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淄博,第一时间蹦入脑海的就是那无与伦比的烧烤了。肉片薄如蝉翼,配上特制的调料,一入口鲜美无比。一不小心就把几十个串吃个精光,直叹口福不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最近,这个烧烤之乡又因为一个“烫手山芋”登上了公众视野。不仅网友们议论纷纷,就连本地吃货们的心情都躁动起来。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3000万元集体款项引“群嘲”

5月16日,一条爆炸性新闻在网络上迅速发酵,并在淄博本地区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

据报道,淄博经济开发区傅家镇彭家村,这几位村民实名向媒体揭露,村集体刚刚获得的3000多万征地补偿款,在大多数村民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镇政府悄悄拿去进行所谓的“理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条惊人爆料立刻在网络上引发轩然大波。

“这政府也太不把法律放眼里了吧!”
“拿老百姓的补偿款投资理财,风险那么大,这是什么操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真是 ‘形式主义’!都不通知村民一声就私下决定,太不把老百姓当回事了。”
“这套路太熟悉了,搞这种‘藏拙’,铁定是想把钱据为己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针对镇政府的做法,网友们表示强烈谴责,纷纷质疑这笔巨款是否会被挪用或私吞。在网络上,“傅家镇征地款”迅速登上热搜,成为广泛讨论的话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补偿款去向成谜

事情的起因要追溯到傅家镇彭家村的两块集体土地被征用一事。

据说,第一块土地被征给了某高新区的苏科项目部使用,第二块则被划给了市政府的垃圾中转站。这两块可谓“黄金地皮”,共169.383亩,按照补偿标准,村集体收到了高达3000多万的补偿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笔巨额补偿款的用途立刻成为村民关注的焦点。然而令村民失望的是,补偿款的去向竟然成了一个谜。

村民们表示,镇政府在没告知村民、没召开村代表大会的情况下,就私自将补偿款用于了所谓的“理财”。而镇政府官员则矢口否认,说补偿款已经全部划给村里了,只是区政府要求必须用来理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区政府相关部门被问及此事时,都表示并不知情。他们说补偿款的具体使用应该由镇政府和村委会自行决定。

村民对镇政府的做法强烈不满,质疑补偿款是否被私自挪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关法律明确禁止挪用

说到底,这起事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征地补偿款的用途明确被法律规定了。

据了解,我国早就出台了多项法律法规,明确保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比如《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就明确写着,禁止任何单位侵占或者挪用农村的征地补偿款。省一级也制定了类似的地方法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简单来说,这就等于是立下了祖训:这笔补偿款只能用于农村集体建设,不能乱花乱用。真要是私自拿去投资理财什么的,那就是违法的事,肯定要受到处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说,这次傅家镇的官员如果真的未经村民同意,就把刚拿到的3000万补偿款据为己有,投入所谓的“理财”,那就有点不合法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舆论都在质疑镇政府的做法是否涉嫌违规操作。希望有关部门依法依规处理此事,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拿农民集体资金擅自决策投资理财,不仅程序存在瑕疵,也可能导致巨大风险。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将“上情下达”凌驾于法律之上的作风。

人民老百姓才是这个国家的主人。各级政府更要牢记初心和使命,真正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民群众获得更多实惠,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才能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