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世界建筑设计联盟(ID:world-design100)

本文已获得授权

据各大媒体争相报道,5月16日这一天,互联网的风潮被一则惊人消息掀起波澜。网络上一则视频引发热议,视频发布者声称郑州郑东新区CBD的标志性建筑——千玺广场(人们亲切地称之为“大玉米”楼)被狂风肆虐得倾斜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视频截图 © 网络

这一消息如重磅炸弹般在民众和网友间炸开了锅,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实景 © 网络

△ 视频截图 © 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视频截图 © 网络

网民们议论纷纷,有的忧心忡忡,担心这一地标建筑若是真的出了问题,后果将不堪设想。而众多媒体也迅速响应,有的记者也纷纷奔赴现场进行实地采访核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留言截图 © 网络

△ 大玉米楼夜景实景 © 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大玉米楼夜景实景 © 网络

面对这一沸沸扬扬的传言,千玺广场的物业方迅速做出了回应,他们明确表示这一消息纯属无稽之谈,“大玉米”楼并未因风力影响而发生倾斜。同时,相关建筑专家也站出来发声,他们解释称,在强风来袭时,住在高层建筑物内的人可能会感受到轻微的晃动,这其实是正常现象。符合建筑标准的楼房结构,完全能够抵御强风的侵袭,不会因此受到损害。

△ 大玉米楼夜景实景 © 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大玉米楼夜景实景 © 网络

“大玉米”楼,这座高达280米的雄伟建筑,不仅是郑州郑东新区CBD的地标建筑,更是城市的新名片。它的真实名称为“绿地中心千玺广场”,总投资22亿元,被称为“中原第一高楼”。然而,因其独特的玉米形状,人们亲切地称之为“大玉米”。

△ 鸟瞰视角实景 © 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鸟瞰视角实景 © 网络
△ 鸟瞰视角实景 © 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鸟瞰视角实景 © 网络

该项目的设计者为SOM建筑事务所,建筑师将古典的宝塔形象与现代科技元素完美融合,展现了迈向未来的坚定步伐。它高耸入云,犹如一根挺拔的玉米,诉说着郑州的辉煌与荣耀。

△ 人视角实景效果 © SO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人视角实景效果 © SOM

“大玉米”楼共有60层,内部融合了科技与艺术的精髓。酒店与办公空间交相辉映,展现了现代都市的活力与魅力。而那三到五米高的铝板节段,犹如百叶窗般巧妙地挂在外幕墙上,既美观又实用。这些铝板向外翘出一到二米,不仅拓宽了楼内的视野,更巧妙地避免了阳光直射,保护了玻璃外墙。同时,它们还利用反射光源,为室内增添了柔和的自然光,营造出舒适宜人的办公环境。

△ 特写实景效果 © SO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特写实景效果 © SOM
△ 幕墙细节 © SO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幕墙细节 © SOM
△ 幕墙细节 © SO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幕墙细节 © SOM
△ 人视角实景效果 © SO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人视角实景效果 © SOM

此外,“大玉米”楼还配备了先进的智能控制系统,利用外部风压和内部烟囱效应,创造出通风良好的室内环境。而位于大楼顶部的定日镜更是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它通过计算机控制的调光开关精准调控光量,使得塔的中庭能够接收到更多自然光线,营造出一个温馨舒适的视觉环境。

△ 夜景实景效果 © 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夜景实景效果 © 网络

关于千玺广场倾斜的传言曾一度引发社会的关注与猜测,但在物业方和建筑专家的权威回应下,这场风波终得平息。“大玉米”楼也将继见证着郑州的繁荣与发展。

编辑:田芳
审核:筑君

素材来源事务所及相关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速联系,我们尽快妥善处理。未经世界建筑设计联盟授权,请勿以此编辑版本转载。

- End -

|免责声明|

本文转载自:世界建筑设计联盟

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文章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 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