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 / 蔡伟璇

时值翔安建区20周年,与省内知名作家参加“作家眼中的翔安” 采风活动,走进澳头社区。

车拐入通往澳头社区的宽阔水泥路不久,往前望去,大吃一惊, 繁茂葱郁的花木,簇拥着一大片波光粼粼的湖水,湖水清澈地倒映着四周风情各异的小楼,简直就是著名的北京后海缩小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湖净双清,心高怀远

我和来自省内各地的作家们,很快走上环湖步道。丽日晴空,行走在怀远湖环湖步道却并不炎热,风从湖面吹来,四周知名和不知名的斑斓鲜花在风中摇曳。林木花树或高大、或茂密、或清丽,在环湖步道上落下斑驳的影,把赤日炎炎的夏,筛成花荫树影凉润的夏。步道上,不时见到年轻的母亲或上了年纪的阿嬷,推着叮叮当当的婴儿车,一路悠然走过;也见到坐着轮椅的老人,被小辈推着怡然游览湖光花色。

我们走上一座花岗岩拱桥,站在拱桥最高处,放眼望去,此时的湖面如一个巨大的绿玉盘,周边绿树生机盈盈,星星点点花卉在太阳下晶莹璀璨如各色宝石。视线再切换一下,但见停泊在湖上的蓝红相间的古帆船,仿佛从远古驶来。清风徐徐从桥洞中穿过,白鹭银白的 身影一闪而过……

澳头人小蒋介绍说,几年前,这个怀远湖是一个垃圾包围、蚊蝇漫天的“臭池塘”,居民们避之唯恐不及。 2014年,澳头社区开始清淤治理、生态修复怀远湖。 2021年,澳头社区又启动新一轮截污整治, 在实施雨污分流和截污纳管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生态补水工程,将澳头污水处理厂合格的中水,引入怀远湖。 很快,在社区居民欣喜的 目光中,怀远湖展现出古船停泊一湖碧水,四周花木葳蕤、白鹭翔飞 的景象。

小蒋停了停,又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说:“如果问这湖的前世今生, 湖长蒋才兴定能跟你讲个一天一夜。 ”湖长蒋才兴是翔安区金海街道澳 头社区主任,澳头人每天都能见到他“闲散”地待在怀远湖边。 他貌似“闲 散”,其实怀远湖的任何细小问题,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他一发现问题 就拍照留影,详细记录,及时通知整改。 过去几年,就是他带领社区 居民“治水”,昔日臭气熏天的怀远湖,如今已成了市民游客争相打卡 的“网红”景观湖。 他也因此获评福建省“最美民间河长”。 对于这份 崇高的荣誉,蒋才兴说:“守住怀远湖,就是守 卫我们的故乡。 有碧水 清清的怀远湖,才有我们活力四射的家乡! ”

小蒋又说:“你们再看脚下这座桥。 2014年澳头兴建‘美丽乡村’, 在对与大海贯通的怀远湖清淤时,掘得一块古桥碑,上刻‘双清桥’。 据考证,此桥是清道光年间苏廷玉考取进士进京赴任前为故乡捐建的, 并亲书‘双清桥’三字于桥碑上。 怀远湖扩建后,寓意为官清正、为 人清和的双清桥也进行了重修。 我们澳头因此插上了经济人文双腾飞 的翅膀,‘湖净双清,心高怀远’!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蒋带着我们走过朴拙又精巧的曲折木桥,只见一座融合粉墙黛 瓦徽派特色与江南清雅特点的五六层建筑,玉树临风地立在眼前。 抬 头看去,它高高的小巧檐角,仿佛一只素手,就要把瓦蓝的天空中那 一抹云彩取下来,披展在肩上——真是惊艳时光啊!

目光略往下,但见“六和居”三个陶艺风格的深灰色大字,嵌在 粉白的楼体上,古拙率真。 小蒋介绍说, 六和居原是被“湖臭”熏得 几乎无法居住的老厝,怀远湖从“臭名昭著”治理成“碧水清清”之后, 老厝重生了,整修改造成酒家后,做闽南“古早”风味,以药膳海鲜闻名。 每天夜晚华灯初上,厦门岛内市民便携家人好友涌来,聚在六和居楼前, 点上招牌菜捞汁螺片、白灼虾、海蛎炸等,就着湖上袭来的阵阵凉风, 就着清冽的冰啤……没有亲身体验,真无法体会那份浮生惬意!

古老渔村盛吹文艺风

小蒋一路介绍,飞扬的柳眉,锁不住澳头人的自豪之情。他又说:“以前,是大家往岛内跑;现在,是岛内往岛外来。不但来我们澳头游玩、 吃海鲜,还买房住到我们澳头这一带了。我们这儿空气好,教育医疗等生活配套也很便利。这就是翔安建区20年来飞速发展的成果。”

“哎,小蒋,能顺便去一趟‘雨巷’吗?看看明天区作协‘诗意海洋·古渡新韵——翔安本土作家诗歌品读会’的准备工作。”我说。“我们澳头的‘雨巷’,那是一个‘丁香一样芬芳’的地方!”小蒋笑吟吟 地说,又郑重地向作家们推介:“这么幽美的地方,诸位老师得见识一下,才不虚此行!”

我们前往“雨巷”民宿,走过一座三角梅老藤攀援缠绕、紫妍妍的花密密掩映的闽南红砖厝时,忽然被门口墙上一块方形白底黑字的工作牌吸引了目光,只见牌上写着“陈慧瑛工作室”。我跟小蒋说,著名作家陈慧瑛老师前些年在这里举办了她的新作《有一种爱叫永远》的品读会,我有幸受邀参加,在此见到了不少知名作家以及热情的社区居民。小蒋向作家们介绍说,“陈慧瑛工作室”也叫“澳头文学馆”, 因为著名作家陈慧瑛,它已是澳头最有影响力的文化工作室之一。

见我隔着花篱藤障往红砖雕花窗缝不住地探看,小蒋说,昔日“臭名昭著”的怀远湖重现绿水悠悠之后,艺术家们争相来到澳头开设工作室,现在已有近20个艺术空间及工作室免费对外开放,还不时举办各种展览、展示活动。其中,北欧当代艺术中心、时代美学馆(王大朋工作室)、澳头文学馆(陈慧瑛工作室)是最著名的几家。现在,这个古老的渔村文艺风四处吹拂,人文艺术色彩更加绚丽了。“我们的澳头,就这样从一个海边渔村,蝶变成一个集音乐、艺术、美食、美宿等元素为一体的文旅小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近“雨巷”,花木掩映的古厝,竟有一股清澈水流沿屋绕阶流动,难怪叫“雨巷”!我们顺着淙淙流水,寻找进入的木门。推门进去,修复齐整的古老宅院,绿树横斜、花影凌空、流水潺潺、芳草萋萋, 戴望舒《雨巷》诗句的光茫闪烁其间。我们了解到,“雨巷”的老板原来在鼓浪屿经营民宿,偶然跟朋友来澳头吃海鲜,发现了澳头的商机,看到了澳头的文化风、嗅到了澳头的文艺味,便把民宿发展到这里来了。

第二天下午,作家们参加了翔安区作协联手区图书馆在“雨巷” 民宿举办的“翔安本土作家诗歌品读会”。文友们都说这样的文学活动大有张艺谋“印象大红袍”“印象西湖”的风韵。小蒋说,这样高水准的文学活动,除了主办单位的巧妙构思,只能说,得益于澳头业已形成的静美而深郁的文化风、得益于澳头古民居整修得美丽又古朴。

活动结束后,我们再次漫步到怀远湖畔。回想起陈慧瑛老师《有一种爱叫永远》品读会的盛况,我想,现如今,文学的小众化,使它稀罕如冰山雪莲。这朵朵雪莲,能在这里次第开放,只能说,得益于这里发展成生态优美、环境宜人、襟怀宽广、目光高远、情怀真诚、品位清扬的社区。一位文友瞅着怀远湖旖旎的夏日风光,远眺着双清桥,张开双臂,以写作者的浪漫做派高声喊道:“爱了,爱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翔安建区20年来,澳头从一个晦暗的古老渡口,蝶变为一个春花烂漫、秋果琳琅的文旅社区。同行的一位文友透露了自己的计划:“其实, 我这次行走澳头,不仅是参加‘作家眼中的翔安’采风,也想借此机会考察一个开工作室的地方。我跟‘雨巷’民宿老板一样,估计未来就在这里不走了!”

作者简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蔡伟璇,女,中国作协会员,中国小说学会会员,厦门市翔安区作协主席。鲁迅文学院21届高研班学员,研究馆员。著有《墙外的朱槿》等五部小说散文集。获福建省第27、30、35届优秀文学作品奖、第三届福建省中长篇小说双年奖、第七届厦门文学艺术奖、福建省第十届百花文艺奖等文学奖项30余次,并被授予“福建省职工艺术家”称号。短篇小说《一株虹之玉锦》获第二十九届“东丽杯”梁斌小说奖,是“第八届鲁迅文学奖”候选作品,收入短篇小说集《出格》(本书被誉为展示了中国文坛顶尖作家的巅峰实力,标志着当代文学新现实主义小说的创作高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翔安机场——和平之翼,翱翔蓝天

悦读·翔安|璀璨美好的“视界”

悦读·翔安|当传统村落遇到当代艺术

编辑\洪丽敏 文章摘自\《青春翔安 勇立潮头》

校对\新媒体采编组

审核\任旭萍 朱毅力

翔安区融媒体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