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汉武帝刘彻,是历史上雄才大略的皇帝。如果出一个皇帝排行榜,他应该可以名列前茅。

不过,他只是汉景帝的第10个儿子,而且还是庶子。在他之前,汉景帝还立过一任太子,那就是汉武帝的大哥,也就是汉景帝的长子,刘荣。

作为太子,刘荣没有犯过任何错误,就被当时只有7岁的刘彻顶替了位置。被废之后,他的亲爹汉景帝还不放过他,非要找理由把他给杀了。

那么,汉景帝为什么要废了刘荣,又为什么容不下他呢?

本文我们就来说一说,汉景帝的第一任太子,无错被废的刘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立为太子

汉景帝登基整整5年之后,才把长子刘荣立为太子。

当时的汉景帝,已经36岁了。要知道,他的父亲汉文帝在立他为太子的时候,只有24岁,登基不到1年。

汉景帝为什么要把立太子的事拖这么久呢?我想,不外乎有2个原因:

  • 其一,汉景帝对刘荣不够满意。

汉景帝可能觉得这个长子资质不够,希望能再多观察几年,看其他儿子是不是更有君临天下的潜质。后来发现各个儿子都差不多,才无奈立了刘荣这个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其二,汉景帝在等皇后生嫡子。

汉景帝的原配皇后,是太皇太后薄姬的侄孙女。汉景帝可能迫于祖母的压力,在皇后生下嫡子之前,不敢立太子。后来汉景帝立刘荣的时候,太皇太后已经去世了,薄皇后也很快因为无子被废。

不管是出于哪种原因,等待了5年的刘荣,总算是当上了太子。这5年里,他的8个弟弟都已经被封王了,他这个一无所有的皇长子,多少是有些尴尬的。

就在刘荣被立为太子的同一天,他的十弟刘彻也被封为胶东王。

3年之后,就是刘彻抢了他的太子之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无错被废

说来刘荣也冤枉,汉景帝废太子的原因,和他本人半点关系都没有,全因他的母亲栗姬犯了两个致命的错误。

  • 第一个错误,是拒绝了馆陶公主的联姻请求。

馆陶公主,是汉景帝唯一的同母姐姐。她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在刘荣当上太子之后,就向栗姬提出,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刘荣当太子妃。

然而,馆陶公主平时经常给汉景帝送美人,栗姬嘴上虽然不说什么,心里早把馆陶公主问候了无数遍。见馆陶公主居然还想要嫁女儿,栗姬想都不想,就拒绝了。

这下子,栗姬可把馆陶公主得罪狠了。馆陶公主转头就和汉景帝的另一个宠妃王夫人联姻,并经常在汉景帝面前说栗姬的坏话,同时又不断地说王夫人的儿子刘彻的好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景帝受姐姐影响,也开始看栗姬越来越不顺眼。不过,汉景帝毕竟和栗姬感情深厚,就算心里觉得不舒服,也没有表现出来。

  • 就在这个时候,栗姬又犯下了第二个致命的错误:拒绝汉景帝的托孤。

一次,汉景帝生病,心里非常沮丧,就对栗姬说:我百年之后,希望你能善待其他的妃子和她们的儿子。

这话的言外之意,是汉景帝已经把栗姬当做未来皇帝的母亲、未来的太后看待。

然而,妒火中烧的栗姬,非但没听出汉景帝话中的深意,还把不愿意写在了脸上。

汉景帝心里顿时警铃大作,对栗姬的意见更大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汉景帝虽然对栗姬不满,依然尽心地为栗姬和刘荣铺路。在刘荣当上太子两年之后,汉景帝便废黜了一直生不出儿子的薄皇后。

正常来说,新任皇后,应该是太子的生母栗姬。然而,这个时候,刘彻的母亲王夫人出手了。

王夫人暗中找到一个大臣,让他上书请求汉景帝立栗姬为皇后。

汉景帝一看,误以为这个大臣是受栗姬的指使,顿时勃然大怒,新仇旧恨都涌上心头:让你在我死后照顾我的妃子和儿子,你不愿意,对于当皇后倒是积极!

盛怒的汉景帝,立刻把栗姬打入冷宫,并废黜了刘荣,立刘彻为太子。

自始至终,刘荣这个太子,都没有做过一件错事,就这么被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被逼自尽

刘荣虽然被废,但毕竟还是汉景帝的儿子,又没有犯过错误。于是汉景帝把他封为临江王,把他打发到封地江陵去了。

当时的江陵,炎热而贫穷。刘荣从大汉帝国未来的皇帝,被贬为这么一个地方的诸侯王,还被逐出长安,他有足够的理由自怨自艾。然而,根据《沙洋县志》记载,来到江陵的刘荣并没有就此沉沦,反而兴修水利,关心民生,做了不少实事。

不过,平静的生活只过了两年,刘荣又收到了汉景帝召他回长安的命令,原因是,他在修建宫殿的时候,侵占了宗庙的地。

细读史记就会发现,这是汉朝大臣和诸侯王常见的罪行。是这些大臣和诸侯王无知到连侵占宗庙是犯罪都不知道,还是皇帝想找理由杀人,就见仁见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史记》记载,刘荣出发的时候,才登上马车,车轴就坏了。江陵的父老认为,这是一个不祥的预兆,不由得痛哭流涕地说:我们的临江王再也不会回来了。

这也可以看出,刘荣在江陵确实是深得民心。

刘荣去到长安之后,就直接被带到了中尉府受审。负责审问他的,是汉景帝的心腹,有名的酷吏,郅都。

郅都一点都不给刘荣这个皇子面子,审问起来异常严苛。刘荣心里害怕,便要求见父亲和祖母一面。郅都毫不留情地拒绝了。

刘荣又要求郅都给他书写工具,他要给汉景帝写信。郅都同样没有理会他。

这下子,刘荣明白了:若不是有汉景帝的授意,一个小小的中尉怎么敢这么对待他呢?

绝望的刘荣,就此在狱中自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书》记载了刘荣的身后之事:他自尽之后,被葬在了蓝田。数万只燕子衔着泥土,放置在他的坟上,为他筑起高高的坟冢。

我想,这件事应该是来源于民间传说,被汉书采用。这也体现出了刘荣深得民心,百姓们都很同情他。

刘荣去世之后,汉景帝没有表现出对这个长子的哀伤,刘荣的奶奶窦太后却勃然大怒,准备惩罚审讯刘荣的郅都,为孙子报仇。

为了安抚窦太后,汉景帝假意把郅都罢官,却瞒着窦太后,把郅都任命为雁门太后。

过了一段时间,窦太后知道郅都居然仍被汉景帝重用,更是怒火中烧,不顾汉景帝的反对,把郅都处死了。

窦太后和汉景帝对刘荣之死截然不同的反应,更是体现出了汉景帝的冷血无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4、为什么汉景帝容不下刘荣

郅都只是一个臣子,若是没有汉景帝的暗中授意,绝不敢逼死刘荣。

而且,郅都是有名的酷吏。汉景帝派这么一个人审讯刘荣,意图已经很明显了。

刘荣可是汉景帝的亲生儿子,又已经被废,汉景帝为什么容不下他呢?

我认为,不外乎是以下两个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其一,汉景帝担心日后刘荣有反心。

刘荣作为曾经的太子,没有犯过任何错误,就被废黜,母亲栗姬也抑郁而终。谁能保证刘荣心里没有不甘,日后不会造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