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汽车行业确实有一些怪象,说行业不景气很艰难吧,4月的批发销量继续保持10%的增长,绝大多数车企销量同比出现正增长,但要说轻松?并不见得。价格战频发,车企的利润在极度压缩,竞争恶化似乎比过往任何时候都糟糕。

不过越是动荡的时刻,就愈发推动格局生变,就像如今的车企排名一样,借力新能源,自主品牌获得更多认可和青睐,特别是头部四家自主车企,基本上占据了所有自主品牌六成的市场份额,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其中除了比亚迪作为当红明星,奇瑞、吉利、长安虽然没有网上那么火,但现实的销量并不低,特别是他们的燃油车车型,不仅为企业赢得了销量上的优势,还在利润方面为企业在新能源发展的过程中提供了强大的后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合资在自主的压制之下此消彼长,不过德系下滑的程度相对优于日系和美系。当然,从销量也可以看出,一些在企业战略、产品布局、营销方面出现问题的企业,混战中逐步掉队了,日子越发艰难,而更多时候一旦失去势能,品牌也就向下了。

比如4月份,上汽通用基本上都挂上了三成左右的同比降幅,单月销量跌破5万辆以下,已经跌出了常规的车企十强。

竞争就是这样,特别是在中国汽车目前供大于求的市场境况,势必会淘汰一部分产品力和品牌力以及企业底蕴和实力不够深厚的企业,同时还有一批不能及时顺应消费需求的汽车产品,也将逐步淡出行业和消费者视线。

如果从今年前4月的情况来看,基本上全年的车企格局已经展现出来。比如比亚迪在短期两年内,基本上没有对手可以匹敌,奇瑞、吉利、长安追赶起来难度非常大。不过对比亚迪来说,累计同比23.6%的增幅也证明了“高处不胜寒”的道理,高速发展的阻力以及无数的追兵,要前进的每一步,都不会太轻松。

作为自主和行业第一梯队的奇瑞、吉利、长安,随着销售月份的增加,相互间累计的销量差距也逐步拉大,目前已经出现了约6万辆的销量差距,鉴于这几家企业在各自领域都有优势,比如奇瑞在海外出口有优势,吉利和长安在多品牌和细分市场的均衡方面有优势,因此三者在发展的道路上也会齐头并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比亚迪、奇瑞、吉利、长安拿下车企四强,领跑自主品牌乃至整个车市将是大概率事件。而在合资车企中,一汽-大众虽然能够保持在前五,但也可以看到目前其与长安汽车还有4万辆的差距,相当于每月1万辆,单从新能源这块,长安的优势就比一汽-大众强了不少。

从上汽大众开始,车企们的差距就凸显出来了,南北大众近20万辆的差距,已经形成了巨大的鸿沟,且不能轻易被逾越,也就相当于车企第6-8名构建了一个第二阵营,里面包含了上汽大众、长城汽车、特斯拉三家车企。

从第9名到14-15名,基本上属于头部的第三阵营,前4个月20万辆的水平相互之间差距不大,今年全年这个领域的厮杀应该会更加激烈。比如上汽乘用车在新能源上价格的一探再探,就像智己把价格拉低到20万元以下,而飞凡目前因为定位和来自智己下探的压力,新能源支撑力会比较有问题。

东风日产前4个月进入到十强,这确实令人意外,这在整个日系退败的背景下,可以说给日系上了一剂强心剂。不过销量和市占率的背后,那自然是血的代价, 轩逸 参数 图片 )价 格越 来越便宜,销售占比越来越高,这自然对日产品牌未来在华的发展是一个不好的信号。

部分月份,上汽通用五菱可以进入到十强,但是综合前4个月来看,仅拿得第11。实际上上汽通用五菱爆品是有的,特别是在入门级的纯电细分市场,只是销量的延续性有点差,无法形成销量的叠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系别销量的变化,是近两年来最热的话题,其中以自主品牌最为火爆。4月份自主车企的份额已经达到了63.8%,创下了史上最高份额纪录,且直接推动前4个月自主品牌的份额正式突破60%,达到60.8%,直接比同期提升了8.3个百分点。更值得一提的是,自主车企的销量明显高于行业的大盘走势,4月份和前4个月同比28%的增幅就是最好的证明。

自主的强大有目共睹,除了四家头部车企,霸占了六成的份额,诸多新势力造车,也将新能源汽车的势能逐步提升,特别是赛力斯、理想、小米等,为整个自主车企带来的增量相当可观。

当然30家自主品牌中,月销破万不到20家,这也意味着市场的分化以及拉动自主品牌增长的核心能量,依然在部分车企手中。所以就算新势力再火,拿到了更多的流量和关注度,实际上消费者在购车决策中,依然会看向头部和成熟的车企和车型,这是不是意味着,搞流量不一定能搞到销量。

外资品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无论是在新能源还是在传统油车上,或者说就算找到了方案,目前尚未奏效。大多外资车企新能源不瘟不火,其中纯电产品难以在消费端得到更多用户的接受,受消费者追捧的插混产品又暂时难以补齐到位,因此新能源这块蛋糕还不能为外资品牌提供直接的助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德系车的份额也还在下跌,4月份已经降低到了15.4%,前4个月已经降低到了16.7%,包括销量上整个德系车4月和前4月同比都是下滑的。而日系车更是如此,4月和前4月的下滑幅度都在10%以上,以至于日系车的份额跌至11.2%,几乎为近几年来的冰点,除了东风日产和东风本田因为同期基数问题,为日系车的颓势挽回了一些局面。

美系车的份额则主要受特斯拉和上汽通用影响,整体的跌幅在20%左右,成为所有系列最糟糕的存在,单月份额最低以及跌至7%以下。如今随着国内新能源的崛起,特斯拉的压力颇大,4月和前4个月销量同比都是下滑的状态。上汽通用更是如此,跌幅更是达到40%左右,累计销量已经成为主流合资车企的最差表现。

随着行业竞争日渐白热化,越来越多的车企拿不到订单和销量,清退和出局也将成为未来车市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