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期的文章推送中,我们关注了县城留守妇女的生活问题。在县城生活,她们的经济、思想、精神、情绪等方面都需要补充和慰藉。

近日,一位留守在家的女子联系我们,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看法。艰难的生活,她可以挺住。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她能应对。但是,有时真的感觉很委屈。

我们来听听她的讲述:

我本来和老公一起在杭州上班。孩子上小学后,我回到老家县城带孩子,从此过上了和公婆同在一个屋檐下的日子。

这样的日子,应该是幸福的。可是,我一直都无法适应。

01

每天早上7点,孩子要准时从家出发上学。所以,我将闹钟定在6:30,每天这个时间准时起床,并喊孩子起床。

孩子穿好衣服,梳好头发后,着急上卫生间。可是,卫生间的门却打不开,被反锁了。

里面传来婆婆的声音:“等会儿,我在用着呢!”

孩子一边看手表,一定直跺脚:“妈妈,怎么办啊?快要迟到了。可是,我已经忍不住了。”

我安慰她:“再等等,没事儿,我一会儿骑车快一点,一样能准时到学校。”

终于等到婆婆出来了,孩子直接冲了进去,连门都来不及关。

我尝试和婆婆商量:“妈,您以后早上上卫生间,能不能早一点,或者等我们走了再上啊?孩子早上赶时间,就这么一会儿。”

本以为婆婆会理解。毕竟,她不用送孩子,早上的时间相对自由一些。早上上卫生间,或者等我们用完了再上,不影响什么。

谁知,她当场就生气了,说:“都是这个屋的人,卫生间你们能上,我就不能上吗?”

好吧,算我多嘴了。

可是,这样的事不是一次两次了,而是频频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我每天上班,中午回家吃饭。最开始,我们商量好的,婆婆负责做饭。毕竟,公公下班回来也要吃饭。

但是,我发现,她每天中午做饭,都是头天晚上的剩饭剩菜。如果只是一两顿,我还能坚持。长期如此,我实在受不了。

我尝试跟婆婆沟通,能不能每顿少炒一点菜,每天中午都吃新鲜的。

话没说完,婆婆就摆出了她一副理直气壮的姿态:“你们现在的年轻人真难伺候,有吃的就不错了,还挑三拣四的。我们以前没吃的,光吃红薯,还不是过来了……”

我尝试性争取,说:“那每天中午,我下班回来做饭吧?”婆婆说:“你做的饭难吃得要死,莫把粮食浪费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那天下班后,我看到一个邻居在小区门口卖辣椒,不贵,两块钱一斤。

这个邻居我非常熟悉,平时我卖点手工艺品,她都会支持,有时还会多给我一些零钱。

内心里,我是非常感激的。所以,看到她卖辣椒,我毫不犹豫地买了一些,权当礼尚往来了。而且,新鲜辣椒家里天天要用。

然而,我刚将它提进家门,婆婆就喊住了我:“你真是有钱不得了。家里的菜园里种了很多辣椒,过几天就可以吃了,你还买这么多做么事?你要有钱的话,给点我用用呗!”

她一直在那说着,我竟然感觉有些委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4

除了婆婆,公公也对我有意见。

那段时间,我在准备财务中级职称考试。每天下班后,我把自己和孩子关在房间里,一边陪她做作业,一边复习中级知识。

可是,我经常听到公公在门外骂骂咧咧:“一天到黑上班,回家就把自己关在屋里,什么活儿都不干。”

最开始,我尽可能解释:“我陪孩子做作业,还要准备考试呢?”

可是,我发现跟他根本解释不通,因为他会说:“孩子在学校学得好好的,难道几个题目都不会做吗?还要你辅导?那要老师做么事?”“你现在几十岁的人了,还考么事试?考试能当饭吃吗?”

我知道,思想认识不在一个层面,怎么解释都不可能有效果。所以,我干脆沉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5

我尽量克制自己。可是,有些时候确实感觉委屈。

有时,和老公视频时,我忍不住向他倾诉,不仅没有换来他的理解和宽慰,他反而指责我一番:“我爸妈一把年纪了,他们的性格就这样,一辈子都过来了,你作为晚辈,就不能让让他们吗?”

我试图解释,他说:“我对我父母的情况非常熟悉,我也没办法。我都只能靠忍,你还能怎么样?你希望我能做什么呢?”

我俩多次为此争吵。后来,我再也不轻易跟他提这些了。毕竟,提一次,生气一次。

一次,我实在忍无可忍后,向老公提议换个房子住,与公婆拉开一定的距离。结果,他把我狠狠说了一顿,他说:“我爸妈就我一个儿子,如果分开住,村里人会怎么看我?亲戚朋友会怎样看我?你不要脸,我还要脸呢?”

现在,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常常,我会感觉到委屈。难道真的只能这样下去吗?

何时是个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