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3世纪末,沙漠之风吹遍了罗斯大地,蒙古骑兵的铁蹄踏破了东欧的宁静。在这种大环境下,一个小国家—莫斯科公国,开始了它的崛起之旅。

莫斯科公国位于罗斯的中心,当时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国。然而,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在蒙古金帐汗国的统治下,他们通过巧妙地结盟与适时地表忠,赢得了征税的特权。这不仅仅是金钱的进账,更是政治权力的象征,为莫斯科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莫斯科公国的北方是一个布满挑战与机遇的地带,喀山汗国正坐落其中。喀山与莫斯科长期以来水乳交融却又剑拔弩张,双方的关系错综复杂。15世纪中叶,随着金帐汗国的权力逐渐衰弱,莫斯科开始寻求扩张。他们不满足于仅仅是一个税收的中转站,而是要成为真正的地区霸主。

1452年,喀山和莫斯科之间的紧张关系达到了顶峰。一场关于维亚特卡的争夺战让喀山汗国暂时占据了优势。然而,喀山汗国内部的权力斗争为莫斯科提供了机会。1487年,莫斯科大举进攻喀山,一举将喀山纳入其版图,并在喀山扶植了亲莫斯科的汗阿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明死后,喀山汗国试图与克里米亚和诺盖等蒙古系汗国联手,共同抵抗莫斯科的压迫。这一合作尽管壮志未酬,但他们的抵抗精神让人敬佩。在这一时期,喀山汗国甚至寻求奥斯曼帝国的支持,希望能够借助外力逆转败局。

1552年,沙皇伊凡四世率大军再次攻入喀山,这次几乎将喀山汗国夷为平地,而后的六年,当地鞑靼人仍顽强抵抗,这段历史凸显了鞑靼人的不屈不挠。

与此同时,沙皇的目光又转向了更南方的阿斯特拉罕汗国。这个小汗国位于伏尔加河下游,其地理位置和莫斯科的战略野心密切相关。阿斯特拉罕的汗国同样经历了内讧,这让伊凡四世看到了机会。1554年,他迅速行动,将阿斯特拉罕汗国的汗逐出,由自己的傀儡阿里接替。两年后,伊凡四世又改变了主意,直接将阿斯特拉罕并入沙俄的版图,进一步扩张了他的帝国。

在广袤无垠的西伯利亚草原上,1460年见证了西伯利亚汗国的诞生。这个汗国,虽然是金帐汗国分裂出的一个分支,却有着自己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文化。他们居住在乌拉尔山东侧,以鄂毕河中游为中心,处于广阔的西伯利亚地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伯利亚汗国的人民大多是游牧民族,他们没有固定的边界,而是随着季节的变换移动,追随着牧场和水源。他们的生活依赖于畜牧和皮毛交易,与外界的接触相对有限,生活看似平静但充满不确定性。

尽管如此,这块冰冷的土地却因其丰富的皮毛资源吸引了沙俄的贪婪目光。沙俄希望通过控制西伯利亚来扩展其贸易路线至东方。1555年,在沙俄军队的压力下,西伯利亚汗国被迫臣服,但这种屈从并不持久。

1563年,一位名叫库楚姆的新汗王登基,他不仅统一了汗国,还断绝了与沙俄的所有联系,意图恢复西伯利亚的独立和荣耀。这一决定激怒了沙皇伊凡四世,他誓言要征服这片反叛的土地。

1579年,沙皇派遣一支由哥萨克骑兵组成的军队,翻越乌拉尔山,深入西伯利亚。面对装备精良的俄军,分散的西伯利亚汗国势单力薄,其首都在1582年末被攻陷。库楚姆汗与他的部分军队继续抵抗,直到1598年,西伯利亚汗国才彻底沦为沙俄的领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克里米亚汗国的故事同样充满传奇。位于克里米亚半岛的这个汗国,因其地理位置和强大的军事力量,成为了东欧草原上的重要力量。1430年建立的克里米亚汗国,在1478年便归顺了强大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由于奥斯曼帝国在当时是欧亚贸易的重要枢纽,这使得克里米亚汗国迅速崛起为东欧的强国。

特别是在1502年,克里米亚汗国亲手终结了金帐汗国的历史,显示了其不容小觑的军事实力。在16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克里米亚成为莫斯科公国及其后的沙俄最大的威胁。1512年,克里米亚汗国甚至趁立陶宛大公国的支持直接进攻莫斯科,两国之间的敌对状态持续了数十年。

在1460年,一股新兴力量在金帐汗国的瓦解中崛起——哈萨克汗国,它如同一头在草原上傲立的猛虎,分为三个部落联盟:小玉兹、中玉兹和大玉兹。这三个部落联盟各自在广袤的土地上扎根,从乌拉尔河一直延伸到巴尔喀什湖的遥远边疆。

小玉兹坐拥里海至乌拉尔河之间的肥沃地带,与沙俄的领土接壤,因而频繁接触俄国的文化与政治。而大玉兹则远在东部,接近中国的边界,其民风较为保守,更多地保持着传统的游牧生活方式。

在金帐汗国时代的尾声,曾经存在一个名为诺盖汗国的国家,它的组织架构较为分散,更像是一个部落联盟而非统一的国家。1569年,哈萨克汗国以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吞并了诺盖汗国,小玉兹便是由此而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世纪,哈萨克汗国的主要威胁来自东部的准噶尔汗国。两国之间的关系一直紧张,经历了数次大规模的战争。特别是在18世纪初,哈萨克汗国内部纷争激烈,加之准噶尔的连番打击,使得哈萨克汗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当沙俄觉察到这一机遇时,便开始向哈萨克汗国推进,意图将其纳入自己的版图。1755年,准噶尔汗国被清朝所灭,清朝随即向哈萨克汗国伸出了和平的橄榄枝,希望通过外交手段稳定其西部边疆。

这一时期,哈萨克汗国内部的立场分化严重。小玉兹因地理位置的关系倾向于与沙俄合作,而远在东部的大玉兹则更愿意与清朝保持联系。1824年,沙俄开始正式对哈萨克汗国实施殖民统治,引发了大玉兹的大规模迁移,许多哈萨克人逃至清朝领土寻求庇护。

到了1847年,沙俄最终将哈萨克汗国完全吞并,此举不仅巩固了其在中亚的影响力,也为未来向外西北地区的扩张奠定了基础。

现今,俄国境内至少有七大蒙古系自治共和国,它们是蒙古帝国后裔们的根据地,这些地区包括鞑靼共和国、卡尔梅克共和国、布里亚特共和国、阿尔泰共和国、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萨哈共和国、图瓦共和国。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