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陆弃

“517”大家通通看到了类似的画面,韩国瑜从主持立法机构会议以来第一次发生了极为严重的斗殴事件。这个斗殴事件的起源大概跟五个法案有关,这些法案,几乎都在限制赖清德的职权。其次赖清德他有疑虑,认为立法扩权对他的行政权会有莫大的牵制。在这种情况之下,非打一架这事才能够平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台湾议事堂上的混乱分三个阶段,第一个是早上的阶段,第二个是下午的阶段,第三个是晚上的阶段。晚上是六个人挂彩送到了台大医院,早上开始冲突不断。早上是文攻武斗刚刚开幕,中午比较注重的是协商,到了晚上是表决。分成三个阶段,三个阶段就有三个人从早上打到晚上。这三个人一个是钟佳滨,一个是郭国文,一个是吴思瑶。吴思瑶显然是发动者,她奉的命令应该直接来自赖清德,这三个人就是冲组。

郭国文贯穿全场,一会上主席台,一会抢周万来的笔记本跟他的文书,吴思瑶就拼命开记者会谴责暴力,请问暴力的究竟是谁?暴力的就是民进党,就是民进党蓄意要制造这种冲突。可以说如果了解民进党的历史,他们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之下往往会以打架来支撑他的场面,这个是民进党长期以来为什么会有“暴力小英”,为什么会有暴力冲组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打架其实不是打给其他人看,是打给自己的支持群众看。你看我们已经奋力了,终于打了一架,对你们也有种交代。因为民进党自1986年自创党以来向来都有这种冲组的习惯,所以他们这个时候搞街头运动,搞议场暴力,可以看民进党练就了一身把黑的说成白的,白的说成黑的,他们只向他们自己的支持者交代。

这三位冲组全部都是“新潮流”,一个台南,一个屏东,还有一个是台北,三个都是“新潮流”奉赖清德之命。他们跟赖清德之间的私交非常好,郭国文算是赖清德一手提拔的,钟佳滨也是,吴思瑶也是。这三个人的冲组技惊全场,一个抱陈菁徽,一个抢周万来,一个是开记者会开骂指责别人暴力。但是可以这么说,“517”的整个的过程民进党不想排队进入议场,如果按照过去的惯例的话,民进党甲级动员应该也要抢占议事堂的门口,就在议事堂门口睡觉,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民进党这一次没料到国民党会动手那么快,因为他们通通不相信国民党怎么会那么勤快去主动地排队,所以第一波冲突是从早上6:38开始,一直到10点。中间还有党政协商,党政协商的过程当中民进党寸步不让,甚至都已经讲出了不惜一战。协商不成只好开会,开会的时候民进党就用各种方式程序发言、“案海战术”等等,蓄意制造冲撞的机会。如果冲撞不成或者无法达成任务的话,他就准备倒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民进党自我阉割主要还是为了老大赖清德,在这种情况之下双方就发生了冲突。真正激烈的冲突是下半场,中午以后钟佳滨一直要闯主席台,郭国文也要闯主席台,他们两个失败了以后才有晚上的沈伯洋等人从肩膀踏过去进入主席台。真正是有经验的都是最后冲锋陷阵,绝对不会在议事混乱的时候冲锋陷阵,因为议事混乱的时候最容易发生危险,民进党搞过这一套的人通通知道,只能够挡,但是不要爬。

所以沈伯洋就说你从我肩膀上面跨过去,你要跨过人墙从肩膀上面过去一定重心不稳。民进党这种党是死道友不死贫道,沈伯洋第一次当,所以他也搞不清楚状况。在搞这一套的时候都有一套程序的,谁是第一棒,谁是第二棒,谁是第三棒,下面有没有人接住都要规划的。但是冲组的沈伯洋上去为什么他会摔倒,有没有人拉是另外一回事,你只要踏上去重心就会不稳,这个东西一不小心的话头脑会着地的,太危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时候民进党谴责暴力,请问民进党愿赌不服输?这个性格民进党一向都有,还有一场架要跟韩国瑜较量的,就是民主基金会执行长的事情,民主基金会的执行者的问题到了以后也可能是对骂或者打架收场。从这些就可以看得出来,这些都是冲组的马前卒,他们执行的是赖清德的意志,只不过其他人配合了。事实上如果说民进党的51席真的是团结的话,韩国瑜根本进不了会场。民进党27席都可以阻挡王金平了,51席阻挡不了韩国瑜吗?因为真正上场的时候是1:3,一个人冲要三个人拦,民众党加国民党掉韩国瑜的一席,61席对51席请问拦得住吗?如果搞过这一些所谓抗争活动马上你就可以看得出来,真正冲的永远是几个。

版权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本文文字内容未经授权严禁非法转载,如需转载或引用必须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