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福州5月18日电 题:小地瓜 大产业——闽西连城地瓜产业观察
  新华社记者秦宏
  甜甜黏黏的地瓜干是不少人喜欢的食品之一。在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传统地瓜干只是160余种地瓜加工产品中的一员。从地瓜零食、饮料和酒、保健品,到地瓜化妆品、药品和生物饲料等,每一株地瓜都被充分开发利用。
  福建沣沣食品有限公司位于连城县现代甘薯(地瓜)产业园内。在生产车间,只见一筐筐原料经过约150米长的生产线,变成一包包脆香薯片。自动化生产线上50名来自周边村庄的员工正在忙碌生产。
  “一条生产线日消耗原材料20吨,年产值可达3亿元。”沣沣食品负责人黄宝春说,以前一条生产线需要300人,现在更高效了。
  连城年种植地瓜约10万亩,加工产品占全国80%以上的市场份额,全产业链产值120余亿元,吸纳就业人口12万人。“在连城,地瓜真正是‘一根地瓜富半县,一个产业强半县’。”连城县政府党组成员陈路招说。
  但有着数百年种植历史的连城地瓜,一开始却与粮食短缺紧密相连。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连城地处山区人多地少、耕地贫瘠,群众过去“吃饭难”。
  “明朝中后期闽侨从南洋引进地瓜,来到本地隔田村发现虽土质硗薄,但每亩却能种出好几百斤产量且色佳味甜,随后种植逐渐扩散开。”陈路招介绍说,人们为防煮熟的地瓜馊坏,放在灶膛烤后下地干活时携带,衍生出地瓜干。
  商品经济兴起后,连城人将地瓜干带到沿海城市景区销售,广受欢迎。20世纪90年代当地有数千家小作坊烤制地瓜干。但传统烤制卫生和环境污染问题多。随后当地建设起产业园,促进地瓜加工产业规范化、规模化和品牌化发展。
  “目前连城地瓜品种已涵盖鲜食、加工、菜用、水果和观赏类。”连城农民创业园管委会副主任李昌涛说,为做大做强地瓜产业,2019年当地建立福建薯业研究院,收集地瓜种苗进行培育、研究推广,以及开发加工产品等。
  连城县福农食品有限公司是当地一家地瓜干加工产品龙头企业。“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要口味、要健康、还要观感,我们每年都要推出创新产品。”福农食品负责人李艳华说。
  随着各项农业科技进步,如今连城地瓜已从最初的亩产三五百斤达到最高万余斤,优质地瓜品种不断丰富;当地地瓜种苗选育、种植技术,仓储和市场销售,品牌打造等配套和服务,也在不断完善和升级。
  走进当地优质种苗培育基地,只见百余亩设施大棚内地瓜秧苗苍翠欲滴;为使消费者能随时吃到最佳品质地瓜,当地福建三匠农业有限公司新建起智能流转仓库;当地电商大楼内年轻主播们每天热情地介绍着地瓜产品……
  “产业稳定性、品质和市场影响力稳步提升。”连城县电商办负责人张远山说,目前当地地瓜产品已内销600余个城市,外销日韩、欧美等地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