取钱。

住在城里的时候,我基本每天晚上8点钟上床,以为搬到乡村自然会延续这样的作息,谁想到南岛9点半的天还是亮着的,我们的大多数家当还在运输的路上,基本没什么事情可干,电子书看完了三本,candy crush玩到了5501关,小红书刷了个底朝天,奥塔哥北部的天气在一天中装满4个季节,初夏的晚上还需要点壁炉取暖。

好处是,这里的窗帘和摆设一样,最近的邻居不知道住在哪个方向,除了数万只朝着窗户撞的飞虫们,没有人看得到我们。

我对选择哪一种生活方式不害怕了,因为在哪一种生活方式里,都有活得非常好的人,尽管我不能保证自己一定会过得像他们那样好,但至少我看到了安全感。生活不会像老一辈人说的那样,如果没有选择和大多数人一样的路,就是失败一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周,令我觉得快乐的事情是:

1、斥资35纽币,种了玉米,番茄,辣椒,百香果。 等辣椒丰收了,我就把它们串起来晒干,当做阳台的帘子。

2、这里的生活节奏相当慢,和北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人说话做事不急不躁,态度都很好, 我的心也终于敢平静下来了。

3、我可能是村里唯一一个中国人。

第一周做农民,吃粗茶淡饭,睡饱8个小时,做很多体力劳动,我敢断定清心寡欲的生活对人一定大有好处,但也有一些时刻,我想吃肯德基香辣鸡腿堡,又有点怀念我55寸的大电视。

看看眼下4万平的诗和远方,我终究是回不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①微信id:woshikefuhao

②微信id:Xi13403112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