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关系问题上,中方始终强调,双方应该做伙伴,而不是当对手;应该彼此成就,而不是互相伤害;双方应该求同存异,而不是恶性竞争;美方应言必信、行必果,而不是说一套、做一套。而美方则不断重申“四不一无意”承诺,希望同中方保持沟通,推动美中关系实现稳定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去年11月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以来,中美关系总体止跌企稳,双方在外交、经贸、执法、农业、两军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对话合作。这显示出双方都有意愿管控分歧、推进合作,避免双方关系走向硬碰硬。不过,中美关系虽有改善之处,但消极因素仍未消除。在过去几个月,美方频频炒作所谓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其目的无非是为打压中国制造理由和借口。美国财长耶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拜登政府已经向中方传达,美方将重新调整特朗普执政时期对华加征关税政策。耶伦依然是老调重弹,宣称美方无意与中国进行经济脱钩,但美国必须确保竞争环境的公平。

耶伦否认了拜登政府会在任期内对“主要经济竞争对手”采取大规模的贸易制裁,但不会允许中国在半导体,新能源等战略领域处于主导地位,并暗示特斯拉可能会遭到报复。但她奉劝中方别对美加征高额关税进行报复。这种表态再次暴露出美国政客,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霸权心态。对于美方来说,一方面想要维护其科技霸权,打压中国的科技发展;另一方面却担心遭到中国的报复,并妄图通过炒作所谓的“产能过剩”,抢占舆论和道义高度,这说明美方一些人仍旧抱持零和思维,并暴露出美国对中国科技发展产生了强烈的战略焦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分析指出,如果美方认为自己仍在科技和经济领域处于优势地位,那么就没有必要不择手段地打压,遏制中国的发展。例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已经不是与美齐驱并驾,而是成功实现了弯道超车且遥遥领先,。因此,耶伦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加征高额关税进行辩护,并炒作中方某些补贴政策“不公平”。其实,要论“不公平”,拜登政府对华销售新能源汽车的限制才是真正的不公平。因为美国新能源汽车可以畅通无阻的进入中国市场,但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却被限制或禁止进入美国市场,甚至还被加征高额关税。

针对美方的贸易保护主义,以及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霸权心态,华春莹公开表态称,美国政府用补贴支持美国产业,因为这是战略性的。但当别人这么做时,就是不公平竞争。实际上,耶伦特别提到特斯拉,就是在暗示特斯拉可能会遭到报复。但事实却正好相反,因为中国的市场是开放的,并愿意为各国企业在华合法经营提供便利。就在耶伦蓄意抹黑中方时,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建设项目已经获批施工许可。其实,拜登政府并非不想与中国在经济上进行脱钩,而是中美经贸往来已经深度交融,他们根本就做不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美国国家利益来说,对华经贸合作当然是有百利而无一害,但近年来美国政坛始终都存在一股反华逆流,对中国展现强硬姿态,已经成为美国两党竞相拉拢选民的惯用操作。极为讽刺的是,无论是耶伦的诡辩,还是拜登政府强行对华发起关税战,都无法掩盖美方色内厉荏的本性。一个基本的事实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行销世界,这说明“产能过剩”就是个伪命题。针对美国对华加征高额关税,不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言人批评这“会分裂全球经济和供应链”,就连包括《华盛顿邮报》在内的多家美国媒体都在批评,认为加征关税提高了使用绿色能源装置企业的成本,在经济和环保领域是双重失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中方始终站在维护中美两国人民根本福祉、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高度看待中美关系,主张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我们不怕竞争,但竞争不是零和博弈。对于来自美方的打压与遏制,中方保持着强大战略定力,但这种定力不是无限的,也不是没有原则和底线的。美方不要期望中方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早前,我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敦促美方取消全部对华加征的关税,否则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捍卫自身合法权益。这意味着中方虽然不会效仿美方去报复那些在华合法经营的美企,但中方的反制一定会让拜登政府感到引火烧身的切肤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