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司马南频道 晓张

3月16日,美国总统拜登首次在回应一名记者提问时称俄罗斯总统普京为“战犯”,俄方回应称这是“不可接受”和“不可原谅”的。自俄乌冲突开始以来。多个西方国家和组织领导人均指责俄罗斯总统普京犯下了“战争罪”,国际刑事法院也已就这一事件展开调查。那么,普京发动“特殊军事行动”的行为真的会被定性为“战争罪”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什么是“战争罪”

“战争罪”是由1998年国际刑事法院的创始文本—《罗马规约》所定义的,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敌对国家,违反国际社会中一般公认的关于武装冲突的国际法原则和规则的行为。“战争罪”并非笼统地反对一切战争,而是禁止武装冲突中的违反战争法规和惯例的不人道行为,例如故意杀害战俘和伤病人员,对平民或敌方战斗人员犯下的任何严重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的行为(谋杀、伤害身体或健康、强奸、故意攻击平民人口、掠夺和破坏平民财产)等等。

除“战争罪”本身外,战争罪的三大罪行还有“危害人类罪”和“灭绝种族罪”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针对民众实施的谋杀,种族灭绝,酷刑,强奸,政治性的、种族性的或宗教性的迫害,以及其他非人道的行为”,后者是“意图全部或部分消灭某一民族、族裔、种族或宗教团体”而犯下的罪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轰炸平民是决定性的标准

从理论上讲,俄罗斯的“特别军事行动”是否具备“战争罪”的要素呢?尽管乌克兰泽伦斯基一再指责俄罗斯正在进行“种族灭绝”,但据巴黎第一大学潘提翁分校专门研究国际人道主义法的荣誉副研究员菲利普-瑞夫曼说:“这个定义的确非常多地被用于政治原因。例如,在非洲的屠杀事件。但这些标准在现阶段并不符合乌克兰正在发生的事情。”

目前更多西方国家谴责俄罗斯的是“战争罪”“反人类罪”的罪行。2010年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审查大会通过的“侵略罪”也被提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具体而言,俄乌冲突中可以被起诉的部分是对平民人口的袭击。“现阶段最有说服力的是使用集束炸弹,这种炸弹在爆炸时能向四周发射钢制弹丸。”菲利普-雷夫曼解释说,“在城市地区使用这些武器已经被视为战争罪”。然而3月3日美国官员已经承认无法确认俄罗斯是否是使用了集束炸弹。所以目前国际刑事法院的调查阶段是相当初步的,什么也无法证明,因为国际刑事法院只要开始有了怀疑,就可以启动调查程序,这些调查程序通常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

此外,检察官表示,目前的调查将涵盖“自2013年11月21日以来在乌克兰实施的所有行为”。这将包括“所有过去和现在对任何人在乌克兰领土任何地方犯下的战争罪、危害人类罪或种族灭绝罪的指控”。如此宽泛的时间区间可能会减慢调查的速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普京不是第一个面临这种指控的国家元首。科特迪瓦前总统巴博是自国际刑事法院2002年成立以来首位被审判的国家元首,他因选举后危机期间实施屠杀和其他几项反人类罪行而在荷兰海牙接受羁押7年,于2019年2月1日释放,但被要求不得离开接收他的国家并定期向当地法院或警局报到。而首次接到国际刑事法院逮捕令的现任国家元首是苏丹前总统巴希尔,他涉嫌在达尔富尔犯下战争罪、反人类罪和种族灭绝罪。但苏丹并没有签署《罗马规约》,也没有义务与国际刑事法院合作。法院网站上表示“嫌犯目前仍然在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际刑事法庭宣判科特迪瓦前总统巴博无罪释放

说回俄乌冲突,早在当地时间2月27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示,乌克兰已经向海牙国际法庭提起针对俄罗斯的诉讼。然而即使国际刑事法院真的判处普京相关罪名,也极有可能达不到泽连斯基想要的效果。

国际刑事法院有规定:对于不属于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的成员国的国家,审理他们的案子需要以国家同意为前提。如果双方都愿意将案子交由国际法院进行判决,那么国际法院的判决对于诉讼两方都具有法律约束力。如果有一方不执行生效判决,就会由联合国安理会来强制执行。但早在2016年11月16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就签署命令,宣布退出设在荷兰海牙的国际刑事法院。因此国际刑事法院的判决在俄罗斯没有强制执行力,国际刑事法院只有在相关人员出现在成员国境内时才能对其实施逮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位于海牙的国际刑事法庭

曾经中菲南海争端对俄罗斯这一案件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当年菲律宾前政府在美日等国怂恿下,提起针对中国的仲裁,并不顾中国的强烈反对,国际仲裁单方面成立了一个由5人组成的“中菲南海争议仲裁庭”。2015年7月7日,国际仲裁庭首次举行听证会。中国拒绝出庭,不承认任何仲裁结果,理由是海牙国际仲裁法庭对中国和南海问题没有管辖权。与国际刑事法院规则相同,国际仲裁法庭也同样需要双方当事国均自愿将争议提交仲裁庭,仲裁结果才对双方有国际上的约束力。菲律宾单方递交要求仲裁,我国不承认裁定的法律效力是完全合乎国际法和外交惯例的。即使在我国代表缺席的情况下作出了所谓的仲裁决议,也是无效的,对我国毫无执行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仲裁庭2015年7月间召开听证会,中国代表缺席

总而言之,如果有确凿证据表明对平民进行轰炸,国际刑事法院很可能以“战争罪”起诉普京。然而,这项刚刚启动的调查可能需要几个月或几年的时间才能出结果。此外,即使定罪,对普京的影响也将非常有限。一方面是因为俄罗斯已经退出《罗马规约》,在没有俄罗斯同意接受管辖的情况下,最终大概率也是无疾而终;另一方面是因为国际刑事法院执行能力有限,在涉及到国家元首的情况下往往无计可施。

泽连斯基宣称起诉在舆论上也没有制造出那么好的效果,在法国《费加罗报》的评论区,法国网友纷纷指责国际刑事法庭对普京的“特殊军事行动”重拳出击,却对之前北约轰炸科索沃和小布什发动伊拉克战争视而不见。

可以说,泽连斯基“义正严词”的起诉并没有达到他预想的实际和舆论效果,终归是一场闹剧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