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司马南频道 志远

据媒体报道,近日,成千上万的德国人在全国70多个城市同时发起示威抗议集会。示威者高举写着“和平、取暖、面包而非武器”、以及“与俄罗斯和平相处”等标语的横幅,要求当局通过谈判结束俄乌冲突。示威者还呼吁德国停止向乌克兰提供武器、并要求放弃已宣布的德国联邦国防军加强军备的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德国数十个城市同时举行反战示威活动,只不过是欧洲各国反战浪潮的一个缩影。进入今年以来,包括德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国老百姓,纷纷举行大规模示威抗议和罢工活动,抗议各国政府在乌克兰危机煽风点火、以及对俄制裁等举措。显然,受战争和制裁等因素的影响,欧洲各国经济普遍深陷滞胀泥潭中,给各国民众的切身利益造成严重影响。

欧洲民众反战示威抗议活动遍布每个角落,给各国政府的对乌政策带来巨大压力。更重要的是,西方国家武器库存基本都已被掏空,导致他们在对乌军援变得越来越难以为继。因此,尽管欧洲各国在俄乌冲突问题上的调门,表面上看并没有出现软化迹象,但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法国总统克龙等欧洲领导人近日访华,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希望中国出面调停俄乌冲突问题。由此可见,欧洲各国领导人口里虽说不说,但实际上心里都迫切希望战争早日结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便是美国自己,近期也因为两党在对乌军援问题上出现严重分歧,给拜登政府在对乌军援问题上造成越来越大的阻力。所以说,尽管基辅方面近期高调谈论反攻问题,但现在的西方国家,已无法像战争初期那样乌克兰要什么他们就给什么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乌克兰有关反攻的论调,极有可能就是一种宣传手段,目的就是希望西方为其提供更多的军援。

随着俄联军拿下具有战略和政治价值的巴赫穆特,形势对俄罗斯而言正变得越来越有利。不过,在有关乌克兰可能发起反攻的消息,却有人对此感到特别兴奋。据媒体报道,俄罗斯车臣共和国领导人卡德罗夫日前表示,就他个人而言,如果乌克兰发动攻势的话,他很支持。卡德罗夫给出的解释就是,乌克兰为了确保反攻成功,他们需要集结大量的资源。俄联军防御阵地是有很大优势的,只需要少量的资源,就能够给予进攻状态中的乌军重创。届时,俄联军将缴获大量北约武器,以及成群结队的俘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卡德罗夫显然不像是在吹牛,因为在乌克兰广袤的平原作战,没有制空权的乌克兰军队,一旦集结兵力发起进攻,将会成为俄联军空地一体火力覆盖的对象。在去年9月份乌军发动反攻之后,俄军放弃包括赫尔松在内的一些地区,就是为了避免与乌军硬碰硬,而是尽最大可能地消灭乌军的人员和装备。当乌军攻势成为强弩之末的时候,俄军就一鼓作气拿下索列达尔和巴赫穆特等重要城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去年相比,今年俄联军的监视、侦察和精确打击能力均获得很大的提升,有关这一点,从俄联军近期在进攻巴赫穆特的战斗中就已经得到体现。另外,西方对乌军援已越来越难以为继,尤其是弹药这一块,西方军工企业的产能,根本就满足不了乌军在高强度战争下的需求。更何况,很多欧洲国家都需要补充自身空虚的弹药库。上述的这一系列因素的存在,对有可能发动所谓“春季攻势”的乌克兰军队而言,将有可能是一场噩梦。这也就是卡德罗夫支持乌克兰发起攻势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