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叶孜文 通讯员岳青 5月18日上午,第十四届“挑战杯·广州工行”广东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终审决赛在华南农业大学开幕。来自124所高校的524件作品在终审决赛同台竞技,并将全部参加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18日上午,第十四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终审决赛在华南农业大学开幕。 南都记者梁炜培摄

157所高校、3.4万件作品竞逐创新创业先锋

“我连续两年指导学生队伍参赛,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特别高。”华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研究员刘升建说,“‘挑战杯’项目落地成为‘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这为学生创新创业搭建了非常好的平台。”

作为广东省影响力最大、覆盖面最广、含金量最高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活动之一,“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由团省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社科院、省科协、省学联等单位联合主办,目前已连续举办13届,累计带动100万余名学子参与创新实践。

本届“挑战杯”分设内地参赛项目、港澳台侨参赛项目两大赛道。自启动以来,共有157所高校、3.4万件作品参赛,省校两级参赛人数超过10万人,参赛人数和作品数均创历史新高。经过层层把关、严格评审,来自124所高校的524件作品脱颖而出,在终审决赛同台竞技,超3000名师生向“挑战杯”发起冲击。

聚焦新质生产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本届竞赛聚焦新质生产力,作品类型涵盖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文化创意和区域交流合作、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等五大领域。

在开幕活动上,中国工程院罗锡文院士进行主旨分享,他勉励广大南粤学子胸怀“国之大者”,勇担时代使命,厚植创新沃土,激发创造潜能,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锡文院士主旨演讲。 南都记者梁炜培摄

本届竞赛还专门设置创新创业青年先锋经验分享环节,高校青年代表们不仅分享了各自领域的经验和见解,更传递出创新创业的无限魅力和广阔前景。

“创新中我们坚持问题导向,针对电解水制氢的工业化难题,首次尝试MOF材料衍生的非贵金属催化剂。”华南理工大学氢科技创业团队负责人胡安谦介绍,他们团队从新材料、新方法、新体系三个方面打造绿氢的“新质生产力”,实现低成本、低能耗、高效率制氢。

广州中医药大学《南药先锋-急需南药种植专家》团队负责人吴带娣在分享中表示:“经过1460个日夜的技术攻关,我们突破了技术瓶颈!”团队掌握了品种培育、种苗繁育、生态种植等关键技术,联合大型药企建设南药规范化产业基地,带动全省南药优化种植。

“乡村耕种中,土壤吸肥力不足、用肥料大、果蔬种植质量参差不齐等生产劣势是最困扰农民的问题。”广东工业大学《橙丰魄浪-新型土壤调理剂助力乡村振兴的破题者》团队负责人张博爱表示,他们通过矿物质土壤调理剂解决乡村产业种植难题,已经推广面积超1万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创业青年先锋经验分享。 南都记者梁炜培摄

“我们这个项目致力于攻克数据存储时间的难关。”南方科技大学《螺旋微存——全球首创便携式DNA数据存储设备》团队负责人况成润胸有成竹地介绍,他们推出基于DNA的数据存储器,数据存储密度约为普通介质百万倍,可实现线上数据管理与线下数据存储双模式的结合。

此外,本届竞赛作品展也对社会公众开放。展览集中展示了来自全省高校五百余个精彩项目,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前来参观,共同感受广东青年大学生在创新创业道路上所展现出的蓬勃朝气与无尽活力。

科创与实践深度融合 引领青年入县下乡

本届竞赛以“培育新质生产力,青创筑梦百千万”为主题,聚焦服务“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注重激发广大南粤学子创新创造潜能,入围决赛的524个创业项目全部参加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组织化、规模化、批次化入县下乡,在县镇村广袤大地上建功立业。

“作为一名香港学生,我报名参与了本届‘挑战杯’的港澳台侨项目,学校对我们支持指导很完备,非常开心能进入决赛。未来,我也计划把我们的项目组建成‘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发挥更大的作用。”来自暨南大学的“湾区青年说:‘声’入人心,聚青年力量”项目负责人黄凯霖同学表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十四届“挑战杯”竞赛作品展。 通讯员供图

为激励和引导青年人才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主战场挑大梁、当主角,提升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广东共青团始终牢记为党育人根本任务,以“挑战杯”“攀登计划”“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为抓手,全面构建“前端培育、中端实践、后端孵化、跟踪研究”的全链条育人体系。

“攀登计划”广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资金是由团省委管理的省级专项资金,用于资助省内在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开展自然科学、哲学科学和科技发明制作等方向的实践研究。五年来,“攀登计划”累计投入1.17亿元,资助5512个大学生团队开展科技创新研究,产出6578项高水平学术成果,从前端为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支持。

“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创新打造“县镇出题、高校揭榜、长期结对、考核实绩”的“高校+县域”合作模式,建立校地结对共建的实践育人平台和以县域为依托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转化平台,持续组织动员青年人才、项目、技术入县下乡,为广东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力量。目前,“百千万校地通”平台上线了7000个镇村高质量发展需求,22000支突击队带“智”进田、融“技”于村,校地成功结对5000个合作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