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基层公务员总在说忙忙忙?

碧翰烽/文

这些年,基层干部的确不太好干。有的时候还两头受气、左右为难。

前日,有位街道书记坦言,现在基层工作任务重、压力大、有难度,想干的事情干不了,不想干的事情又非得要干。

最为头疼的是经费愈发吃紧,没了钱,一些矛盾纠纷难以化解,一些安全隐患难以处理,一些事情任务难以落实到位。不说要花大钱,总不可能两手空空。

现在的问题在于,人手不够、经费不够、职权不够、资源不够,可是工作任务一点不减,工作要求一点不降,使得基层干部一天到晚的忙忙忙。可有的时候静下心来想想,又不知道究竟忙碌了些什么?

首先,样样都是重点,终究没了重点。这是一些基层干部反映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说,按照现在基层工作清单事项来看,无论是乡镇街道,还是村社区,恐怕都已经达到了上百项。

如此多的事项,如果样样都是重点,样样都要平均使力,不说是有什么效果,单说是干部的时间、精力,又如何用得过来,不忙忙忙才怪。

有的基层曾经想过区分一些重点,可有的时候不管用,恰恰是你认为不是重点的事项,往往给你沉重一击,比如通报批评、考核扣分、督导整改,等等。

实际上,在基层,一个时期,应该是有重点的,而且只能是一个或几个,绝不能是数十个甚至上百个。

其次,机构人员不对等,上面多、基层少。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如果这根针有足够的自主性,很多时候还是能够串起来的。而一旦没了自主性,一律要按照上面每条线的要求去做,那这根针就难以串起来了。

按照现在的机构人员配置,从上往下,机构、人员都是越来越少。上面分得很细,下面以综合性为主,分工性与综合性存在相冲突,而如果上面的分工各行其是、多头指挥,就容易导致重复、反复,本来就是一件事情,却可能通过上面多条线重复、反复地传导到基层,自然就会增加工作量。

而且有的条线之间的标准还不一样,目标也不一样,不仅增加了基层的矛盾与困惑,而且又多了沟通协调的麻烦事。

还有,条条管理与属地管理的职责任务一直不够清晰,有些明明规定基层是协助的事项,到了具体操作运行的时候,就成了为主的事项。作为弱势地位的基层,面对条条的强势,难有一定的话语权。

再次,工作目标、工作要求层层加码。只要是层层加码,自然就会增加工作量。不论是实质的工作量,还是形式上的工作量,都只能是层层增加。特别是有些工作目标和要求,不太符合客观实际,纵使特别努力去干,也难以干成,那就比较麻烦了,只能靠堆积工作量来干,有的称之为“尽职免责”。

就比如基层经常要开展的大排查,往往是“一人生病、全家吃药”。没事时大家好像都没事,哪里一有事,大家就都开展大排查大整治。这种被动性的工作,其实是最容易忙碌、加班的。

另外,各种督查检查考核仍然较多。基层不只是要迎检,准备现场,准备资料,准备人员。除非是那种完全不通知的“四不两直”检查,或者是不到现场的检查,基层才不需要把精力放到应对、应酬、陪同等工作上。

而且,现在的督查检查考核都是以问题为导向,总要查出问题,查不出问题就是问题。那么,有了问题,就得整改,整改就得成立专班、制定方案、形成闭环,样样工作又得上升高度、增加密度,以表示重视。

当然,与此相关,或者不相关的形式主义虽然有所遏制,但没有根绝。形式主义的工作与事务,自然会要消耗掉不少基层干部的时间和精力。

最后,基层干部直接面对群众,有许多具体事情需要办理。当下,社会矛盾总量仍然不小,群众诉求较多,公共服务仍有不少短板,困难群众、弱势群体仍需要关注关心,经济发展、社会安全,要做的工作实在太多。许多群众的大小事、急难愁盼事,都需要基层干部一一面对和解决,而要真正解决哪怕一件事情,都需要花很多的时间与精力,加之现在群众的要求也比较高。

有的基层干部就说,现在事不好办,吃了苦、受了累不说,最怕就是上面不满意,群众也不满意,不知道你们基层干部在忙些什么。可谓是“忙了白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