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泵送入模

由中铁十局八公司承建的

津潍高铁潍坊特大桥跨S321省道

连续梁0号块顺利浇筑完成

这是中铁十局津潍高铁

“首个”浇筑的跨省道连续梁0号块

标志着项目桥梁施工

迈进新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津潍高铁潍坊特大桥跨S321省道连续梁全长297.6米,设计为4墩3跨(78+140+78)米,是八公司迄今为止参与施工的“最大跨度”的连续梁。此次浇筑的35号主墩0号块,长13米,高10米,梁面宽12.6米,混凝土体量688.04立方米,浇筑历时24小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号块作为该桥的重要部位和施工的关键工序,其钢筋及管道布设密集,挂篮预埋孔洞及预埋件数量繁多且精度要求高。为保证施工质量和效率,项目部以“标准化”“可视化”“数字化”为抓手,通过采取精细化施工管理手段,有效实现了对施工安全质量全方位、多角度、多层级的监督和管控,充分展示了以科技赋能培育新质生产力、助力高铁建设提质增速的新图景。

三个标准化

精准定位

角钢卡具定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利用角钢卡具卡控钢筋位置,并辅以刻度尺标识间距,不仅能够实现钢筋的精确定位,更能直观地观察和测量钢筋间距偏差。每个连续梁节段可节约2个钢筋工投入,缩短0.5天的施工周期。

预应力管道定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采用精加工全截面整体刚性井字架,实现对预应力管道的精准定位,保证了预应力管道位置准确,并使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产生位移。每个连续梁节段可节约2个人工投入,缩短0.3天的施工周期。

刚性骨架定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采用刚性骨架对后锚孔和走行轨道锚固筋精准定位,保证施工完成后,后锚杆垂直受力不倾斜,走行轨道精轧螺纹受力均匀。

两个可视化

精细管理

BIM交底可视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利用BIM技术的可视化特征,对连续梁各施工工序进行可视化推演与交底,从三维立体的角度对施工准备、工艺流程、工序转换、安全质量控制到应急措施等方面进行施工指导,确保对全体参建人员做到入脑入心的深层次培训,有效保证了施工工序衔接和施工质量。

BIM建模可视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利用BIM建模,模拟推演钢筋与波纹管的碰撞试验,将图纸中隐藏的空间问题精准暴露出来,提前编制处理方案,切实解决“错”和“碰”的问题,从而有效提高设计质量,节约施工成本。

三个数字化

精确把控

智能张拉系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采用高端智能张拉系统,能够精确控制施加的预应力值,误差范围±1%以内;实时采集钢绞线伸长值,自动计算伸长值,及时校核伸长值误差,实现张拉应力与伸长量同步“双控”,同时也有效节省了张拉人员、测量人员等人工成本消耗。

智能压浆系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利用计算机智能技术,在压浆过程中进行压力、流量、水胶比三参数控制,保证浆液质量、压力大小、稳压时间等重要指标符合规范要求,确保压浆饱满和密实。压浆流程与持压时间目前已全部实现自动化、智能化,能够有效确保连续梁整体质量,保证其耐久性。

信息化管理系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项目部充分利用BIM技术建立连续梁模型,将线形监控、应力监测等信息全部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了线形控制的精度和准确性,保证了连续梁外观、线形质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潍坊特大桥跨S321省道连续梁0号块的成功浇筑,为后续连续梁上部结构施工打开了局面,对于推进项目整体施工进度,保证津潍高铁按期通车具有重大意义。在后续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将紧紧围绕公司管理提升暨高质量发展总体部署,把围绕现场提升履约能力、创造良好信誉和品牌作为项目管理的第一要务,在确保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全力推进上部结构挂篮悬臂浇筑施工。

图文:姚 胜 陈 博 孙 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