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立夏是最具青春气息的一个节气",立夏之日,蓬勃之始。目之所及皆是蓬勃昂扬的生命气息。5月18日上午,"留学重庆·读懂农历"中外青少年自然探索高新区乡村行活动在重庆走马古镇举行。中外青少年共赴乡村,体验中国立夏传统民俗。

活动吸引了来自印度、博茨瓦纳、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葡萄牙、孟加拉、伊朗、玻利维亚、俄罗斯等多国留学生,以及重庆科学城走马小学校、重庆巴蜀科学城中学国际课程中心(BSIC)的同学们。

中外青少年通过立夏主题班会、立夏田园诗会、立夏习俗堂会、立夏农耕村会等一系列活动,多方面、全方位体验中国农历节气文化,感受中国传统节气文化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立夏班会 同学们将巧思融入节气文化

"我们知道中国有四大发明,其实在国际气象界,中国还有一大发明,大家知道是什么吗?"重庆科学城走马小学校里,一堂"农历讲堂 立夏乡间班会"开启。课堂上,邹桂华老师抛出的问题,瞬间让同学们来了兴趣。

班会课上,邹桂华为同学们介绍起立夏。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盛夏时节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为立夏节气。"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立夏后,自然界会发生许多的变化。古人把它归结为立夏三候。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

"大家知道,立夏有哪些习俗吗?"邹桂华话音刚落,同学们纷纷举手分享起来:"吃乌米饭""斗蛋""秤人""立夏吃蛋"……

同学们还分组以"立夏"为主题,读诗诵夏、手工创夏、书签记夏、绘画美夏。参与班会的留学生们也纷纷加入其中,与同学们一起去感受立夏,了解立夏。

重庆科学城走马小学校的马中琴副书记表示,走马小学是重庆市唯一一所在古镇上保存完好的小学,学校一直在大力传承弘扬非遗文化。通过在古香古色的环境中学习,潜移默化地让孩子们成为传统文化的宣传者。

"斗蛋"比赛,中外青少年感受立夏习俗

据了解,斗蛋是立夏节的重要习俗之一。在立夏节这天,家家户户会煮囫囵蛋,即鸡蛋带壳清煮,确保蛋不破损。煮熟的蛋用冷水浸数分钟后,会被放入早已编织好的丝网袋中,然后挂在孩子们的脖子上。孩子们会三五成群地进行斗蛋游戏。

游戏中,蛋分为头和尾,头对头、尾对尾进行碰撞,最后未破的蛋为胜者。它寄托了人们对孩子们健康、强壮的美好祝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活动现场,夏雨蒙蒙,中外青少年行走在走马古镇上,了解着古镇的历史和立夏的习俗。现场,重庆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留学生们和重庆巴蜀科学城中学国际课程中心(BSIC)的学生们还来了一场"斗蛋"比赛。比赛中,两方各有鸡蛋十枚。选手们用手握住鸡蛋,只在虎口处留出一个小蛋头,让鸡蛋对撞,鸡蛋完好多的一方获胜。

"你用小头,去敲它的侧面" "手要包裹住鸡蛋"……比赛中,双方各有"军师"指挥着队友。最后,重庆巴蜀科学城中学国际课程中心(BSIC)的同学们取胜,并产生了"斗蛋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二!一二三四!"活动中,中外青少年们在活动工作人员带领下,体验了竹竿舞,制作了艾草香包,还观看了川剧变脸表演,打糍粑。

栽红苕诵古诗 中外青少年感受立夏文化

沿着走马渡槽一路向前,在走马镇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的钟守维带领下,同学们来到了"读懂农历艺术学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立夏天方霁,闲情喜暂舒。树深添雨润,溪落见人疏。夕照斜依竹,园花落近书。年来惟懒拙,殊觉称幽居。"一首元末明初张宇初写的诗《喜晴》,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

钟守维称,这首《喜晴》是对立夏时节非常好的写照,诗的意思是:立夏这天,正值雨后放晴,令人心情愉悦,闲情也大大舒展开来。树林深深,经过雨水的洗礼,更加滋润鲜明。溪水深处,也没有什么人来。夕阳斜斜地照耀着竹林,园子里的花儿落了,掉在书上。近年来越来越懒了,隐居于此,安逸清静,如同神仙一般,又岂会觉得寂寞难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场,中外青少年还拿上锄头和红苕藤来到了土里,参加起农事劳动。"现在正是栽种红苕的时节。"当地村民们介绍,立夏时雨水充足,特别是雨后初晴,泥土被雨水滋润后,最适合栽种红苕。

"先在地里挖一个坑,将红苕藤保留四到五个结,把藤苗放坑里,埋上泥土……"中外青少年们三两人一组,按照村民传授的经验,打坑、分苗、放苗、填土……

"种多深合适呢?"同学们一边栽种,一边请教。"填土的时候,把叶子露出来就行……"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不一会一簇簇红苕藤就被种下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体验活动结束后,俄罗斯留学生小梦表示,立夏习俗"斗蛋"太有意思了。而且,她还跳了竹竿舞,打了糍粑,看了川剧变脸,种了红苕,这些活动都给她留下了很难忘的记忆。

其他留学生们也纷纷表示,他们从来没有参加过这样的活动,也觉得很有意思。活动中,他们了解了很多中国文化,也参加了劳动,特别开心。

来自重庆巴蜀科学城中学国际课程中心(BSIC)的同学们称,活动让自己了解了更多关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习俗。与外国留学生一起相互交流、学习,拓宽了视野,也很好地建立了国际友谊。

上游新闻记者 徐勤 实习生 智怡宁 活动组委会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