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被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的消息刷屏了。

买房的话题,又成功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然后媒体又在吹捧“深圳楼市火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刺激老百姓买房,这一次真的是又全面动员起来了。

关于这一轮楼市的中长期推演以及买房的问题,哨兵昨晚在《刺激楼市,大招不断!做一个中长期的推演…》中已经做过推演。

今天,我们聊另一个大家都关心的问题:刺激楼市就免不了“放水”,放水会不会引发通胀?

过去的经验是:刺激楼市与放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放水则意味通胀、意味着手里的钱要贬值。

最近一段时间,因为水电气涨价的问题,导致网上流传着一波观点:涨价(通胀)刺激消费!

让大家觉得钱在贬值,刺激大家去消费。

对于这个问题,哨兵此前已经分析过,水电气这些涨价,非但不会刺激消费,相反,还会压制老百姓的消费。

大家自己设身处地的想一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所谓的“通胀刺激消费”,是站不住脚的!

要想刺激消费,唯一的手段,就是增加老百姓的收入。

有不少人担心,接下来会出现通胀,导致货币贬值。

中国老百姓过去几十年对抗通胀的“成功”经验,就是买房。

再加上最近一系列的刺激楼市政策,以及媒体的吹风,其实又勾起了一些人的买房的兴趣。

关于通胀的问题,咱们可以参考一下咱们的邻国日本。

1990年,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当年日本的CPI为3.08%,1991年为3.25%,之后就一直低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具体数据如下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从1995年日本CPI降到-0.13%之后,有超过一半的年份,日本的CPI都是负值。

包括2012年底,安倍经济学推出之后,日本的通胀也很温和,只有2014年出现了短暂的上升,为2.76%,其它时间都在1%以下,甚至为负。

直到2022年,俄乌冲突引爆全球能源价格,日本的CPI这两年才又明显上升。

日本人放水、印钱的速度,那可是全球都知名的。

那为什么日本国内没有形成通胀?

原因很简单:钱没有进入日常消费相关的领域!

日本央行印的钱,去哪里了?

1、首先就是直接就购买了日本的国债,以及日本的股票ETF

2、日本政府将国债筹集的钱,花出去之后,企业和个人挣到了钱,也是形成存款或者购买国债(存款其实也会间接的被购买成国债),也有一部分进了日本股市。

本质上就是:日本央行放的水,最终大部分都形成了国债,以及进入了日本股市

3、还有一部分要用于还债(比如房贷)。

4、另外,日元也算是国际货币,有一部分日元进入了海外市场。

5、从日本普通老百姓的角度来看,日本人口持续负增长,同时形成了低欲望社会,老百姓都不消费了,商品敢随意涨价吗?

对比日本以上的几点,现在的中国,也有类似的苗头。

1、首先是昨天(17号)开始发行的超长期国债。

未来几年,每年都会发行,国债余额未来会持续的增长,每年都会吸纳相当一部分资金。

2、至于国家队资金买入ETF、流入股市,年初救市的时候,出现了一轮,之后就暂停了。

3、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还债。

收储存量住宅,城投也好,房企也好,拿到钱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还债,要去修复他们的资产负债表。

对于普通老百姓,有点余钱的话,也在普遍的提前还房贷,也是在修复个人的资产负债表。

4、人民币也在追求国际化,期待能够有更大的突破。

5、国内的人口拐点已经于去年(2023年)出现,未来会持续的负增长;同时,普通老百姓的消费方面,这几年都在讲消费降级,消费习惯一旦形成,惯性是很大的。

综合来看,哨兵认为:钱会持续的印,但未来,国内的通胀会较长时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根本不可能跟过去那些年相提并论了。人民币对内贬值的压力,其实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